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优联合9号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Ⅱ -32A与自育抗病抗寒恢复系联合9号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抗寒、适应性强的特点,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际凤  涂丹 《杂交水稻》2006,21(1):80-81
黔优联合9号(Ⅱ-32A/UNI9)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表现高产稳产,对稻瘟病抗性较强,耐寒,品质较好,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香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黔香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Uni2000配组,育成香型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2000.经2002-200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黔香优2000平均产量分别为7 955.55和7 319.25 kg/hm2,与高产对照相当,且米质优,12项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其中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一级.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该组合抗稻瘟病.抗寒性亦强于对照.黔香优2000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优608系黔东南州农科所和贵州友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恢复系凯恢608与不育系中9A组配而成的一个中晚熟广适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适应广、高产、抗病、抗寒性强等优点。2008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8001号:2009年被贵州省农业厅列为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  相似文献   

5.
协优3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1385与协青早A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1001号)。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163A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BT型不育系BJ-1A为母本、毕粳43/BJ-1B选系中优良单株作父本杂交,后通过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粳稻不育系。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99.979%,开花和异交性好,柱头自然外露率高达75.5%,稻米品质优。2017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黔粳优57(163A/NR210)和黔粳优2号(163A/黔粳恢2号)分别于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7,(5):92-94
黔优790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790与自育不育系黔209A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5002)。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2015,(1):81-82
安优5819是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引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稻瘟病不育系安丰A与自育恢复系黔恢5819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早熟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  相似文献   

9.
K金2号(茂优601)是贵州省好茂康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省农科院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K17A与自育恢复系金农2号(茂康RI)配组育成的籼型早熟杂交稻组合,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审定.根据该组合2004-2007年在陕西勉县的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双亲特征特性与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产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五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花生五号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0-38为母本,以引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的粤油200为父本人工杂交,采用集团与系谱法交替运用相结合,历经10代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中粒花生品种。经过贵州省2011、2012年品种区试和2013年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特性,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蛋白质含量31.16%。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花生五号,审定号为"黔审油2014002号"。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和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