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水稻是我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全省水稻生产的阶段性发展。到2006年,全省水田面积达到800万亩。水田机械耕地达到60%.机械插秧面积280万亩.占水田面积的35%.水田收获机械化占15%.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相似文献   

2.
从水田机械化旋耕整地、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割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供农业生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的主要种植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等,对水稻插秧机的研究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日本在水稻插秧机研究领域发展最快,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对插秧机的研究较早,但因为种种原因而发展缓慢。现分别对这几个国家水稻插秧机的研究与生产情况加以阐述。1水稻插秧机国外发展现状1.1日本水稻插秧机发展现状日本作为水稻移栽机械科研、生产与应用方面世界领先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机械插秧技术,并迅速开展水稻生产机械化。通过10年的发展,日本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已占总种植面积的近90%;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地区因地形地势等原因不适合水稻机械化生产外,水稻种植已经基本  相似文献   

4.
水田全程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保证,是保障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步骤。笔者从水田生产中的育秧、整地、插秧及收获等环节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田全程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保证,是保障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步骤.笔者从水田生产中的育秧、整地、插秧及收获等环节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东段,耕地面积164.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近80万亩,水田地表平坦连片,非常适宜机械化作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市现有农机总动力38.26万kW,水田机械动力600kW;拥有各类拖拉机10278台,水稻插秧机400多台,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38%。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我省现有水稻种植面积304.6万亩(1977年统计),年产水稻十八亿斤左右。尚可以扩大的水田种植面积近四百万亩,增产潜力很大,年产可达四十二亿斤。所以水稻生产对建设我省为商品粮基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有着重要(乙心)义。我省在1970年以后重点抓了水田机械化工作,工作中突破了几项研究课题,推广了一部分水田机具,形成了技术队伍。水田翻地和整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插秧和直播方面有直播机268台,插秧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田机械化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近几年国内外水稻机械实践看,大力发展水田机械化,特别是采用新技术进行合理组装、配套,提高各环节机械化程度和作业质量是水稻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应用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简塑盘育苗、水田机械化旋耕、机械化整地插秧、田间管理、机械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以为促进水稻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鹏飞 《新农业》2009,(7):44-45
水稻生产在辽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种植面积1002万亩,年产量52.5亿公斤,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6和总产量的1/4。目前全省保有各类水稻育苗机械1650套,栽植机械8000台,收获机械3300台;水田耕整地机械化水平95%,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18%,收获机械化水平34%,场上脱粒和加工机械化水平100%。  相似文献   

11.
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实现水田整地、插秧、植保和收获机械化。然而在水稻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技术还是相当薄弱。针对水稻秧田管理环节中,传统的人工通风费时费力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水稻育秧大棚自动卷帘通风器。自动卷帘通风器可以根据水稻育秧大棚内的温度和外界的风力控制自动卷帘器电动机的运行,从而实现水稻育秧大棚通风口的开启和关闭。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提出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部要求将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摆上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发展是江苏省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的第一动力。近10年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机械总动力和高质量高性能农机装备数量迅速增加,耕整地和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机械种植水平快速提高,2013年后增速趋缓;水稻高效植保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江苏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还存在以下问题:水稻种植机械化短板依然薄弱,存在机插面积下降和直播面积抬升的“隐忧”;前茬麦秸秆高质量还田整地水平不高,缺乏秸秆全量还田高质量耕整地机械;高质量植保机械化水平亟待提高,高效植保技术需进一步研究创新;农机农艺和农机化信息化需加强融合创新;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针对性提出江苏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对策与建议:加快稻田“宜机化”设施建设;加大高质量秸秆还田整地和机械种植的机艺融合创新;加大水稻生产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创新;加大农机社会服务主体“多元化”,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切实制定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农机政策,加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短板”的农机补贴力度。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州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现有水田面积4.67万hm2(70多万亩),农作以水稻为主,种植方式为一年两季,品种以杂交种为主。“九五”以来,西双版纳州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耕整、排灌、植保、脱粒、收割、运输加工及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水稻机械化育栽一直是薄弱环节,难以突破,全州水稻育栽机械化程度不到1%。因此,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是解决育栽环节的机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在,日本的水稻生产其大部分是移栽法虽然费工,但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为稳产高产栽培技术深深扎下了根。现行的水稻移栽法需重翻地,翻地之后撒肥、灌水、耙地、平地、排水等工序之后进行插秧。这需要适于水田作业的轻量四轮驱动拖拉机,高效率的回转耙和高精度的插  相似文献   

16.
日前,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提出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日前,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意见》,提出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N80%。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水稻全程机械化模式,就是把机械化整地、等离子种子处理、免浸种催芽、大棚育秧、机械化播种覆土、机械化筑埂、机械化撒肥、机械化插(摆)秧、机械化除草、机动喷雾器喷洒农药、机械化收获、粮食低温循环烘干、大米精加工等机械化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水稻生产过程,以达到增产、优质的目的。就海林市而言,水稻生产只有在整地、插秧、收获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而其它环节还存在很大差距,以下做一简单分析:1、机械化耕整地目前,整地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旱整地和水整地。旱整地主要是旋耕、翻地作业。旱整地:一般在两个时间段进行,秋整地,少数收获时间早、家里有中型拖拉机的农民在水稻收获后至上冻前,使用大中型水田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水田犁等农具,进行水田秋翻整  相似文献   

19.
一、战后大米供求关系的变化 水稻生产至今仍然是日本农业的支柱,水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5.5%,大米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经过战后水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大米产量在六十年代后期达到过年产1400万吨(糙米)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千瑜 《农业展望》2008,4(10):40-43
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近几年,中国水稻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中国水稻种植规模较小,机械化作业与轻简栽培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实行有效的配套。因此,需加强研究水稻生产中易于规模生产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低成本、高效的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体系;与农机部门协作,开发适用农机具;研究与机械化相配套的标准化种植技术,最终实现水稻生产作业流程指标化、规范化和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