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香椿在日光温室中栽培,由于种植密度大,所用苗木主要是由种子繁育的实生苗。通常在日光温室或阳畦等保护地内播种、育苗,然后移栽露地育成大苗,经矮化处理,再投入日光温室冬季生产。1培育小苗从播种出苗到移栽为培育小苗阶段。1.1选择优良品种温室栽培的香椿以红...  相似文献   

2.
红椿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2年生红椿苗最佳的育苗密度,开展了红椿育苗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密度增加,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均减小,苗木的质量下降。因此,确定合理的育苗密度是培育优质红椿苗并取得最佳育苗效益的关键。研究表明:二年生的红椿苗木如只生产Ⅰ级苗,则合适的育苗密度为30株/m2;如Ⅰ、Ⅱ级苗均用于生产造林,则合适的育苗密度为40株/m2。  相似文献   

3.
合理开发利用香椿资源积极发展香椿多功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平均气温低、土壤含盐量和pH较高、光照资源充足的生态资源特征,根据香椿的栽培学生态适应性,提出了合理开发香椿资源,发展菜材兼用香椿栽培的意义,认为适合推广的栽培模式主要有日光温室矮化密植灌木型蔬菜栽培、农村庭院经济栽培、香椿与其他蔬菜间作栽培和退耕还林生态林培育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香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苗木的培育以及日光温室香椿生产技术。日光温室栽培香椿,一般是从育苗畦挖取苗木,在室外完成的假植休眠后再高密度植入温度,并搞好温度、湿度和光照调节,搞好肥料管理。香椿的采摘时期,方法采收后的苗木处理很重要。几经采摘的香椿,3月中旬以后,通过整形修剪,移栽到露地,以备下一年生产用。  相似文献   

5.
杉木播种育苗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荫伟  李洁荣  黄连桂  麻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82-17584
[目的]探索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培育杉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37.5万、45.0万、52.5万、60.0万株/hm^2 4个处理和1个对照(75.0万株/hm^2)进行不同密度杉木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杉木苗木生长量与育苗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年生杉木播种苗37.5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8.38%和50.16%;播种苗45.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75.68%和43.61%;播种苗52.5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7.58%和35.74%;播种苗60.0万株/hm^2的苗木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分别比对照高62.16%和20.98%。从培育良种壮苗、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以52.5万~60.0万株/hm。的育苗密度为佳,产值达26.25万~30.00万元/hm^2,适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该研究为培育优质杉木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以及促进造林后植株旺盛生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冬季大棚中所生产的香椿芽,其养分大部分来自苗木本身的贮藏物质,而这些贮藏物质都是苗木在苗圃中积累的,因而培育贮藏养分多的优质苗木尤为重要,它是棚室香椿丰产、优质的基础.从各地经验和我们多年的试验结果看,棚栽香椿的一年生壮苗标准为:叶片肥厚、色浓绿、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贮藏和积累的营养多,无病虫害和冻害.大棚香椿的育苗,就是围绕这个标准或目标进行的.现以种子育苗为例,介绍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砧嫁接法快速培育猕猴桃苗,当年就能出圃。4年来我们共用此法培育苗木20多万株,平均出圃率达85%,苗木抽样平均株高55cm,径粗0.65cm。实践证明利用野砧嫁接法不仅使育苗时间缩短1年多,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容器育苗,就是用塑料袋、纸袋等作为容器,在容器内装满营养土,将苗木的种子或胚芽种植在营养袋中,培育成一株幼苗。容器育苗相对于常规苗圃地育苗有很多的优点。1、节约种子。常用于繁殖比较贵重的苗木种子,如外松,木莲等;2、种子成苗率高。如1千克外松种子,用常规育苗最多可产苗1.2万株左右,而用容器育苗可产苗2万株左右;3、苗木质量高。不论在苗木地径和高度方面,都强于一般育苗方法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9.
北美红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北美红栎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总结了北美红栎的培育技术,包括育苗方式、幼苗管理、大苗培育、苗木分极与建档、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科学培育北美红栎苗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皖东地区枫香景观苗木育苗法定向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枫香属金缕梅科落叶乔木植物,树干挺拔,叶形优美,深秋季节叶片由绿色变鹅黄、浅紫、橙红等色,可与常绿树混交,还可孤植、丛植,是我国重要的彩叶观赏树种之一。育苗法定向培育就是把规划的苗圃地先进行种子育苗,通过选优定株成林,实行分年间株、定向培育不同规格枫香苗木,切实满足枫香景观苗木资源匮乏和有效解决培育周期长的问题。结果表明,育苗法造林是皖东及其他干旱地区提高枫香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有效解决了枫香苗木烂根、缓苗期长和后期生长缓慢的问题。育苗法是快速有效培育枫香风景苗木的重要途径,与常规造林相比具有培育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产量高、规格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美味佳蔬,全身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香椿市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华北华中地区是优质香椿最佳产区,可以考虑大力调整传统产业结构,由点带面适度发展香椿高效产业,稳妥而有计划地开发创汇农业,不失为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现将国家香椿基地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香椿科研所的香椿大棚高产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矮化高产优质红椿6号种苗,在每年度寒露至来年清明节适栽期间,进行大棚栽培,每亩宜分三个大棚,每个大棚面积200平方米为宜,可栽苗1200株,选用当年木质化苗木健壮的红椿6号矮化苗木,产量高,菜质好。寒露后…  相似文献   

12.
纪炜 《甘肃农业》2007,(5):90-92
通过日光温室生产香椿的实践,从栽培形式、育苗、苗木选择及温室整地、栽植、管理、采用病虫害防治、春季苗木处理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栽培香椿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香椿栽培是指春季进行露地育苗,初冬移入温室生产椿芽,春季再移入大田继续培养苗木的栽培方式。温室香椿要想获得高产,培育壮苗大苗是关键。另一方面,由于受温室空间的限制,生产上多采用矮化栽培,这不仅能抑制植株长高,一次育苗多年受用,而且能多发侧枝,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陈清根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10-211
开展圃地铺设塑料薄膜容器育苗和不同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红锥容器育苗的基质采用"1/3轻基质+2/3黄心土"或"全为黄心土"的较为理想,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而且便于运输;圃地铺设塑料薄膜容器育苗具有高度的实用性,苗木健壮、根系发达且可节约育苗投资。与没有铺设塑料薄膜的育苗相比,苗木地径增粗了17.8%,须根、侧根数平均每株增加了9条和3条,培育1万袋容器苗木可节约生产成本800.0~1000.0元。  相似文献   

15.
香椿属楝科,河南别名红椿,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嫩芽幼叶营养丰富,香味可口,食用价值高,已成为城乡“四旁”绿化和农民增收的良好经济树种。经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对香椿育苗及苗木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旨在香椿的优质丰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苗圃地力衰退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培育管理制度及育苗技术不当等问题,引起苗圃的地方严重衰退和针阔苗木平均产查逐年下降,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苗圃地力衰退的原因,并从改善育苗耕作制度,调整育苗结构、控制培育发展规模等方面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总结了红松果材兼用林苗木培育技术,具体内容包括苗圃建立、作业设计、土壤管理、施肥、作业方式、播种育苗、移植育苗、容器育苗、嫁接育苗、苗期管理、灾害防治、苗木调查和出圃,以期能为相关林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菜材兼用香椿林造林技术及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退耕还林工程要求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提出营造菜材兼用香椿林的造林模型.  相似文献   

19.
芽苗菜是用豌豆、黑豆、红豆、萝卜、荞麦、香椿、花生等优质良种培育出来的鲜嫩蔬菜。生产方法是将浸泡过的种子均匀地播在无土的塑料育苗盘内,适温下,每天浇几次水即可,从播种到收获,平均只需10天。  相似文献   

20.
朱思蓓 《吉林农业》2014,(10):77-78
杉木是一种常绿乔木,传统的繁育方式是通过播种的方式将苗木培育出来,但是这种培育方式培育出来的苗木往往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而且相对来说育苗的成本会比较高,分化也比较明显。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培育出来的杉木苗克服了传统方式育苗的劣势,为杉木的育苗方式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杉木组培苗移植圃地的选择进行了相应的概述,另外对杉木组培苗基质配置与装袋过程、移植的过程以及苗期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