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丽 《油气储运》2010,(4):12-12
薄膜覆底栽培莲藕,足改变传统种植莲藕的新技术。覆底后的藕池,具有防渗漏,保水保肥,改善采挖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利用这种方法栽培莲藕,667平方米产量可达4500千克以上,比传统栽培方式增产显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阁镇从90年开始引种杂交莲藕和特早熟莲藕,经过几年的试种和示范,摸索出采用薄膜小拱棚保护栽培莲藕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提早栽种,提早上市,于6月底至7月初收获上市,市场价格十分好。莲藕收获后还可种晚稻,晚稻收割后可及时栽冬菜,通过冬菜种植培肥熟化土壤,翌年又可种莲藕。形成藕-晚稻-冬菜的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薄膜小拱棚保护栽培莲藕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宾阳县黎塘镇素有"莲藕之乡"美称,近年来通过大力示范推广水田莲藕-水稻栽培模式,实现了藕稻双丰收,极大地提高种植效益和土地利用率。现将莲藕套种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莲藕种植时间在3月底至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大于15℃时即可种植。过早种植,温度偏低,容易造成莲藕烂种;过迟种植,生育期不足,影响莲藕  相似文献   

4.
江解增 《农家致富》2011,(23):30-31
一、莲藕1.建议茬口莲藕露地栽培的产品能在土壤中自然保存至翌年春季萌芽之前,因此,莲藕的设施栽培主要是春提前。但鉴于华南地区可以种植双季莲藕,江苏省也可尝试在春茬或越夏茬结束后的7~8月,用春提前茬口中商品性较低的子藕移栽,10月中旬气温下降时覆盖薄膜保持生长,从而形成较高产量。2.栽培管理(1)品种选择。因莲藕用种量较大,长距离引种成本较  相似文献   

5.
江解增 《当代农业》2011,(23):30-31
一、莲藕 1.建议茬口莲藕露地栽培的产品能在土壤中自然保存至翌年春季萌芽之前.因此.莲藕的设施栽培主要是春提前。但鉴于华南地区可以种植双季莲藕.江苏省也可尝试在春茬或越夏茬结束后的7~8月.用春提前茬口中商品性较低的子藕移栽.10月中旬气温下降时覆盖薄膜保持生长.从而形成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襄汾县是山西省临汾市南部的一个农业大县,境内土壤肥沃,汾河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生蔬菜。莲藕种植是襄汾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理环境变化,莲藕的设施栽培在实际生产中广为采用,逐渐取代了传统栽培方式。设施栽培是利用一些荒地、废旧坑塘以及沙地、盐碱地、涝洼地等,通过设施建设达到莲藕正常生长需求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现将设施莲藕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莲池的选择建造与整地施基肥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莲藕的栽培、莲藕的施肥技术、莲藕的用途开发和栽培难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浅水莲藕的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两种方式。菏泽地区两种栽培方式都有,互为补充。本文以菏泽市主栽品种白莲藕为供试品种,从藕种选择、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浅水白莲藕露地栽培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科研     
地膜藕节水高产技术获成功 一种地膜莲藕厢作节水增温高产栽培技术最近在湖北省十堰市获得成功。采用这项技术比常规露田灌水栽培技术亩(1亩=1/15公顷)增产31.5%,莲藕栽培通过地膜增温,比露地栽培排藕种时间提早20天,地膜藕比常规种植区海拔可提高300米,通过莲藕栽培全生育期所需水量试验,地膜栽培用水量仅为常规栽培的1/6;莲藕覆膜厢作有利于杀灭杂草;通过地膜增温可使藕苗地上部分早生快发,更有利于地下部分健壮生长,使莲藕提早25天成熟采挖;平均亩产2121公斤,比常规藕增产576公斤。甘肃研制成功新型纳米保鲜果蜡 甘肃省农…  相似文献   

10.
从莲藕种植基地的选址,莲藕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莲藕无公害栽培的要点,旨在指导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无公害的莲藕产品。  相似文献   

11.
陈潭 《农技服务》2001,(11):41-41
<正> 不少地方栽培莲藕,普遍用全部藕体作种,每亩用种量达300公斤左右,成本甚高。用藕的顶芽作种,可节约大量种藕,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因此,栽培莲藕宜用顶芽作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市莲藕栽培水平,对莲藕衬底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包括藕田整理、选种与栽培、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1.莲藕地膜覆盖栽培优势。①生育期缩短,结藕早。莲藕从萌发到新藕完全成熟,可划分为3个时期,即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结藕期。地膜覆盖莲藕前期,生长旺盛幼苗期缩短。2008年调查武植二号露地藕  相似文献   

14.
莲藕是陕西省平利县大贵镇的传统水生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莲藕身价贵重,不仅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作为观赏。因此,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莲藕生产,普及推广高产栽培应用技术,有利于农民致富、美化环境,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藕池建造周口市的莲藕种植通常是建池栽培。建池一般采用人工或用推土机将田挖出60cm深的池,把池底整平打实,四周打池埂(高30~40cm的土埂),然后回填土。为提高保水效果,池底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无纺布、橡胶纤维布),薄膜与薄膜搭边处重叠20cm,用塑料胶粘接,保证接缝不渗水。  相似文献   

16.
<正> 地膜莲藕节水增温高产栽培实验和多项示范结果表明:比常规露地栽培排藕时间提早20天;地膜莲藕比常规种植区海拔可提高300m;用水量仅为常规藕的1/6。莲藕覆膜厢作有利于杀灭虫草,比常规藕提早25天上市,平均每667m~2产量为2 200kg,比常规栽培增产580kg。 1 整田施肥 1.1 选择田块:藕田要选择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结构疏松、保水、阳光、水源相对较好的水田。  相似文献   

17.
莲藕覆膜厢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个莲藕品种,对莲藕覆膜厢作栽培进行了2a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覆膜厢作技术,莲藕的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均显著优于常规下栽培的莲藕、覆膜厢作处理比对照增产莲藕6920.2kg/hm^2,增加34.5%,达极显著水平,增加纯收入13262.9元/hm^2。应用覆膜厢作技术表现出了全程节水、前期增温、改良土壤、早熟高效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莲藕不仅是营养丰富的蔬菜食品,还是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本文作者从莲藕优化施肥量、施肥技术、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现莲藕高产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方式对春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薯5号为供试马铃薯品种,采用免耕覆草栽培、免耕覆草覆膜栽培、翻耕覆草覆膜栽培和翻耕覆膜栽培等4种栽培方式,考察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春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性状和效益。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春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免耕栽培有利于提早出苗,提高大中薯比例和单薯重;覆草栽培能降低收获劳动强度;免耕覆草覆膜栽培具有促进成熟、提高产量、省工节本等诸多优势,且稻草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莲藕属双子叶水生作物,在湖北省十堰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其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由于采取传统淹水露天栽培,莲藕的种植范围受到限制,产量品质受到影响。莲藕覆膜厢作节水增温高效栽培技术,就是根据莲藕喜温怕冻、喜水怕旱的特性,在传统栽培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三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