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生态雄性不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油91S为母本配制的11个温敏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组合,有9个组合比对照中油821增产、增产组合数占82%,增产幅度为1.20% ̄21.3%。其中91-87S×951082、91-1S×94601-5和91-115S×931030分别比对照增产21.3%和9.6%,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2.
以西峰16为父本,76-89-13为母本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兰天9号线比试验和全省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抗寒,抗旱性强,抗锈病性广,产量达4597.5-6075.0kg/hm^2,较对照增产16.7%-30.0%。  相似文献   

3.
白菜型高产油菜新品种延油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油二号是我所根据基因互补遗传理论,进行白菜型与甘蓝型油菜种间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经在延安南部埋塬5a18点次试验,平均产量126.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9.3%-63.2%。通过大面积与推广,一般产量为150kg/667^2,最高产量可达205kg/667m^2,且表现早熟,抗旱,耐冻,抗病,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浙江金衢盆地油菜施磷的农学和经济效益,油菜的磷吸收和分配特点以及磷的适宜用量,22个油菜试验施磷平均增产88.6kg/亩,比对照增产202.7%。每亩净增利润215.8元,产投比为6.76,亩施入1kgP2O5可产出油菜籽9.45kg。  相似文献   

5.
流体播种技术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水剂流体播种技术,解决了油菜适播期干旱不能一播全苗的问题,保证了油菜壮苗越冬。越冬至初花期单株叶片比对照多3.4~8.2片,茎粗比对照增加0.54~0.63cm,根条数增加2.5~2.87条,根干重增加65%~79.2%,终花期根伤流量增加1390%~149.4%,且病害轻,三年平均增产28.7%。生育期对5~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测定,平均比对照提高10%左右,保证了油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低芥酸甘白油菜,是利用基因互补原理进行甘蓝型和白菜型菜种间远缘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经在渭北旱塬5年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表现抗病毒病,耐冻、高产、优质。在海拔800~1300m范围内种植,均可安全越冬,突破了甘蓝型油菜的种植界限,使甘蓝型油菜北移一个纬度。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100kg以上,较对照品种秦油4号(白菜型)增产59.06%,最高亩产可达317.5kg。至1993年在陕西渭北、甘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汇油50不同密度下的生育特性、产量表现及产量构成,在每公顷300kg左右纯氮,密度4.5~7.5万株/公顷稀植条件下,每公顷产量可达2900kg左右。比对照增产11.9%~16.2%。  相似文献   

8.
磷肥对油菜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油菜施磷肥可增加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千粒重及产量。生产上多用R=0.5时的施磷量。在亩施纯氮12kg的基础上,提倡亩施磷6.5~9kg。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油菜生长及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水溶性壳聚糖拌种对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均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油菜苗生长,提高壮苗率,增加产量,增产幅度在9.13%-13.59%。壳聚糖拌种或在油菜花期喷雾均可抑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抑制率在34.19%-44.40%。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预备试验和杂种优势测定,参试的7个冬小麦杂交组合折合产是一1.995,5-13608.0kg/hm^2,比统一生产对照品种膛1号增产19.4-35.4%,比亲本平均增产6.1-46.6%,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复果油菜新种质的创建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和6个世代的鉴定选择,培育了甘蓝型复果油菜90-12和白菜型复果油菜92-16。对500株以上群体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它们的复果株率达100%,单株复果率达40%以上。尽管复果油菜的角果长度、每果粒数和千粒重随着果柄上结角数目增加而减少,但由于复果油菜的单株角果数比普通油菜多33.20%~56.55%,从而使复果油菜的单株产量较普通油菜增加29.38%~35.26%。甘蓝型油菜复果性状由3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但在甘白种间杂种1代表现母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2.
PP333对紫花芒果树开花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4年生紫花芒不同时期(6,8,9,10月)不同剂量(0,2.5,5.0,10.0g纯量)土施PP333的处理试验表明,9月中旬株施5.0gPP333的处理树平均株产15.6kg,不施药的对照树平均株产2.9-12.2kg,对比增产437.9-27.9%;开花梢百分率对照树为5.2-37.8%,施药的处理树为67.0%-100.0%,开花梢率的提高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甘兰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垦油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油3号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春油菜三系杂交种。主要优点为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1995 ̄1998年产量鉴定及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135.6kg/hm^2,比对照品种垦油1号增产16.5%,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参加省生产示范试验比垦油1号增产21.2%。较抗菌核病和其它病害,芥酸含量0.88%,硫甙含量24.8μmol/g,粗脂肪含量43%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 “蓉油3号”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早熟杂交油菜。本所1993年引进鉴定、示范.结果表明“蓉油3号”在不同年份间的不同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1994~1995年的引种试验中,亩产达149.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7.38%.在省区试中,8个点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蜀杂1号”增产8.78%,最高达196.3公斤,比对照增产28.3%。同时该品种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安顺地区生产试验中,亩产达164.64公斤.比对照增产21.65%.是近几年来出现的高产杂交油菜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5.
长豇豆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个长豇豆品种(系)中,“2078”鲜荚产量最高,折合单产(公顷产量,下同)26107kg,比对照种之豇28-2增产31.7%,达极显水平;种子产量与对照种差异不显;具有荚角长、荚形好、鲜荚采收期长的特点。“2231”种子产量最高,折合单产674.5kg,比对照种增产11.4%,达显水平,其鲜荚产量与对照种差异不显,并具有鲜荚青绿、荚面平整、商品品质好的特点。以上两个品种可在生产上推广应  相似文献   

16.
稀播紫云英(亩撒播1.5kg)超稀套种油菜(密度为120×50cm,每穴1珠)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亩产达243.3±13kg,增产121.7%;紫云英每亩生物量达2460±142kg,增产15.32%。亩夏收作物总效益提高294元。形成肥油稻稻作农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津绿75”中熟大白菜杂交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J9-405和黑227配制成优质中熟大白菜一代杂交新品种“津绿75”,生育期75天左右,株高55cm,球高50cm,开展度62cm,单株重3.0~3.5kg,为高桩直筒花心类型,外叶深绿、中肋浅绿、叶纹适中,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两年品比试验每666.7m2产量达6670.0~7125.5kg,比对照“津青9号”增产18.0%~33.0%。对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8.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芥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优组合NKU-4具有丰产稳产、耐菌核病、低芥酸等特性,1991 ̄1995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产量2571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1.3%。  相似文献   

19.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1.适期早播。9月10日是长江流域秋发油菜播种的适宜时期。可选用华杂3号、华杂4号、中双4号、华双3号和中油杂1号等品种或组合。各地可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  相似文献   

20.
浙西红砂土施用硫肥对芝麻和油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砂土施用不同硫肥品种和用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红砂土施用硫肥能增加芝麻和油菜的籽粒产量,每hm^2施40kgS的普钙处理增产达5%显著水平,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6%和11.3%(2)3种硫源对芝麻和油菜籽粒的增产效应顺序如下:普钙40〉硫磺40;(3)每hm^2施20和40kgS的石膏处理对籽粒产量无显著性差异;(4)施用硫肥能提高红砂土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普钙处理的土壤在芝麻收获后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