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实施玉米模式化栽培,夏玉米产量将会大大提高。其栽培技术体系可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 选择对路优种、搞好种子处理。优种是夏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对高产地块应选用较晚熟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此类品种,光合作用强,增产潜力大。适宜套种的品种有冀丰58、西玉3号、太合1号、掖单12、13等。适宜回茬播种的有掖单19、西玉3号、烟单14等。  相似文献   

2.
<正> 邯郸市通过实施玉米模式化栽培,夏玉米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1996两年虽然都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600kg示范区,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全市53333hm~2示范区平均产量达到638kg/667m~2。其栽培技术体系可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 选择对路优种、搞好种子处理 优种是夏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对高产地块应选用较晚熟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此类品种,光合作用强,增产潜力大。适宜套种的品种有冀丰58、西玉3号、太合1号、掖单12、13等。适宜回茬播种的有掖单19、西玉3号、烟单14等。 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发芽试验、种子包衣及药剂拌种。处理后的种子能保证一播全苗,减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直播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朱崇民王振吉葛成涛潘玉民一、选用中早熟高产紧凑型品种夏玉米直播,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有效积温不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障碍。因此,选用中早熟紧凑型高产品种,主要是西玉三号、掖单二号、掖单22、掖单13。这几个品种的生育期90天~...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淘汰摊单4号、西玉3号、掖单13号等老品种.大力宣持推广增产潜力大的登海9号,11号.苏玉9号、10号等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8个高产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文丽  石时祥 《农技服务》2010,27(6):685-685,695
于2009年在金沙县岚头镇进行了8个高产杂交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单2号、掖单13号、黔原早5号较适宜该地区种植,易获得高产。贵毕301、华玉4号、临奥1号较适宜食用,但生育期过长,植株高大,不易避开伏旱,不宜密植,不适宜该地区种植。农大60和成单12号适宜该地区土壤、气侯条件,但产量低,也不适宜种植。可见,适宜推广的品种有中单2号、掖单13号和黔原早5号这3个品种,同时应抓好肥水管理、适时早播、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明了掖单13等3个品种在公顷产量13.7t~15.9t条件下,N、P、K在体内的浓度,分布、移动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了N、P、K吸收动态数学模型;查明了N、P、K吸收量、消耗系数、生产效率,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收效量、速率、比例,最快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分析计算了穗部和籽粒三要素的来源;明确了掖单13、掖单20、西玉3号春玉米品种在高产条件下N、P、K营养方面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09,26(3):24-24
<正>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平原、丘陵地区推广掖单13、西玉3号,搭配华玉4号、中单32、澄海1号、远征808;棉田套种选用矮秆、生育期短的掖单22、掖单51;城郊以鲜食为主,可种植中糯1号等糯玉米。2施足底肥,巧施追肥科学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单产7 500 kg/hm~2以上,需要  相似文献   

8.
何启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98-16800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果穗维管束结构的差异。[方法]选用不同株型和穗型的3个玉米高产杂交种掖单4号、掖单13和沈单7号,利用徒手切片技术观察测定穗柄和穗轴内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比较不同类型品种间果穗维管束的结构差异。[结果]在穗柄(轴)大维管束数、总维管束数、单个大维管束的平均面积、大维管束总面积、维管束总面积上,大穗型品种掖单13和沈单7号显著优于小穗型品种掖单4号;在维管束密度及维管束相对面积上,紧凑型品种掖单4号和掖单13大于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在维管束的输送效率上,掖单13略占优势,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今后玉米的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夏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抓住玉米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就能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根据多年大田生产实践,要获得夏玉米高产、在栽培上应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可增产10%~20%。在近年来,掖单11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品种的综合性状和生产潜力都明显好于掖单2号,是目前夏玉米高产栽培较理想的品种。掖单11号为中晚  相似文献   

10.
根据陕西省80年代初以来夏玉米中熟组、紧凑型组和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资料,对已审(认)定的20个杂交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株高、生育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掖单4号、掖单12号、西单2号、户单4号、陕单902、陕单891和西玉3号等都是较好的夏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沈单7号和农大60等都是较好的春玉米杂交种。这些杂交种的共同特点是植株较矮、穗行数较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1优质粮生产现状1.1优质小麦。2000年以前廊坊市小麦品种以普通型小麦京冬6号、京冬8号、京411为当家品种。目前京9428、中优9507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已种植65万亩,2004年占到小麦收获总面积的1/2。1.2优质玉米。2000年以前主要以掖单系列、西玉三号等品种为主,品质一般。2004年  相似文献   

12.
一、选用良种 紧凑型玉米品种比平展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好,具有较强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据品比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掖单2号、掖单13、皖单4号、登海l号在该地区有较强的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增产幅度大等优点,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3.
掖单12号是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于1987年育成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为478×515。1989年我们从莱州玉米研究所引进该品种进行小面积高产栽培试验,获得783.2千克/亩的较高产量。1990年我们进行了掖单12号密度和肥料试验,以测试该品种的适宜施肥量和最佳种植密度。1991年继续进行小面积高产试验和不同追肥方式试验。  相似文献   

14.
苏玉9号生长发育特性及千亩连片亩产6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苏北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老化,产量徘徊不前的严峻形势,经多年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在高产,优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当家品种掖单2号的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并就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摸清了其品种特性,高产群体结构,适宜肥料用量和运筹方式及其它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并将该系列配套技术应用于高产栽培实施2,取得了千亩连片平均亩产650kg的高产典型。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引黄灌区间套种条件下 ,以中单 940 9为材料 ,以掖单 1 3号主栽品种为对照 ,通过肥密二因子均匀设计 ,研究中单 940 9的产量潜力 ,获取高产的肥密措施以及在高产条件下的群体调控质量指标。结果表明 :中单 940 9最高产量潜力为 75 1 3 kg/ hm2 ;相同肥密条件下 ,较对照掖单 1 3号减产 3 .66% ,产量与对照相近 ;适宜的高产肥密方案为 :播种密度 6.0~ 6.6万株 / hm2 ,全生育期追施尿素量 478.4~ 60 0 kg/ hm2 ,相应的产量为 71 0 7~ 72 63 kg/ hm2 。同时还对生育过程中根系伤流量、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生理、光合指标进行了观察分析 ,并与对照品种掖单 1 3号作了比较 ,提出了中单 940 9高产栽培的调控指标 ,可作为优质蛋白玉米中单 940 9在本区生产上推广 ,获得优质高产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 6个玉米良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试验 ,结果表明 :春、秋玉米生态环境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 ,“农大 1 0 8”和“豫玉 2 2号”更适宜作春玉米种植 ,“掖单 2 0号”更适宜秋播 ,而“成单 1 8号”、“掖单 1 3号”和“成单 1 9号”作春、秋玉米种植均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1 生理、生物学特性豫玉 2 7号某些生理特性不同于掖单 1 3、掖单 1 9等高产玉米品种 ,即生育前期营养生长速度快、时间短 ,生殖生长期长 ,有利于经济产量的形成和积累 ,增产潜力大。根据田间调查 (附表 ) ,豫玉 2 7号从播种到抽穗需 56天 ,比掖单 1 3早 3天 ,比掖单 1 9早 2天 ;吐丝期比掖单 1 3早 3天 ,比掖单 1 9早 4天 ;豫玉 2 7号籽粒大 ,灌浆速度快 ,千粒重高 ;单株最大叶面积 0 .6 8m2 ,在 6 750 0株 /hm2 情况下 ,最大叶面积系数 4.3。冠层分布合理 ,利于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穗上部叶片与茎夹角小且上冲不披 ,节间稍长 ,不郁…  相似文献   

18.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生育期表现较大差异,温度是影响玉米生育期的主要生态因子;覆膜对生育期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影响作用 主要在玉米生育前期,开花期玉米根系数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都达极显著正相关;相同播期条件下,掖单13号开花期根系数量和最大LAI大于登海1号品种,适宜生态条件下,玉米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小,果穗发育整齐一致,掖单13穗长较大,易于形成大果穗,高产潜力大,但高温弱光条件下,穗粒性状变异系数大,空秆率高,果穗不整齐,产量低。  相似文献   

19.
饲用玉米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饲用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饲用玉米花单、农大3138、白顶1号等,这3个品种比对照种掖单13每667 m2分别增产68.6~68.8 kg、61.8~62.3 kg和64.0~68.6 kg。  相似文献   

20.
对收集到的17个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以及生育期、植株性状、饲料品质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玉米品种在南京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不同品种玉米在生物产量、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农大3138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最高,其次为渝单8号和西玉3号;郑单958、农大3138、永玉1号、西玉3号和鲁单981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较高,而郑单18和登海9号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较低.综合考虑不同玉米品种的生物产量及单位面积可消化养分产量,郑单958和渝单8号较为适合南京地区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