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林套种中药材品种及其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套种中药材有助于油茶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文章提出了油茶林套种选择中药材品种的原则,依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成果介绍了半夏、射干、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等中药材的主要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近年来林下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该发展模式对于缓解林农利益和林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我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桉树前期产出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国南方地区试验了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其中林药模式可以提高桉树产量和中药材生长量、提高林分生物量等。结合惠州市惠城区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的实际,对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在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中药材GAP发展前景,同时提出了加强我国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物种,在我国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展中,推动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浙江省青田地区,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县共有油茶林29.39万亩,其中老油茶林的种植数量为21.4万亩,占全省的最大比重,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上,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基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对油茶林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提升,提升油茶林产量,改变油茶林低产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1 中药材GAP基本概况1 1 中药材GAP的内容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英文全称为GoodAgriculturalPracticeofMedicinalPlantsandAnimals。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 ,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而达到“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此处所涵盖的是广义中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黄檗规范化种植基地。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要求,根据黄檗树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产区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多年实践并验证。试验结果达到了关黄柏药材优质高产无公害的目的,并建立了关黄柏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王小云 《绿色科技》2011,(12):23-24
针对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油茶林低产现状,探讨了影响油茶林生长培育的原因,从改造技术入手提出了油茶林发展更新策略,为改善油茶林低产现状,提升培育种植技术水平,促进油茶林以有限的投入最大化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油茶作为我国木本油脂的主要来源树种,在种植茶叶的生产活动中占有极高的种植比例。因此,从彭南科提出的油茶种植理论出发,对油茶种植的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油茶营造林技术的提升方法,以期为我国的油茶种植活动在新的发展时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指出江西省中药材资源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道地药材和GAP要求,提出江西省中药材GAP基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林下经济产业的构建,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林下引入药材种植,既能够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同时又能够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优化发展。华山松是我国重要的林木品种,在华山松林下试种中药材对华山林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区药材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昆明市海口林场宽地坝林区华山松林下种植中药材进行了试验,主要试验品种有云南的附子、白芨、黄精,观测了其生产情况,并对相关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南方低山丘陵区油茶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土壤含水量影响油茶的挂果率、出油率,同时油茶的种植改变降水时空分配格局,对减少丘陵山区地表径流量、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以湖南省7年生不同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地的地表径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林坡面径流量与降雨量变化一致,并且显著低于无林地坡面径流量,地表径流量表现为无林地2号油茶林1号油茶林。无林地坡面径流在150-43 000 ml之间,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在150-7 700 ml之间,油茶的种植能够减少坡面径流量,对水源涵养功能起到一定贡献作用;1号油茶林坡面径流量小于2号油茶林的坡面径流量;油茶林坡面径流减少量占无林地径流量的60%~90%;油茶林水源涵养贡献率在0.02%~0.08%之间,并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油茶种植及水源涵养林的营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茶油生产和发展源远流长。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油茶林是南方丘陵地形里的一道特色景观。南方广泛种植的油茶为山茶属,是植物中种子含油率最高的树种。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的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成林,能起到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恩施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许多道地药材享誉海内外,但是当前本州中药材产业化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在分析了恩施中药材背景资源的基础上,对开发为产业化的主要中药材种类进行统计和调查,并实地到相关企业、GAP基地和农户进行典型调研,以查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揭示了恩施州中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恩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给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中药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恩施州中药产业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廖华凤 《绿色科技》2019,(11):134-135
指出了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其油质较好,当前油茶优良品种产量较高,用途广泛。广西的大多数已有油茶林在种植过程中受到多种要素限制,导致油茶整体产量较低,对其种植综合效益产生较大影响。总了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总结了其综合改造试验的效果,以促进实现增产增效的种植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市场上经常出现许多以高价出售种苗,获取暴利为目标的中药材“种植专家”,让农民吃足了苦头。下面我们将了解的骗术归纳分类,为您种植中药材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休宁县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投资建设数个千亩以上茶油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该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我省茶油重点产区。但目前油茶产量普遍存在着低而不稳,油茶低产林通过实施改造技术措施,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马头滩林业局林下中药材种植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益阳市华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杨树育苗、种植、采伐、加工以及绿化苗木培育,园林绿化施工的民营企业.从2009年开始,公司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油茶生产,使油茶造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是已出圃一年生容器苗120多万株,绝大部分苗高达10厘米以上;二是已完成油茶造林2633公顷,分布在赫山区291公顷、桃江县1035公顷、宁乡县1307公顷.目前油茶林生长良好,其中2009年种植的油茶林平均高度已达150厘米,绝大部分已经开花,可望明年挂果.三是培养和锻炼了一支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团队.目前公司拥有一支65人的油茶管理团队,共有油茶技术人员32名,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职称的18名.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2013,(7):48
近年来,湘西州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优势,加快推进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全州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中药材成为林下种植的主体。各县市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特色格局。泸溪县以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陵阳光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林下套种马比木、迷迭香666.7公顷,带动农户1000多户;龙山县以龙山现代中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在林下栽培金银花1333.3公顷,年产值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2月,浙江省林业局公布了首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名单,共25家,浙江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开展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的省份。首批基地林下种植的道地中药材主要有白及、黄精、三叶青和灵芝等十余个种类,基地面积超过1万亩。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林下种植为特色,以还原道地为优势,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认定基地均具备了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可靠可追溯、地域优势明显、品牌知名度高和企业信用度高等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