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默  霍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67-8168
研究利用大孔树脂从金银花中有效提取、分离纯化绿原酸的方法,从而得到纯度高的绿原酸粗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绿原酸标准品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定,即λ=329.5nm,R=0.99925;限性范围:0.002mg/ml〈C〈0.010mg/ml。选用4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找出最适合吸附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的大孔树脂,即HZ-818;利用HZ-818型树脂进行纯品动态吸附,得出吸附饱和时间为28min;利用含量为40%的乙醇洗脱液进行洗脱,所用洗脱液体积为1.7BV,回收率为62.9%。  相似文献   

2.
苦槛蓝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极具开发利用价值。通过静态及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苦槛蓝 黄酮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 型树脂对苦槛蓝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分离效果,其最佳纯化条件 为:上样液浓度8 mg/mL,上样量35 mg/g 树脂,pH 值4.86,用20%、40%、60%乙醇梯度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2、4 BV。40%洗脱液中苦槛蓝黄酮的含量达43.15%,黄酮回收率为79.00%。  相似文献   

3.
米糠和豆粕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米糠和豆粕中的植酸并测定其含量,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植酸,测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树脂类型及分离时的流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h、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流速1mL·min^-1,测得米糠中提取植酸含量为70.39mg·g^-1,豆粕中提取植酸含量为21.14mg·g^-1。该提取方法提取率高,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农副产品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从5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优树脂,并对其纯化工艺进行初步优化,对富集得到的红景天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中的总黄酮含量。运用静态吸附-解吸附、动态吸附-解吸附方法筛选出最优大孔树脂,对洗脱剂浓度、用量等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西藏产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为12.91%,青海产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为9.85%,D101型大孔树脂为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最优树脂,最佳洗脱剂浓度为80%乙醇溶液,最佳洗脱剂用量为5 BV。经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后,西藏产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24.64%,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95.51%。D101型大孔树脂对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效果,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可为丰富大花红景天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加快对大花红景天中黄酮类组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敏晶  韩艳玲  谭成玉  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36-17738
[目的]探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海燕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优选树脂分离纯化海燕总皂苷,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燕总皂苷的含量。[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海燕总皂苷的效果最好,其工艺参数为:饱和吸附量为65.8mg/g,解吸率N97.66%,洗脱时上样原液pH值为6~7,洗脱液为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液用量为6BV;洗脱液流速为6BV/h。[结论]所建立的分离纯化工艺简单可行,为海燕总皂苷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苦碟子注射液20-30ml及单硝酸异山梨酯20nag。静脉滴注。常规治疗组仅用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静脉滴注。2组均1次/d。连续10~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半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29/30)和80.00%(24/30);随访半年内.2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相似文献   

7.
对大孔树脂纯化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种素C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HP20、AB-8、SP825、D101对苦皮藤种素C的吸附率、解吸率,选择性能较好的HP20树脂进行研究。以苦皮藤种素C的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了上样量、洗脱剂浓度、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HP2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皮藤种素C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优化工艺为:按HP20树脂与药材质量比为1∶3.0上样,用40倍柱体积的40%乙醇、90倍柱体积的60%乙醇依次洗脱。纯化后,样品中苦皮藤种素C含量提高7倍多。此方法简单可行,能较好地纯化苦皮藤种素C。  相似文献   

8.
叶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554-14555
[目的]建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分析干红枣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干红枣中Vc、VP、VE的含量进行分离检测,对测定时不同的工作电位、分离高压、pH值和有机溶剂进行最佳选择。[结果]在选用pH值为8.0的硼砂-硼酸缓冲液,CTAB为0.5mmol/L、分离高压为20kV、检测电位为0.8V的测定条件下,Vc的线性范围为0.10~5.10mg/L,r=0.9991,检出限为1.37mg/L;VP的线性范围为1.30~17.70mg/L,r=0.9996,检出限为1.23mg/L;VE的线性范围为0.21—9.60mg/L,r=0.9990,检出限为0.27mg/L。测得的干红枣Vc、VP、VE的含量分别为424.64、412.16、312.39mg/100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8.1%和96.7%。[结论]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测定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是适合干红枣维生素含量快速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博落回总生物碱含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工艺,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博落回总生物碱静态饱和吸附量为104.65 mg/(g干树脂),洗脱率为95.9%,动态饱和吸附量为96.5 mg/(g干树脂),总生物碱回收率为91.24%、纯度为90%以上,是试验树脂中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的最佳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博落回总生物碱最佳工艺条件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为9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3倍树脂体积,上柱总生物碱量与树脂比为1∶10.5,上柱液总生物碱浓度为21.57 mg/m l,流速2~3 m l/m in,上柱液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蓖麻变应原的纯度,采用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变应原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对9种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是较好的分离、纯化蓖麻变应原的树脂;选择AB-8树脂柱层析,其较佳动态吸附条件为:蓖麻变应原提取液浓度2.0g/L,pH5.0,流速2.0mL/min;较佳洗脱条件为:乙醇浓度25%,洗脱流速1.8BV/h,洗脱体积9BV。  相似文献   

11.
孙芸  江钰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9):5181-5182,5184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鞭打绣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鞭打绣球干燥全草中的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1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22 m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RSD值为0.425%;鞭打绣球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9.335%。[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鞭打绣球全草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鞭打绣球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祯  何明  代向阳  董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98-13399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为树头菜的优树筛选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在510 nm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双版纳,普洱,石屏,建水4个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西双版纳,普洱,石屏,建水4个不同产地树头菜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89、2.222、.02和1.49 mg/g,其中普洱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建水含量最低。[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作树头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菟丝子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为充分利用开发菟丝子总黄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冷浸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5种方法提取菟丝子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精密测定,对提取效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5种提取方法所得总黄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回流提取法(31.24 mg/g)、微波辅助萃取法(16.84 mg/g)、索氏提取法(12.82 mg/g)、超声提取法(9.74 mg/g)、冷浸法(8.88 mg/g),回流提取法所得总黄酮含量最高。[结论]回流提取法应用于菟丝子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原江锋  邱智军  何灵美  张志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89-12290,12302
[目的]探讨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以黄酮类、木脂素类和三萜酸类提取率和含量为指标,考察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微波提取和超声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提取法对黄酮类和木脂素类的提取效果最佳;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对三萜酸的提取效果最佳。[结论]试验探讨了连翘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工业生产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筛选合适的工艺。[方法]采取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结合的方法,以解吸附率和黄酮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最适合纯化板栗壳总黄酮,纯化工艺为:按9.1 mg黄酮/g树脂,以2 BV/h的速度上样,用45%乙醇,2 BV/h的速度洗脱,所得总黄酮含量达47.8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AB-8对板栗壳总黄酮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优选两头尖总黄酮的超声最佳提取方法。以两头尖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两头尖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两头尖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5%、料液比1∶12、超声波作用功率80W、超声波作用时间30min。在此实验条件下,多被银莲花干燥根茎两头尖的黄酮粗品的提取率为3.68%。超声提取两头尖工艺简便、经济、合理,此工艺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以Na NO2-Al(NO3)3-Na OH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 nm,测定地稔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浓度在0.01~0.07 mg/m L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相对标准偏差为0.56%。[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为地稔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核桃枝条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核桃枝条的总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酚酸的种类及含量,结合其抗性表现,分析核桃枝条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5个核桃品种中,总酚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中林1号为最高,晋龙1号最低。中林1号和晋龙1号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京861和薄壳香,礼品2号居中。共检出7种酚酸,即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其中没食子酸含量(约占酚酸总量的70%)高于其余6种酚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咖啡酸在部分品种中未检出。抗寒和抗抽条能力强但抗病性中等的中林1号总酚含量(45.46 mg/g)与其余4个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没食子酸含量(4.50 mg/g)和酚酸总量(5.14 mg/g)均为最高;并检出了其余4个品种中均未检出的香草酸和很少检出的咖啡酸,未检出其余4个品种中均检出的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0.084 mg/g)和对香豆酸(0.065 mg/g)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余4个品种。而抗病性强的薄壳香丁香酸(0.371 mg/g)和对香豆酸(0.296 mg/g)的含量则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佳雯  鲍佳路  吕耀平  钟仙龙  项丽  徐安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6+10884-10856,10884
[目的]测定乐清市铁皮石斛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NaNO2-A1(NO3)3-NaOH显色,在51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O.0111~0.0667m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2);样品溶液在12h之内稳定性良好,RSD值为0.15%;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值为3.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