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福建茶产业发展概况入手,介绍了茶机企业的创新设备和创新技术,乌龙茶拣梗设备的创新,茶叶真空自动分包装机,乌龙茶茶青加工生产线;以及产业转型新发展的福建茶机企业。对福建茶机-&,_lkJsp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提出要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茶机企业产业转型是建立企业创新的基础;要优化茶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虽然促进了技术输出的增长,并建立了结合自己特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但依然存在部分高校、企业与政府目标定位不同,并且缺少大量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基于“政产学研用资”的教育教学理念下,以郑航物联网专业创新创业型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郑航案例实践平台及课程共享资源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竞赛技能、就业技能、创新技能、创业技能,使其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充分协同各级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该文以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和哈肯的协同论作为协同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实践,详细介绍了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的运行模式和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广东电网公司省级运营管控平台正式上线投入运行,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助力"数字南网"建设。省级运营管控平台以"建设数字化智慧型电网企业"为目标,围绕"全景可视,全面监测,督办协同,决策分析"的定位,全面监测分析指标、重点工作任务及关键业务流程,旨在构建协同高效的业务管控体系,健全企业综合信息对外展示,  相似文献   

5.
刘晓艳 《南方农机》2023,(3):161-163+184
由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技能体系滞后、技能培养单一化以及实践环境与企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结合高职高质量发展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评价机制3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个案学校为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聚焦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维保障机制改革4个方面举措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郭飞 《现代农机》2019,(2):29-31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要求“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到2025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潜力。本文从创新生态的视角,概述各创新主体的作用及其特征,分析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内外部的制约因素,构建农业机械化科技协同创新模式,提出创建农业机械化工程良好创新生态的建议,探索多方位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强化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为全面提升农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科技资源系统整合。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以科技资源整合集中和开放共享为基础、以公共技术服务为核心、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陕西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以来,河南省西峡县电业局对内以强化电网主网架建设、建设一流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化优质服务、提升团队素质为基础,对外实施"星级服务工程"、"黎明工程"、"一站式服务工程"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措施,积极"倡导和谐管理,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全面服务客户和社会,促进了企业内外部和谐共赢的协同发展效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协同管理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培养。华中农业大学针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和校外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功能优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了物理平台;建立实践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师资基础;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国外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特点及构建经验,分析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概念及功能,从创新驱动、产业竞争、技术发展和创新资源等层面的需求出发,提出了构建适应国情、立足产业、协同高效和支撑发展的新型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出发,指出了近年来农机科技创新对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目前农机化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全面推进农机化科研工作的转型跨越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是创业的重要基础,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加强人才创新能力培育体系建设,夯实创新基础,切实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增强高校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培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践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发展现状(一)企业创新现状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成为农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持续创新能力更多地来源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和能力,知识管理是提高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文章提出了面向持续产品创新的知识管理,并协同企业业务战略模型,以期提高农机企业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常亚洲 《农业工程》2022,12(4):43-47
打造农业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基础,形成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型,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力输出,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探索新的业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实现数字化改造,促进现代农业装备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4):212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2007年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推进的首批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首批联盟单位包括15家成员单位,涵盖了农业装备主要技术与关键产品领域,其中8家企业总资产占全行业1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33%,生产销售额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总额1300亿元的44%。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了行业的优势科技资源、先进制造能力和产业优势人才,旨在促进农业装备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在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之上的契约式协作机制,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装备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时代主题,农机行业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面对全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机遇,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农机鉴定是重要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产品,应顺应大势,通过增加创新产品有效鉴定供给、引入创新力企业能力鉴定等供给侧改革手段,协助培育农机创新驱动引擎,保护扶持农机创新驱动主体,助力提高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业体系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国农机装备行业建立了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衔接、大中小企业配套的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但与制造强国相比"大企业大而全,小企业小不专"的现象依然严重,产业链不健全、欠协同依然是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将"推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装备科技创新已经从改造仿制,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阶段。但是,仍然存在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短板"。对此,专家表示,只有通过融合协同创新,加快补齐技术"短板",才能驱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推动我国从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强国转型。创新是推动我国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2014年以来,我国农机行业在经历了"黄金十年"后,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我国农机供应链落后的经营模式,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以天津农机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农机供应链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平台的农机供应链创新结构模型,并对其主体架构、功能模块、协同管理平台组成及运营模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该创新结构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对供应链上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农机供应链的信息协同运作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制造企业的相关业务信息进行集中组织与支配,实现供应链的业务协同运作管理,提升供应链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与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