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规模多从几只到几十只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对产蛋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现结合生产实践,将蛋鹅饲养应注意的五个环节介绍如下:1.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有放养条件的也不要将产蛋鹅放得太远,因鹅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如果看到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则是恋巢的表现,就要把它赶回棚内产蛋。2.供给足够饲料产蛋前四周开  相似文献   

2.
<正>开产至淘汰期内的种鹅,也称成年鹅。饲养种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种蛋。一、种鹅的特点种鹅食欲强、食量大,尤其是采食青草、贝壳、螺蛳等能力极强,应保证让其吃饱,特别是保证矿物质饲料的供给,否则会影响产蛋。公鹅善斗,性欲旺盛,临产前应调整好公、母鹅的比例。母鹅在固定地点产蛋的习惯性很强,故在开产前应准备好产蛋棚和产蛋窝。母鹅有很强的就巢性,应采取措施促其醒巢。产蛋期鹅行动迟缓,放牧时不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养鹅多采用分散饲养的方式,规模从几羽到几十羽不等。由于饲养规模较小,有些养殖户对产蛋母鹅饲养管理不当,常造成产蛋率低。现将提高蛋鹅产蛋率的方法简述如下。1.保持适宜的环境。保持适宜的环境是维持蛋鹅多产蛋的关键条件之一。鹅舍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冬季要增温,三伏天谨防中暑,这样才能延长蛋鹅产蛋高峰期,提高产蛋率。2.放牧不宜太远。鹅是草食水禽,  相似文献   

4.
韩俊彦  张秀莲 《新农业》2006,(10):38-39
三、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鹅是指从70~80日龄起到母鹅开始产蛋或公鹅开始配种之前的鹅。刚从中鹅选留转群的后备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既需丰富的营养,又要防止过肥和性成熟过早,因此,其饲养管理要点有独特之处,其核心是围绕后备种鹅的限制饲养进行。  相似文献   

5.
蛋鹅的饲养与管理是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和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具体制定,笔者从事畜牧业多年,总结了一些关于蛋鹅饲养管理的要点,希望能给养殖户带来帮助。要想确保鹅群产蛋的稳产、高产,必须充分满足母鹅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饲养管理的要求是抓好放牧、补料、光照和温度管理,并做好淘汰与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初春气温低,气候多变,多数蛋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使蛋鹅持续产蛋,必须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精心管理。1.保温增光。保持环境温度是维持母鹅初春产蛋的关键。初春鹅舍温度应保持在8~10℃,每天需光照15~16小时。  相似文献   

7.
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饲养种鹅的过程中,搞好种鹅饲养管理,提高种鹅产蛋的质量和数量尤为重要。从产蛋前和产蛋期两方面介绍产蛋鹅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种鹅在产蛋结束后,进入休产期,在自然条件下,母鹅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需较长时间,换羽有早有迟,其后的产蛋也有先有后。为了缩短换羽时间,提高种鹅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种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促进生理新陈代谢,提高种鹅抗应激能力,且不会影响下个产蛋年的产蛋量,使下个产蛋年产蛋开产齐、蛋  相似文献   

9.
提高种鹅产蛋率的方法四川隆昌县畜牧食品局侯治平养种鹅致富快,已为养殖户共识,一只母鹅在一个产蛋期收入400多元,因此,养好种鹅增加产蛋,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一、科学饲养。隆昌白鹅是从寒露开始产蛋,一直产到第二年夏至停产,产蛋期长达八个多月,...  相似文献   

10.
1.放牧不要太远鹅是草食水禽,而且有回穴产蛋的习惯,因此不要将产蛋鹅放牧太远。母鹅不吃草,头颈伸长、鸣叫等是其恋巢的表现,这时要将母鹅及时赶回棚内产蛋。2.供给足够的饲料从母鹅产蛋前4周开始,应给其喂谷物占25%~30%、青草、菜叶占70%的混合饲料,每天每只喂250~300克,并全面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如秕谷、干草粉等。有放牧条件的,应以放牧为主,适当喂少量精料。3.加喂夜食晚上喂食是提高母鹅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产蛋前期和产蛋期一定要加喂夜食,每夜喂1~2次,可使每只母鹅年蛋40~80枚。4.留好公鹅公鹅好斗,编群最在母鹅产蛋前(…  相似文献   

11.
方勃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155-156
从皖西白鹅种鹅的选择、产蛋前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到孵化期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皖西白鹅种鹅选择及产蛋期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勃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155-156
从皖西白鹅种鹅的选择、产蛋前期饲养管理、产蛋期饲养管理到孵化期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薛玉华 《农村科技》2005,(11):29-29
一、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 1.公母混饲合群在母鹅开产前1-2个月,要混入数量合适的配种种公鹅进行混饲,让其彼此熟悉,这样可明显地提高种公鹅的配种能力,提高种母鹅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孟昭宁 《油气储运》2009,(11):42-42
朗德鹅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种鹅的产蛋能力,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因此,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必须与产蛋和配种适应,  相似文献   

15.
<正> 鹅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强,适宜草场放牧、是经济效益较高的草食家禽。除肉、蛋外,近几年活拔毛绒和鹅肥肝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了鹅的饲养价值。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的选择 1.定海白鹅:属中型鹅种,具有繁殖率高,觅食力强,耗料少、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成年公鹅4.75—5.25公斤,母鹅4.25—4.75公斤。初生重100克左右,70—80日龄即达食用标准。用鹅开产日龄130—160天,年产蛋46枚左右。公鹅性成熟为120天,160日龄即可配种。毛绒纯白,是理想的活拔毛绒品种。 2.狮头鹅:原产广东汕头,体型大,生长快、肉质美。成年公鹅重10—20公斤,母鹅8—9公斤70—80日龄重6—7公斤。母鹅180天左右开产,年产蛋30—35枚。  相似文献   

16.
《饲料博览》2005,(2):53-53
在北方,母鹅产蛋至6~7月份,产蛋量明显减少,蛋形变小,畸形增多,羽毛干枯,公鹅性欲下降,配种能力变差,种蛋受精率降低,即公、母鹅分别进入休产、休配期。此时可淘汰产蛋量低的种鹅,留一部分高产种鹅为下一年产蛋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在种鹅产蛋及孵化季节,除了大型种鹅场外,有很多农户也饲养了50-500只不等数量的种鹅。提高产蛋数是提高种鹅饲养的关键环节。只有采用科学饲养技术,种鹅才能多产蛋。这里主要介绍两项关键技术,一是要有高产蛋率的种鹅,二是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鹅大肠杆菌性生殖器官病,俗称“鹅蛋子瘟”。本病仅发生于种公鹅和产蛋的母鹅。母鹅在产蛋初期或中期开始发生至产蛋结束而停止流行。发病率的高低随产蛋时间的早迟而不同,发病率高达36%~38%,一般为19.6%,死亡率一般为11.4%。病鹅平均产蛋量下降8.1%~  相似文献   

19.
沈慧 《农家顾问》2009,(11):44-45
种鹅食欲强、食量大.尤其是采食青草、贝壳、螺蛳等能力极强.应保证让鹅吃饱.特别是保证矿物质饲料的供给。公鹅善斗.性欲旺盛.临产前应调整好公母鹅的比例。母鹅在固定地点产蛋的习惯性很强.故在开产前即应准备好产蛋棚和产蛋窝。母鹅有就巢性,应采取措施,促其醒巢。产蛋期鹅的行动迟缓.放牧时不宜快赶。  相似文献   

20.
鹅是食草家禽,一年四季均可放养,饲养6个月,公鹅体重可达6千克以上,母鹅最大体重可达5千克以上,7个月的母鹅可开始产蛋,公鹅可出售.但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饲养中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