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水稻旱育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它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水稻旱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培育好后专田,育秧后可种植蔬菜等,不宜再栽种水稻。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它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苗床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培育好后专田,育秧后可种植蔬菜等,不宜再栽种水稻.  相似文献   

3.
<正>一、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水良好的水稻田培育好后专田,育秧后可种植蔬菜等,不宜再栽种水稻。二、秧床施肥秧床要施用酸性肥料,农肥以猪粪为好,而且必须腐熟捣细,禁施生粪和尿素、氯化钾、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每平方米秧田施入腐熟猪粪10千克,纯氮10~18克,纯磷25~40克,纯钾20~30克。如床土质地粘重、板结,应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它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肥沃的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苗床。一般不用水稻田,无旱地的可选用排  相似文献   

5.
旱育技术是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水稻肥床旱育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现有条件下可以大面积培育带蘖壮秧的一条最佳捷径。从秧床的选择和处理、种子处理、播种量、播种期、秧苗管理等方面阐述旱育带蘖壮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 一、栽培技术 1、秧床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多、疏松、团粒结构好、偏酸性的旱地做秧床.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的土壤,或未经改良的老水秧田做秧床.  相似文献   

7.
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一、栽培技术1、秧床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多、疏松、团粒结构好、偏酸性的旱地做秧床。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的土  相似文献   

8.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具有省工、省种、省本、省秧地、增产及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现将旱育抛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旱地育秧1.1播种准备1.1.1品种选择必须选择耐肥、抗倒伏、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粒重、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中迟熟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9.
1、培育壮秧 这是水稻旱育稀植增产的基础.旱秧与常规水秧的壮秧标准差别较大.旱育壮秧的标准是:秧苗矮壮墩实,叶片挺直不披,叶色绿中透黄,无病斑;茎粗,秧茎扁平,富有弹性,生长整齐,根系发达;秧龄25-30天,3叶1心至4叶1心,有1-2个分蘖.秧苗高度不超过13厘米,第一叶鞘长度2.4-2.6厘米,最长不超过3厘米. 2、秧床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多、疏松、团粒结构好、偏酸性的旱地做秧床.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的土壤,或未经改良的老水秧田做秧床.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晚稻育秧要选择高燥、砂性、透水性强的田块做秧床.  相似文献   

10.
水稻钵盘旱育抛摆秧技术是水稻生产上的一项重要科技措施,具有省种、省工、出苗快、返青快等优点。该文结合师宗县水稻钵盘旱育抛摆秧推广实际,分析了水稻钵盘旱育抛摆秧的推广前景与增产机理,对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培育水稻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为了提高育秧的质量,现对抓好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措施作研究探讨如下:1按照育秧类型不同,狠抓水稻育秧苗床的准备水稻肥床旱育秧: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旱地或水稻田。常规湿润育秧、塑盘抛秧育秧和机插秧育秧秧池应选择靠近大田和水源的稻田。肥床旱育秧苗床、塑盘抛秧育秧推广应用"壮秧营养剂",在播种前1~2天按产品标准使用量施入苗床。  相似文献   

12.
一、栽培技术 1、秧床选择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杂草少、背风向阳、土壤有机质多、疏松、团粒结构好、偏酸性的旱地做秧床。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板结、碱性的土壤,或未经改良的老水秧田做秧床。  相似文献   

13.
<正>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我县的科技人员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抛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的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秧,利用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我  相似文献   

14.
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高效的稻作栽培新技术,它能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节省秧母田,提高秧本比,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深受农民欢迎。全省各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抛秧技术比常规技术可增产稻谷3%~10%以上,节省秧母田70%以上,省肥20%以上,省  相似文献   

15.
一、培育旱地壮秧: 1 科学施肥,精整秧床.选择土壤肥活疏松、排水方便的旱地作秧床,冬季667米2(1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播种前7天,每667米2秧床施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100~200公斤、氯化钾25公斤.床土浅旋耕或耖耙3次以上,使肥料均匀拌入15厘米土层中,然后开沟做秧板,精整板面,达到面平土碎.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常见失败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熊飞 《农技服务》2001,(2):9-10
<正> 水稻旱育秧,将育秧方式由传统的水育改旱育,具有省工、省力、省种、省田,且秧苗素质好,插后返青秧,穗大、粒多、产量高等多种优势,因而自推广以来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但由于该技术推广时间较短、速度较快,不少农户缺乏旱育经验。因而在大面积推广中,成功的固然不  相似文献   

17.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稻旱育绿化小苗抛栽技术是一种集水稻旱育,直播,抛秧3项种植栽培技术,并经过改进的一种新型轻型栽培技术。其方法是在旱地培育绿化小苗,而后将叶龄1.5叶,苗高3-4cm的小苗,带土抛栽于本田,再按直播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管理。与“旱,直,抛”单项水稻轻型栽培种植技术相比,具有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秧本比高,抛栽时省工,省力双省秧盘,劳动工效高,浅栽早发,落地苗足的特点,并且能比地播稻早播种7-10天,对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推广水稻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旱育秧池,科学合理搞好间套复种,既可提高秧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综合效益,又能改土培肥,促进秧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水稻肥床旱育秧,工序繁杂,苗床培肥时间长,控水时间不易掌握,立枯病危害时有发生。应用旱育保姆、旱秧绿等旱育秧专用药肥改进和简化原来的育秧操作工序,使节水、省肥、省种、省秧田、壮秧、增产增收效果更明显。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地势较高、雨后能及时排干水的稻茬田做苗床。明畦整地,秧田地势低洼应整成高畦深沟,以利于排水。整地后及时用药杀灭地下害虫,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提前施入,化肥在落谷前15天施入,防止肥害烧苗。落谷前,每667平方米苗床施旱育保姆专用肥50千克,耙入3~5厘米土中。偏沙性土壤可先…  相似文献   

20.
水稻软盘育秧抛秧技术因具有“6省1增”的优点,即省种、省水、省肥、省工、省膜、省秧田和增产而被广大农户所接受,西昌市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因本市育秧期间气候干燥,高温低湿,有的年份气温甚至高达30℃、风速大于5m/s,相对湿度低于40%,常盛行“干热风”,这种特殊气候特点对早地秧床软盘育秧有一定的影响,即在秧苗2-3叶期会产生青枯、立枯、烂秧死苗现象,严重时可导致大面积秧苗不足。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西昌市农业局技术干部协同农户探索了一种水稻软盘泥浆落谷育秧法,此法比旱地秧床软盘育秧做法更为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有效地解决秧苗2~3叶期死苗现象,成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