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套损套变是许多油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套管损伤对油气层和开发井安全都有严重影响。目前监测套损套变主要有井径测井、电磁探伤测井等。井径测井只能够反映套管内壁变化,且只能监测单层管柱,而电磁探伤测井虽能够监测双层甚至多层管柱,但其给出的套管壁厚是套管的平均壁厚(视壁厚),无法准确定位套损类型及具体方位。将40臂井径测井与电磁探伤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准确确定套损套变发生的深度、套损类型,而且能够确定套损发生方位,使得套损套变检测更加精确。该方法在吉林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涪陵焦石坝页岩气气田已经实现商业开发,主要采用长水平段分级压裂模式进行。结合涪陵焦石坝页岩气田页岩气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资料,在分析产气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对涪陵焦石坝页岩气水平井产气剖面测井资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开展系统研究,总结出产气剖面测井资料在页岩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为页岩气水平井轨迹钻遇小层设计、页岩气藏储层评价、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动态分析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指导页岩气田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煤层气已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但相关的煤储层参数定量计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达不到应用效果。以试验分析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使用自然伽马相对值计算煤岩组分、使用可变的煤岩骨架值计算孔隙度、使用电阻率校正方式进行含气量计算的煤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适合于应用测井资料进行逐点数字处理,提高了参数计算的精度,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测井技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测井技术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利用烃源岩在测井曲线(伽马、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上的响应特征,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计算TOC的连续分布值,以获取较为准确的烃源岩评价参数,为资源评价提供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系统而准确的页岩气储层参数评价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测井资料的连续性建立有效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测井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了页岩气储层的测井曲线定性识别标准,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的页岩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并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对部分解释模型加以校正,完成了S1井的页岩气储层识别、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储层物性、含气量以及地质和测井岩石脆性的评价,并借用岩心分析资料加以验证。实际结果表明,该页岩气测井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对页岩气储层参数进行评价,可以为该地区后期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测井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海上探井进行地层测试时,会根据不同的地层条件选择下入不同的测试管柱,通过在钻台对测试管柱中的压控式井下工具进行操作,达到测试目的;一趟测试管柱只能实现一层的测试,对于已经下完生产管柱的多层合采井,在不动管柱的前提下无法采用现有的地层测试工艺来达到测试目的。采用一种可投捞式井下开关井工具完成了一口井4层的地层测试,取全取准了地质资料。以南海东部海域的一口开发评价井L-10a井为例,对采用可投捞式井下开关井工具实现地层测试的测试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遗传算法进化效率低下问题始终是困扰用户的一个主要问题,进化停滞即是它的表现之一。把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测井资料优化解释系统中,获得反映实际地层的储层参数。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在最优化测井解释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节制闸水头开度和过闸流量动态特性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闸门多、运行工况复杂,且在沿线无调蓄工程,对输水技术要求很高、难度大。为达到按计划流量输水的目标,需通过调整多个闸门的过闸流量来实现。通常对节制闸过闸流量进行计算,可选取经验水力学公式并根据定期实测过闸水流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修订。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易水节制闸为例,应用Matlab拟合工具,通过拟合过闸流量与水位、闸门相对开度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使用结果表明,根据实测流量资料建立的水位、开度、流量关系完全可以用于对过闸流量的动态监测,并且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9.
基于油水、气水等多相流实验数据和图像资料,采用C#语言结合Tao框架OpenGL研发一套适用于MAPS阵列多探头测井(以下简称“MAPS测井”)仪器的井筒流体三维成像显示(COSL-MapsView)软件。该软件可实现测井数据的直接加载,快速精确直观显示井筒内油气水的分布情况。基于图像重构对MAPS测井仪器进行了适用性研究,表明MAPS测井在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低流量情况下的分层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高流量分散流中应用效果不佳。经验证,该软件成像效果达到了国外同等水平,对海上油气田找堵水等工程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发地震和勘探地震的目的不同,分层原理不同,分层标准不同,要提高开发地震的解释精度必须做好井时深标定。分析了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对时深标定的影响,利用测井曲线预处理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了曲线编辑和曲线重构处理,以减小或消除失真现象对时深标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测井曲线平滑滤波有效消除毛刺状异常值,同时很好的保留代表地层性质的有用信号;利用测井曲线削峰处理既可以有效消除由井壁扩径引起的尖峰状异常值,又可以根据测井数据的统计结果确定异常段的合理值,减小井壁扩径对测井曲线的影响;在没有目标测井曲线或目标测井曲线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借用该井的其他测井曲线或相邻井的目标测井曲线,分析目标测井曲线与其他测井曲线之间的数理统计关系或神经网络拟合关系,可以拟合出能够反映该井特点的目标测井曲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产测井资料解释及生产测井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生产测井解释曲线拼接系统。该系统基于一体化网络测井处理解释软件平台(CIFLog)开发,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创建井文件模块、数据解编模块、参数修正模块、拼接参数显示模块、拼接点定制模块、拼接曲线可视化模块以及数据备份模块,使用LookUp机制动态嵌入拼接参数显示、拼接点定制以及曲线拼接可视化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实现不仅为生产测井资料解释人员及操作人员提供直观的曲线拼接效果,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同时还能够保证测井曲线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MPOG)是地表勘探法的一个分支,根据所检测出的微生物异常区,研究近地表土壤层中微生物异常与下伏油气藏的相关关系。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港西地区并结合该区的地质资料、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使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的符合率达到75%,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复杂地下地质条件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低孔、低渗致密性砂砾岩储层研究中,岩性粒级的识别与划分一直是储层孔渗性及流体识别研究中的关键。充分运用岩心分析粒度中值资料及常规测井响应参数,研究了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岩性粒径分布特点;借助粒度参数与自然伽马相关关系,建立了适合粒度中值的相关计算方法;并通过不同粒径粒度中值,结合不同岩性段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值,探讨研究了粒度中值与孔隙度、电阻率、中子等测井响应参数的相关性,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目的层碎屑岩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岩性粒级分类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压裂施工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资料,设计了偏心式井下实时监测管柱,在不影响压裂施工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下入目的层段进行实时测量,并针对实际地质情况研制了实时监测分析软件。通过对压裂施工时目的层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测量、解释分析,为压裂效果的分析评估、压裂方案的制定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测录井资料既有独立性,也有互补性,正确分析测录井资料及其储层响应特征,对于储层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以J 油田为例,利用岩性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岩心、岩屑含油显示特征进行储层分类判别,并利用该油田的累积产油量来验证储层分类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利用测井与录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低、中孔低渗透储集层分类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储层参数;建立更有可操作性和简便的分类标准,这样可以使储层分类更加直观和快速,这对解决储层评价问题、提高油田后期开发调整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孔隙度是储集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在研究的部分老井中,只有自然电位、电极系电阻率及中子伽马测井,没有估算孔隙度的测井曲线,给储集层评价及油水识别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利用中子伽马测井曲线,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分别利用中子伽马的条件单位方法和归一化方法建立了孔隙度的模型,并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估算的孔隙度合理可靠,与岩心孔隙度对比,误差很小,可在没有孔隙度测井系列的井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孤岛油田边部稠油单元储层发育差、敏感性强,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入井液漏失严重,导致井筒热损失较大,周期液量下降快,生产周期短,油汽比低,热采效果差。针对注汽过程套管存在裸漏段的问题,应用全程密闭注汽管柱设计思路;针对配套工具无密闭注汽、可重复充填功能的问题,优化充填工具结构,增加可配合密封段和井下二次打开装置;针对地层压力低、注汽后漏失冷伤害的问题,优化注汽管柱配套工具,设计防洗井漏失装置。2013~2014年在孤岛油田共实施密闭注汽管柱施工62井次,实施效果较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低温液体漏失对套管的冷伤害,套管使用寿命延长,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30断块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岩性、孔隙结构复杂的储层特征,直接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τ2)分布谱提取表征孔隙结构的参数,经过参数优选构建储层品质指数,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形成相应软件处理模块,能够连续地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通过试油结果统计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分类标准及对应的产液能力评价标准,准确率高达85%,应用效果明显。最后以核磁共振测井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评价储层品质的模型,使得储层品质及产能评价在整个研究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岩相识别是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K1s)致密砂砾岩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资料,将K1s岩相分为砂砾岩相、中-粗砂岩相、粉-细砂岩相和泥岩相;以常规测井曲线及其组合参数作为岩相识别的技术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岩相判别模型,采用网格搜索,经多次验证优选模型参数。应用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识别岩相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统计方法,模型识别岩相与岩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砂砾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3.2%,中-粗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4.0%,粉-细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7.6%,泥岩相符合率均高于93.2%。致密储层的非线性测井响应是支持向量机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该方法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火山岩岩相控制储层的储集类型。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勘探开发中,岩相研究是决定火山岩储层预测成败的关键之一,其识别精度低,制约了勘探开发的进程。测井资料具有信息丰富、精度高的优势,但应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相还没有成形的方法。以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及成像测井对识别岩相的机理进行研究,选择敏感测井信息,建立适用于研究区的测井识别岩相流程和方法。应用该方法在研究区识别出5个相、11个亚相,经20口取心井验证,相的识别符合率为83.8%、亚相为74.2%,说明该套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