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松属大径材种,其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地区。1、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红松俗称果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高大乔木,且雌雄同株异花树种。红松是结实量较大的树种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营养价值丰富,是高级保健品;红松的花粉可入药,有润心肺、益气血功效;松针可作良好的饲料;松针  相似文献   

2.
王震  王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07-19608,19651
选用辽宁省35个代表站1961~2005年逐日最高气温,研究极端最高气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REOF、均方差等方法,反映辽宁不同地域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年极端最高气温可分成3个区域,分别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南部和东南部地区;辽宁省极端最高气温阈值分布特征与平均气温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极端最高气温阈值相对较高的地区位于西北部地区,相对较低的地区位于东南部和东部大部地区;辽宁省极端最高气温在冬季变化最大,夏季变化最小,极端最高气温日数在夏季变化最大,而春、秋、冬季变化都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极端气温,分析了温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极端气温进行拟合是合理和准确的;经过GIS格网技术推算后得到的温度气象参数更精准更细致,能准确地描述出其空间的分布特征;GIS的应用为高新科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重现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是北部低、南部高,丘陵山区低、盆地平原高;各重现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是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南宁、崇左、贵港、柳州、贺州,以及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等地相对较高,向南靠近沿海和与湘、黔交界的北部边缘各地,以及金秀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等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利用广西90个国家气象站和12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站至2016年极端气温资料,采用耿贝尔分布推算了站点各重现期的极端气温,并应用GIS技术对广西的温度气象参数进行精细化研究,推算出了广西1 km×1 km分辨率的10、30、50和100年一遇的极端气温,分析了温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用耿贝尔分布函数对极端气温进行拟合是合理和准确的;经过GIS格网技术推算后得到的温度气象参数更精准更细致,能准确地描述出其空间的分布特征;GIS的应用为高新科技在气候可行性论证业务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各重现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是北部低、南部高,丘陵山区低、盆地平原高;各重现期极端最高气温的分布是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南宁、崇左、贵港、柳州、贺州,以及桂林市、灵川县、临桂县等地相对较高,向南靠近沿海和与湘、黔交界的北部边缘各地,以及金秀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等地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正>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势相对平坦,有较小的侵蚀沟呈南北条形分布,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8.0℃,其中7月平均气温达21.9℃,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8.6℃,极端最低温度-31.7℃,最大冻土层深1.20 m,年均气温日较差15.3℃,无霜期236 d,年平均降水量73.3 mm,  相似文献   

6.
利用1954—2011年我国大陆142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EOF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8年来我国大陆极端气温的基本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近58年我国大陆年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也呈递增趋势,并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表现较为明显;我国大陆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受冬季风和太阳辐射影响,极端最高气温主要受地形影响。极端气温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极端高温年代际变化是20世纪90年代前递减,90年代后递增;年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除塔里木盆地外均对区域性增暖呈显著的正响应。  相似文献   

7.
临夏地区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临夏地区6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日观测数据,应用国际上流行的百分位法确定年极端温度阈值,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临夏地区50年极端气温气候特征和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找出极端气温气候特征振荡周期和振荡规律,对未来极端气温气候做出预报预测。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年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日数在减少,最高气温日数呈增多趋势。小波分析显示,极端气温普遍存在4~13年、18~22年和27~28年周期振荡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极端气温对物候的影响,提升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利用湘西北2000—2018年气候资料和同期青蛙、家燕以及桃树、梓树、核桃树物候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研究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对物候的影响,分析极端气温与物候现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湘西北极端最高气温在空间上呈中部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布趋势,极端最低气温的地域差值分布不明显,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在年际变化趋势上均不明显。湘西北动物各个物候期受极端最高气温影响明显,始鸣(见)期和绝鸣(见)期既有提前,又有推迟,始鸣(见)期以呈提前趋势为主,绝鸣(见)期以呈推迟趋势为主;动物物候期与其发生时和发生前1~4个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关较显著。植物物候与极端最高气温的相关性较显著,与极端最低气温的相关性不太明显;植物叶芽开放、展叶、开花、落叶末期与极端最高气温以负相关为主。可见极端最高气温是影响湘西北动、植物的关键气象因子,动物活动期、植物的开花对极端最高气温均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Gumbel分布、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拟合朝阳市1955年~2013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降水量的渐近分布,并按K检验和检验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朝阳市夏季极端最高温度服和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正态分布拟合效果最优,降水量的Gumbel分布拟合效果最优。极端最高温度高于42℃的重现期为71年,极端最低温度低于-32℃的重现期为96~97年,年降水量低于300毫米的重现期为7~8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探讨气候变化的原因,选用1971—2000年博州4个气象站逐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博州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基本事实。结果表明:博州地区高温日主要分布于7月,寒冷日主要分布在2月;博州高温、寒冷日数的出现次数和强度集中在东部和中部,西部以冬暖夏凉为特征;精河站高温日数增加趋势尤其突出。1971—2000年博乐站和精河站年极端最高气温在波动中上升,阿拉山口站和温泉站则下降;博州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在波动中上升,且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幅度超过年极端最高气温。  相似文献   

11.
孙晓光  王腾  卓永  党星 《农学学报》2017,7(3):47-54
为了解昌都极端气温的变化特征,为本地农牧业生产和防灾减灾等提供参考,利用1961—2015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5 年昌都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显著上升,增温率分别为0.25℃/10 a 和0.46℃/10 a,霜冻日数、冷夜(昼)日数减少,暖夜(昼)、夏天日数增多;大部分指数存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突变现象,冷事件突变点集中在1990s,暖事件集中在2004—2006 年,且只发生1 次突变现象;各项极端气温指数普遍存在通过显著性检验的3~5 年的震荡周期,同时也存在分布时段不同的其他震荡周期;极端气温指数对气候变暖有很好的响应,冷事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暖事件大;由于昌都独特的地理位置,极端气温具有其独特的变化特征。极端气温的变化将对昌都的农牧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心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54-1656,1659
利用Gumbel分布、Pearson-Ⅲ分布、Weibull分布对鹤壁市1965~2004年极端最高气温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Gumbel分布比其他2个分布拟合度更优;利用拟合度优秀的耿贝尔(Gumbel)极值分布,估算得出鹤壁未来50、80年可能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3.2和43.8℃;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了鹤壁市最高气温年际变化总体上呈线性减少趋势的结论,通过滑动t检验,得出了在1981年前后鹤壁市最高气温变化趋势由升高变为降低,1991年前后变化趋势由降低变为升高;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鹤壁市最高气温有波动上升、变化幅度呈逐年加大趋势,说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年度最高气温峰值主要集中出现在盛夏的6月份,其次是7月份,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商丘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选用商丘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商丘市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M-K等方法确定气温突变年。[结果]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122、0.255和0.488℃/10a的速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和年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以-0.217和-0.292℃/10a的速率下降。从空间分布上看,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为东部增幅大,西部增幅小;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东部减幅大,西部减幅小;年极端最高气温西部减幅大,东部减幅小;年平均最高气温有增有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年平均最高气温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年极端最高气温在1973年前后发生突变;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在1989和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结论]该研究对商丘市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区域气候规划、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吉奇  刘青  商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1-12363
利用本溪县气象局1958~2010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极端最低气温为-37.9℃。年、月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化,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9、2.16℃/10a。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翌年2月。极端气温年较差1980年前增大了2.6℃;1981年后年较差缩小了2.0℃。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气温年较差的突变年均为1973年。  相似文献   

15.
基于EOF分析辽宁省极端气温时空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89-4591
采用EOF方法分析辽宁省48年极端气温时空分布规律。第一特征向量空间分布指出全省极端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第二和第三特征向量分别代表地理纬度和地形因素对极端温度分布的影响。第一时间系数的正负变化则分别反映了全省极端气温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序列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都江堰国家基本气象站1955—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对极端温度事件进行分析,主要探讨极端温度事件基本特征及重现期极值估算。结果表明:都江堰年高温日和高低温极端值均呈上升趋势,而年低温天数则趋于下降;高低温天数多年生频次符合泊松分布,气温极端值遵循韦伯分布,两者均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K-S统计量检验;都江堰50年一遇极端高、低温分别为34.46℃和-4.57℃,100年一遇极端高、低温分别为34.81℃和-5.07℃。  相似文献   

17.
红松属大径材种,其以优异的材质、独特的价值驰名中外。红松在世界上分布不广,我国的东北是其自然分布区的中心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完达山、小兴安岭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8.
铁岭市48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近期异常气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敏  周昕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83-1685
利用线性倾向率、小波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对铁岭市1960~2007年间4个气象观测站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铁岭市近48年气候变化特点为温度呈上升、降水略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近17年,气温增暖幅度加大,但各季增温幅度差异较大,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的是冬季;降水春夏两季减少明显,降水时段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某时段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屡破纪录,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次渐多。  相似文献   

19.
近54年临汾市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文义  缪启龙  段春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3-12615
利用临汾市1954年1月~2007年12月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临汾54年来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冷积温和热积温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54年来临汾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冬季升温大于春季升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冷积温显著上升,年极端最高气温和热积温略有上升;冷冬皆分布在80年代以前,而暖冬主要分布在90年代以后;凉夏主要分布在80年代,酷暑主要分布在80年代以后;90年代以来酷暑和暖冬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国1953-2013年192个站的地面观测逐日资料,研究中国极端气温的趋势变化以及出现频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极端高温只有在我国黄河下游、新疆和云南地区有负趋势,其他地区都有显著的增长趋势;平均气温和极端低温都是显著的正趋势,其中极端低温的增长趋势大于极端高温的增长趋势;从我国极端气温的频次来看,极端高温更趋于极端化,极端高温频次大于极端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