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9月在全州县城郊乡绕山村发现一种蚜虫为害旱芋地表下的叶柄、叶鞘、根。该种无翅蚜虫的头、触角和足暗黑色,胴体淡黄色,腹管退化,体背密布白色腊质。若蚜活泼,可在危害部位的四周爬行;成蚜一般移动很少,增殖速度很快。该种蚜虫畏光,群集在土表下1~3cm深的旱芋叶柄、叶鞘和侧根上取食为害,土质疏松,土壤空隙度好时土表下13cm深的须根上仍可见蚜虫危害,蚜虫密度高时也可移到地表上、背光的叶鞘内侧取食危害。剖土调查,单苗有蚜量,多的超过200头,一般是50~100头。旱芋受害部位出现白色,虫量大 受害重时,变成暗灰色、甚至黑色。芋苗受…  相似文献   

2.
花生蚜虫俗称蜜虫、腻虫 ,寄主植物200余种 ,是花生上的一种常发性害虫。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花生从播种出苗到收获期 ,均可受到蚜虫危害。在花生“顶盖”尚未出土时 ,蚜虫就能钻入土内在幼茎嫩芽上危害 ,花生出土后 ,多在顶端心叶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 ,开花后就聚集于花萼管及果针上危害。受害严重的花生 ,植株矮小 ,叶片卷缩 ,影响开花下针。猖獗发生时 ,蚜虫排出大量“蜜露” ,引起霉菌发生 ,使花生茎叶发黑 ,甚至整株枯萎死亡。受害花生一般减产20 %~30%,严重者减产50%~60 %。一、发生规律花生蚜虫在山东1年发生2…  相似文献   

3.
浅谈长豇豆蚜虫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豇豆是主要的豆科蔬菜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种植区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近几年来,长豇豆的种植面积在景宁县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进入21世纪常年种植面积达300ha以上,对丰富当地蔬菜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长豇豆是桃蚜、豇豆蚜、棉蚜、蚕豆蚜、花生蚜等多种蚜虫的嗜好寄主之一。因蚜虫种类多,繁殖快,盛发期虫日密度大。其发生危害,不仅以成、若蚜吸取植株营养,造成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产量,还可传播病毒病和诱发烟霉病等重要病害,给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导入枸杞叶片,获得了完整的转基因植株。对36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株系进行了两年抗蚜虫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蚜口密度抑制率在13.19%~95.4%,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为78.59%。  相似文献   

5.
泰安郊区小麦田蚜虫两类天敌发生与流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安郊区小麦田蚜虫病原真菌和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2年的调查,探讨了两类天敌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和生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麦蚜真菌病的发生水平与温度和降雨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蚜虫密度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寄生蜂的寄生率与温度成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蚜虫密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均成显著的负相关。定量地描述了感菌有翅蚜在整个真菌病发生期间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鱼藤氰乳剂防治菊花上的蚜虫效果显著蚜虫严重威胁着菊花的生长,会导致植株枯萎。笔者用广东省德庆县西江植保化工厂生产的1.3%和5%鱼藤氰乳剂作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很好。用1.3%鱼藤氰乳剂1000倍和5%鱼藤氰乳剂3000倍防治盆栽菊花上的1~5龄蚜虫...  相似文献   

7.
捕食性天敌食蚜瘿蚊是防治蚜虫的重要天敌,为揭示蚜虫密度如何影响食蚜瘿蚊的逐日产卵量、终身产卵量和卵孵化情况,采用非选择性试验,设置4个蚜虫密度斑块分别供食蚜瘿蚊产卵,观察逐日产卵量及其孵化率。蚜虫密度对食蚜瘿蚊的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日均产卵量和终身产卵量均随蚜虫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日均产卵量从羽化后第3 d平均产18粒到第9 d产2粒,从在密度为5头/株的斑块上平均产5粒到在40头/株的斑块上产12粒卵;终身产卵量从低密度蚜虫斑块(5头/株)的18粒到高密度斑块(40头/株)的53粒。蚜虫密度不影响食蚜瘿蚊逐日产卵量随瘿蚊日龄的变化趋势,但影响卵孵化率随瘿蚊日龄的变化趋势,当蚜虫密度较低(≤20头/株)时,卵孵化率与瘿蚊日龄无关,卵孵化率在70%到90%之间;但当蚜虫密度较高(40头/株)时,卵孵化率随瘿蚊日龄增大而下降,卵孵化率从羽化后第3 d的约90%下降至第9 d的33%。研究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虫可根据蚜虫斑块中的蚜虫数量调节其产卵量水平,但食蚜瘿蚊应对高蚜虫密度所产卵的质量随瘿蚊日龄增大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蚜虫是危害作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它不仅吮吸植物汁液降低作物产量,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给植物造成更大危害。利用蚜虫自己的“语言”来控制蚜虫,这是最近较为引人瞩目的研究。英国洛桑实验站的科学家已鉴定出了蚜虫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对其它的蚜虫起警戒作用,这种物质叫报警激素,是一种对环境安全面对蚜虫有专效的物质。当取食的蚜虫察觉到这种物质时,便迅速收回正在取食的口器而逃  相似文献   

9.
王孚哲 《植物保护》1985,11(4):52-52
常见的菊花蚜虫有菊蚜(Aspiraecolap)和棉蚜(Aphis gossgpii Glover)蚜虫常群集于菊花嫩梢、花蕾和叶背,使叶片皱缩反卷,花朵减少或变小。菊苗受害后延迟生长发育,重者干枯死亡。蚜虫在危害时又不断排泄蜜露,涂布在叶面,阻碍菊花正常生理作用,并易引起病菌寄生,对菊花的生产影响更大。 15%涕灭威颗粒剂,为内吸杀虫、杀螨、杀线虫的药剂。在植物生长期,可埋入土壤或花盆土中施用,药被植物根部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地上部分,对蚜虫、螨类、粉虱、介壳虫、蓟马等刺吸口器害虫防治效果显著。 试验曾选有蚜虫危害的盆栽菊花(花盆内径20公分、内高11公分),每1组处理选用10盆,在花盆内土中,距植株3点对称,挖4—5公分深的穴,各组合每盆分别施0.5、1、2克剂量的涕灭威,然后埋土、灌水、同时设不施药植株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黄板诱杀蔬菜蚜虫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蚜虫是蔬菜上一种常见的为害较重的害虫,要实现生产无公害蔬菜,用黄板来诱杀蚜虫的发生与为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病毒病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作物 杭州紫长茄、小白菜。 1.2 防治对象 蚜虫的有翅成虫。 1.3 环境条件 试验地点选在樟树市农科所老蔬菜基地,历年蚜虫发生普遍,插入黄板时,茄园的蚜虫正处盛发初期,植株处在挂果始盛期,长势良好,栽培及管理条件较为均匀一致的菜地。 1.4 黄板的制作和试验设置 1.4.1 油漆黄板的制作和试验设置 将农药钙塑板洗干净晾干,裁制成40㎝×4…  相似文献   

11.
蚜茧蜂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明确保山市越冬蚜虫的种群消长及蚜茧蜂的越冬情况,调查了该地2015年1—3月及12月越冬蚜虫的发生及蚜茧蜂寄生僵蚜的情况。结果表明,1—3月保山市越冬蚜虫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保山市隆阳区和施甸县的越冬蚜虫种群发生量较大,蚜情指数介于5%~30%之间。2015年12月中、下旬,隆阳蚕豆、龙陵青菜、腾冲油菜、施甸油菜和昌宁油菜上越冬蚜虫的无翅蚜虫口密度分别为317.39、268.80、84.80、79.98和9.10头/株,隆阳区显著高于其他县;龙陵县青菜上的有翅蚜种群数量显著多于其他4个区(县),其虫口密度为20.70头/株;施甸县油菜上的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的虫口密度为8.68头/株,显著高于其他区(县),其次为龙陵县和隆阳区,其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数量分别为2.60头/株和1.30头/株,二者差异显著。腾冲市和昌宁县的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僵蚜数量最低,但该地有蚜茧蜂成蜂活动。说明保山市冬季适合蚜茧蜂生存,可用于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12.
梁彩勤 《广西植保》2007,20(1):32-33
蚜虫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蔬菜叶片上吸食汁液,危害后造成叶片卷曲变形,植株生长不良,还排出大量的蜜露、蜕皮而污染叶面,降低蔬菜商品价值.此外,蚜虫还传播多种病毒病.而随着农药的使用量的逐年加大,蚜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常用农药防治效果下降.为了了解啶虫脒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找寻高效、低毒、安全的替代农药,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麦类蚜虫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麦田中的一大类重要害虫。其危害性极大,不仅通过大量取食植株汁液造成麦类植林生长迟缓,而且传播多种病毒,时常造成麦类作物的大量减产。近年来,由于大气环境的一系列变化,气温升高、干旱频繁等气候因子的影响,使麦蚜发生有逐年严重的趋势,同时种类组成也有了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使麦类蚜虫的普查和测报工作更加准确无误,本文给出了目前已知的我国麦类蚜虫的种类系统检索。  相似文献   

14.
室内测定了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Goeze)]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捕食功能反应及种内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捕食枸杞蚜虫数量随蚜虫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对枸杞蚜虫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捕食率随天敌密度的加大而下降,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QP-m=0.1115P-0.0169。  相似文献   

15.
食蚜瘿蚊是多种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深入研究影响该虫繁殖力的关键性因子有助于改进规模化饲养以及提高该虫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用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作为寄主昆虫,通过设置猎物蚜虫斑块的3种混合方式(单一种群、两种或三种均匀混合种群),以及每种混合方式下的4个密度梯度(总虫量6~48头/株),研究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猎物斑块,还是在两种或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均随着蚜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4个猎物密度处理之间呈极显著差异。其中,猎物斑块密度为24~48头/株时,所得终身产卵量最高。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食蚜瘿蚊在单一猎物斑块上的终身产卵量最低,而在三种混合猎物斑块上的产卵量最高,呈现出“三种混合>两种混合>单一种群”猎物斑块的趋势。由此可见,食蚜瘿蚊的终身产卵量受到猎物斑块密度和斑块内蚜虫种群混合方式的双重影响;较高的猎物斑块密度和混合猎物斑块中较多的蚜虫种类,均有利于食蚜瘿蚊产下较多数量的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为2.87.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式为(m*)=0.12+1.36 m(R=0.99),Taylor幂公式为lg(v)=0.35+1.69 lgm (R=0.96).在不同季节,其空间分布的拥挤度差异显著(F=5.34,p<0.01),7-9月平均拥挤度最高,而1-3月和10-12月最低.精度分别为0.1、0.2、0.3和0.5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430.26/x+138.30、n=107.56/x+34.57、n=47.81/x+15.37和n=17.21/x+5.53.当被新蚜虫疠霉感染罹病桃蚜密度较低,即低于每样方5头时,以模型n=17.21/x+5.53较为适宜,在较高密度,即每样方10头/株以上时,以模型n=107.56/x+34.57较宜.[结论]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均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新蚜虫疠霉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在6-8月,对该菌侵染蚜虫的总体理论抽样以抽查20株左右样方为宜,而在其他季节,抽查30株左右样方为宜.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底至6月初在山东禹城调查了小麦和3种牧草上的蚜虫和天敌种群密度。结果表明,麦蚜种群高峰期在5月中旬,寄生蜂和瓢虫的高峰期比蚜虫分别滞后5~10d和15~20d;麦蚜种群增长率与天敌种群密度变化呈负相关,其中与瓢虫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4月底至5月初小麦抽穗期是麦蚜种群爆发的关键时期,天敌密度低、害益比大是爆发的重要原因;4月底至5月初,牧草上的天敌密度是小麦上的2~3倍。牧草在麦蚜种群生态调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核桃蚜虫的田间控害作用,开展了不同天敌水平和不同猎物密度下异色瓢虫对两种核桃蚜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蚜虫的初始密度相同时,短期内其种群数量均随着异色瓢虫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无天敌的对照组,核桃全斑蚜种群峰值随初始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到达峰值的时间随着初始密度的增加而缩短。益害比与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种群增长率与防治效果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投放异色瓢虫5 d后,益害比分别在1∶575、1∶777和1∶613以上时,异色瓢虫可有效控制核桃黑斑蚜、核桃全斑蚜和混合蚜虫(种群增长率r≤0),此时效果分别在70.85%、61.13%和57.32%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异色瓢虫对蚜虫的控制效果持续提高,投放1~2头异色瓢虫15 d以上时,对不同初始密度蚜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在土壤和小麦植株组织内的剂量动态及对拔节期、灌浆期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囊化剂型可以显著延缓吡虫啉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种子包衣处理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 g/kg,小麦播种后175 d,微囊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小麦根际土壤与小麦组织内的吡虫啉含量分别为0.80 mg/kg和0.099 mg/kg,均分别显著高于吡虫啉常规剂型处理区(0.21 mg/kg、0.035 mg/kg)。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2、4 g/kg种子处理,对小麦拔节期蚜虫(药后175 d)的防效分别为92.46%、95.32%,对小麦灌浆期蚜虫(药后205 d)的防效分别为84.00%、85.07%;相同有效成分用量下,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对小麦拔节期蚜虫的防效分别为78.01%、85.01%,对小麦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为60.10%、65.47%;相同用量下比常规种衣剂对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提高10%和20%。  相似文献   

20.
黔南地区油菜蚜虫种群动态及防治对策王德其伍贵方(贵州省黔南州植保植检站都匀558000)油菜是黔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6万hm2左右,总产油菜籽6~7万t。蚜虫是油菜上最重要的害虫,不仅直接取食造成为害,而且传播病毒病,造成植株萎蔫、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