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建立织金县蒙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开展乌江上游砂页岩山地水保林、水源林营造技术研究,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1) 为营建乌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体系提供营造水保林、水源林的最优布局和结构模式,树种的组成和配置方式;(2) 分析小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中农、林、牧三者各自的特点和关系,调整结构比例,协调发展,为乌江上游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振兴探明道路;(3) 为乌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立探索退耕还林还草的最佳途径及相关经济政  相似文献   

2.
我县多低山丘陵。建国初期仅有残林5.5万亩。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由于采取了造林与封山育林并举的营林措施,使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有林地达3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期的4%,提高到现在的16.7%。 回顾以往林业发展过程,深刻认识到,封山育林是加速绿化荒山,抢救阔叶树资源的重要途径,值得总结和推广。 我县封山育林是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的。当时采取“公私山林一律保护”,村、乡、区均建立护林组织,制订护林公约,开展群众性的“清明封山,霜降开山”的封山育林工作,封育面积一度达到10万亩左右。到现在经封山培育成林的仍有4.5万多亩。这说明封山育林还是成功的。 一、封山育林迅速恢复了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3.
德江县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已十分严重。从1986年开始,经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县板桥河小流域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75—08—02—10等专题”的试验点。经两年多的工作,板桥河小流域(面积29.08km~2)内已造林253公顷以上,完成了安家沟森林水文站的修建,并已运行使用,试验区内的各项研究工作正在继续开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水源林、水保林防护林建设的开展,本文就我县的林业生产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县防护林建设,恢复森林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在北京地区饮用水源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给出了该区小流域对比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有林小流域和无林小流域对1996年7月30日降雨过程较为一致的径流响应表明,土壤前期含水量对流域产流有较大的影响,在降雨较多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该区产流方式可以表现为饱和地表径流.尽管该区以霍顿超渗产流为主,但对于1997年7月31日至8月1日降雨过程,森林流域产流总量为1393.80m3,无林流域为2202.43m3,森林流域减少洪水总量36.7%,消减洪峰流量达373%.然而,1997年7月19日降雨过程森林流域径流洪峰量与洪水泥沙含量均较无林流域高,这表明预处理措施对径流泥沙过程有极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小流域生物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小流域生物治理方针 小流域治理,应因地制宜,以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重点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积极发展以木本粮油林为主的经济林。2 小流域生物治理模式2.1 生态效益型 生态效益型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一种治理模式。 在坡度36°以上或35°以下但岩石裸露面积在50%以上、土层厚度15cm以下、以及海拔高度800m以上的地带,需要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表风蚀。要适宜密植、小穴状或鱼鳞坑整地,品字型配置,青石山区适宜树种有刺槐、侧柏、油松、黄栌…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营造林地实施监测,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土壤蓄水能力对工程营造林地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不同造林措施涵养水源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工程营造林对减少地表径流和消减泥沙的作用明显.2004~2007年工程营造林地累计固土量为64 814.71 t,累计固定肥力约10 085.2t;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是水源涵养的主体(累计贡献率为69.3%),人工造林和配套荒山造林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低效林是此次长江上游水源水保林营造技术研究中提出来的新概念,它指的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总体功能的状况,是经济社会对它的认识和评价。据研究,凡系统总体功能由于本身结构不全或系统成分缺失而低于相似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森林均值者统称为低效(广义)林,仅由于生态功能低的称狭义低效林,仅由于经济系统功能低的称低产(值)林。低效林在乌江流域林业用地中分布广、类型多样。为充分发挥现有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效益,在低  相似文献   

8.
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漓江流域森林与水源林变迁的历史与水流量的关系、猫儿山林区水源林的地位和作用、漓江上游森林的水文功能现状等方面阐述了保护和营造水源林对漓江的重要性,保护和营造水源林是解决漓江枯水问题的最首要、最根本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以前,我国在林种布局上,特别是防护林的布局,受苏联影响较多。如水源林的布局:水系上游的山脊、分水岭、发源地等营造水源涵养林。这是按地貌、部位划分,方法较粗放,也与省情不符。特别是乌江上游属“少、边、穷”地区,部份尚待解决温饱问题,大面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森林覆被率在5%以下。若再保持水源林、水保林严禁采伐利用,单纯强调防护效益,必然使防护林的规划难于实施,造林后的管护难于执  相似文献   

10.
森林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持土体及防风固沙等多方面作用。文章阐述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探讨植被措施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提出生态型小流域治理布局与要求,最后针对生态型小流域治理问题介绍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奈曼旗在发展林业生产上,坚持造林、育林、护林三结合的原则,在沙多、山多,依靠人力近期难以绿化的地区,采取了封山育林措施。据统计,全旗通过封育成林的共有80.4万亩,其中乔木6.4万亩,灌木74万亩,占现有林总面积的35%。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一、加强领导,放宽政策,建立专管机构。旗政府和各乡、村普遍建立封山育林育草领导小组,把封山育林育草当做治沙治山的重要措施来抓。在落实封山育林育草任务时,将大部分荒山、荒沙、荒沟承包给个人,认真贯彻“谁封山,谁受益”的政策。对于距村屯较远的高山、大沙,由乡政府统一组织护林人员,成立了有972人组成的封山护林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封山后的收益则归派出护林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小流域治理效果及在山区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对朝阳县肖三家小流域治理效益进行了浅析。调查得知,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达88.4%,自1982年开始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鱼鳞坑,竹节壕,土、石谷坊等治理措施,营造水保林、经济林及草类,使工程和生物措施有机地结合;治理后平均草灌植物的生长密度已达500~700株/m~2,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1.65%,综合治理区比单纯工程区蓄水截留效益高30~50%,粮食产量平均提高79%,1988年人均收入是1982年的273%。实践证明,丘陵山区开展小流域治理是改变山区生态环境、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3.
姚安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4.7%,造成土地资源丧失和土壤肥力下降,水利设施 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的成因有气候、地质构造、地形地势破碎、森林质量低等自然因素和山权变 动、森林过度砍伐、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人口剧增等人为因素。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对策包 括:①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乔、灌、草齐上的植树造林等植被措施;②对不同坡度的坡耕地分别 采取坡地改梯地,种植生物隔离带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不同的治理措施;③修建挡墙、水库、拦沙 坝、谷坊等水保工程措施,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4.
枸杞是康保县优势乡土树种之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沙治沙、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以来,枸杞已被广泛用于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成为造林绿化的乡土树种。枸杞为小灌木,萌蘖力强,对防止土壤冲刷有极大的效益,果营养价值高,可作滋补强化剂。嫩叶叫天  相似文献   

15.
婉安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4.7%,造成土地资源丧失和土壤肥力下降,水利设施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的成因有气候、地质构造、地形地势破碎、森林质量低等自然因素和山权变动、森林过度砍伐、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人口剧增等人为因素,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对策包括:①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乔、灌、草齐上的植树造林等植被措施;②对不同坡度的坡耕地分别采取坡地改梯地,种植生物隔离带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不同的治理措施;③修建挡墙、水库、拦沙坝、谷坊等水保工程措施,同时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以往长江防护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过于单一,缺乏全面、系统评估的问题,基于龙泉市14年长防林建设数据,分析了龙泉市长防林工程的建设成效与营造效益,结果表明:(1)在建设成效上,龙泉市累计完成建设面积178543.5亩,其中人工造林94290.5亩,封山育林84253亩;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9200.8亩,林分总蓄积增加了942770立方米;建设林种以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为主,建设树种以针阔混交林为主。(2)在营造效益上,通过实施长防林工程,龙泉市实现以木材资源为主的经济效益为3.37亿元,实现以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固土保肥为主的生态效益为5.63亿元。该研究为林业部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转变林业生产管理方式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封山育林是在封禁措施的保护下(有的还要通过人工促进),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使原有森林植被已遭破坏的迹地再恢复森林的办法。封山育林的好处有: (一)措施简单,花工少,成本低,成林快。据双丰县金田公社等地的调查资料,营造人工杉木林或马尾松林,每一元投资只能收入12.8元或16.2元,而封育天然次生林,每一元投资可收入64.3元。从林业生产战略上考虑,在国家还拿不出很多资金扶持林业的情况下,封山育林是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加速林业建设、创造更多森林财富的重要途径,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上看,封山育林是利用原有  相似文献   

18.
1、保持水土:巴中县五十年代初,森林复盖率30.2%。1985年后森林复被率降为16.4%据巴河七里沱水文站六十年代测定、巴河输沙量年平均达455.8万吨,比五十年代末期年输沙量增加了六倍。六十年代中期在植树造林的同时采用封山育林,森林复被率上升到22.58%。七十年代测定,巴河的输沙量,年平均减为276.86万吨,比六十年代的输沙量降低39.27%。八十年代初全县森林复被率上升到24.81%,其中白岩河流域通过造林护林治理,经测定现在的年输沙量,比1665年前输沙量减少64.7%。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绿化》2007,(6):1-1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实施以来,已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6.6万平方公里,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1%提高到现在的19.1%,使黄土高原地区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由过去的8000吨减少到4000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50年代初我国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以来 ,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但对这项重要绿化措施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特别是封山育林对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缺乏深入研究。为此 ,在回顾我国封山育林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我们在山东省山丘地区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成果 ,试图阐明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的途径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以期为推动我省封山育林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1 封山育林的历史发展过程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