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种实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山油松良种基地的油松种实害虫的猖獗发生,致使油松良种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油松球果害虫的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影响双龙油松良种基地及采种基地油松种子产量的林分分布、坡向、林分密度、种实害虫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2月7日,国家林业局了公布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山西又有4处良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分别为:关帝山林区吴城国家油松良种基地、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国家华北落叶松良种基地、太行山林区海眼寺林场国家油松良种基地、中条山林区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至此,全省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数量达到8处,总面积2310.30hm2,年可生产(种子园和母树林)良种3万kg。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     
《林业科技开发》1991,(3):54-55
油松种实害虫可得到有效防治“油松种实害虫及防治技术研究”属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陕西省林科所该专题研究组经过五年的调查,试验研究,摸清了油松种实害虫的种类、区系组成和发生危害特点,使这类害虫的已知种类由原来的4种(2目)增加到15种(6目);首次查明了油松球果螟的主要越冬部位是油松树上残留的雄花序,解决了多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油松种实害虫防治的实践和经验,以及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和采种基地的特点,总结出防治油松和实害虫的一整套技术,供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油松种实害虫的危害,是我省沁源地区油松种子产基和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据1985年调查,该县油松球果受害率平均55.10%,最高达91.19%。油松种子年产量仅为20万斤左右,比正常年景下降77.8%,且品质低劣,给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油松造林带来严重困难。鉴于生产所需和此类害虫生活隐蔽,防治难度较大,我们在省林业科学研究所1964—1966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85—1986年又对沁源县油松种实害虫的  相似文献   

7.
油松球果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每年造林的用种量在45万公斤左右。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全省已建立油松良种基地3个,油松采种基地7处,总面积达100000hm~2。但是,由于油松球果螟的为害,大大降低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了造林绿化的进展。1985年东陵林场油松良种基地种子园的球果螟有虫株率达95%,平均虫口密度56条。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沁源县素有“油松之乡”的美称,油松面积达9万公顷,油松种子品质优良,一般年产45万公斤,最高年产100万公斤,不仅保证了本省需要,而且有力地支援了兄弟省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近几年,种实害虫危害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林业工程中使用油松良种的必要性,油松良种基地建设是实现造林良种化的基础,对造林工程使用油松良种提出了新思路,并对油松造林良种化的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球果种子害虫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对福建省7个良种基地进行杉木种子园种实害虫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球果麦蛾及杉木扁长蝽是危害杉木球果的主要害虫;平均变色、虫害果率分别为27.7%、46.7%。  相似文献   

11.
我省油松种实害虫包括油松球果小卷蛾、球果梢斑螟、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松实小卷蛾、一点实小卷蛾及中华松果长蝽、球果窃蠹、球果瘿蚊等种类,油松球果小卷蛾占总虫数的75%以上,是优势虫种,以此虫为靶子害虫进行防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Bt 乳剂属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nsis),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和果树害虫的防治。为探索其防治油松种实害虫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桥山油松良种基地进行除草剂草甘膦铵盐的清除杂灌作业试验与效果分析,发现草甘膦盐在油松良种基地使用效果十分明显,并提出了草甘膦盐除草剂在油松良种基地的使用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种子园种子的优良特性和造林成效汪民(河北林业学校)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每年造林的用种量在45万公斤左右。为了实现油松的良种造林,全省现已建立部省联营油松良种基地3个,建成种子园140hm2。遵化市东陵林场起步最早,有油松种子园46.16...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第一个油松种子园—兴城磨盘山油松良种园建成。该园始建于1973年,多年来从河北、内蒙、辽宁等省(区)的100万亩松林中选引油松优树1040株,现已建成良种园2500亩,于1987年完成国家“六五”期间建园任务,经部、省同行专家验收合格。目前,油松良种园初具规模,已见成效。1975年定植的154亩51个无性系4 000株母树,全部开花结实,年产良种250kg,穗材10万条,可产苗200万株.无性系幼树长势喜人,10年生平均高386cm、  相似文献   

15.
松果梢斑螟对油松球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是我国松属(Pinus)针叶树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属寡食性害虫,在我国北方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ebulaeformis)(李宽胜,1992;李新岗,2002).此虫1年1代,以2龄幼虫越冬,幼虫在5-6月份钻蛀球果及新梢,致使嫩梢枯萎,球果干瘪,影响油松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种子生产(袁荣兰等,1990;姚远等,1996),特别是结实期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受害最为严重.松果梢斑螟可与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一起危害油松球果,在油松良种基地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李新岗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16.
厚畛子林场油松良种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病虫危害造成厚畛子林场油松良种基地种子产量、质量降低,树木受损甚至死亡现状,以及良种基地树种结构单一、抗病虫能力弱、经营管理强度大、卫生状况好、病虫种类少但优势种明显等特点,提出了油松良种基地病虫害防治策略和以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中心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油松良种基地生产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陕西省己建成的油松良种基地现实良种生产数量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良种的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基本上达到了营建初级种子园的目的,但基地生产能力较低,良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造林用种的需要。并对加强良种基地管理,提高良种生产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油松母树林和种子园良种基地营建和管理技术的详细总结,指出了油松良种基地在营建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和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良种”是林分优质高产的基础。我省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工作始于1964年,以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曾一度处于停滞阶段。1983年原林业部中国林木种子公司与陕西省林业厅签订协议,把陇县八渡林场北沟油松良种基地作为部省合建基地;1984年又与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