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个豇豆品种的栽培试验,分析它们的鲜荚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等特征,以筛选出一个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豇豆新品种。结果表明:连豇一号产量最高,且抗病性好、持续采收时间长,适合在连云港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合三亚市冬季栽培的豇豆品种,对52个豇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耐阴雨天气、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特性,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英雄豪杰’、‘正邦候鸟’、‘NFCZY’、‘南豇1号’、‘优胜706’5个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可在三亚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夏秋耐热长豇豆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个长豇豆品种的夏秋耐热栽培试验,分析它们的鲜荚产量、种子产量、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等特征,以筛选出一个可以推广种植的夏秋豇豆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个豇豆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分析其生物学特性、鲜荚产量、商品性状和抗病性等特征。结果表明,农望新杂二号产量最高,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明显,且抗病性较强、持续采收时间长,适合在锦屏县种植。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5个豇豆的植物学性状、鲜荚产量、商品性和抗病性等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温州地区推广种植的豇豆新品种。结果表明,瓯宝1号、瓯宝2号和瓯豇3号综合性状较好,三者周年搭配种植,有利于延长市场供应期。  相似文献   

6.
绿豇1号是利用宁波绿豇豆品种宁波绿带中的优良变异株,经过5年系统选育、2年品比试验、2年生产试验、4年应用推广而来。1995年在宁波绿带原始群体中,以商品果荚绿色、荚长约50~60cm,品质脆嫩,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比宁波绿带增产6%~10%为选择性状,以当地主栽绿豇豆品种宁波  相似文献   

7.
将“六五”和“七五”期间各省、市初步选出的优异种质,包括单一性状和综合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在“八五”期间进行再评价。安徽试点承担小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豇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和豇豆优异种质资源观察鉴定圃等三项试验。经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初步选出7—8个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小豆和豇豆品种,还选出一批具有矮生、早熟、大粒、多荚、蛋白质含量高的单项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供育种、生物科学和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为筛选适宜广西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栽培的豇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市苏圩镇开展6个长豇豆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各品种的双英率、丰产性、英纵径、单荚重和抗病性等13个农艺性状,并应用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豇豆的单株分枝数是影响单荚粒数...  相似文献   

9.
晋北豇豆新品种鉴定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8个豇豆品种的栽培试验,分析它们在试验点的田间表现,以筛选出一个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豇豆新品种。结果表明:JD03-05产量最高,增产潜力大,综合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好,适合在晋北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户常年生产连作、自行留种,导致辣椒品种单一、品质降低、品种退化严重,为了丰富贵州省关岭县辣椒种植品种,提高辣椒产量、品质,筛选4个辣椒新品种、1个关岭本地常年种植的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不同辣椒品种植物学性状、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等进行综合评判,筛选出适应性和丰产性好、适合本地栽培的辣椒新品种。通过试验综合比较后,筛选出比较适合关岭县栽培的两个品种,即称霸天下和抗病辣王。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 ,对所选取的 3个类型 7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某些性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 :七个品种中SND2 0 - 5的百粒重最大 ;SNK2 0 - 2的百粒重最小 ;SND2 0 - 5的毛豆产量最高 ;大粒品种和青豆品种大部分荚皮薄 ,易裂荚 ,故收获时要适当早收。  相似文献   

12.
采用SWright提出的通径分析方法,对绿豆11个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杂交后代选育绿豆高产品种的策略,即选择荚长9cm左右、百粒重>5g、单株荚数适中(20个左右)、主茎节数多(>10个)、植株矮(80cm左右)、单荚粒数适量(12粒左右)的单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l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与木薯间作的花生品种,提高光能利用率,并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2009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科研试验基地(武鸣)对7个不同花生品种与木薯进行间作种植,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测定经济及品质性状,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桂花771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强,有效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荚果饱满率、产量均最高,优势明显;其次是桂花22,其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多,产量也较高,较适合与木薯间套种;桂花26生长势强、百果重最重、产量较高。【结论】桂花771、桂花22和桂花26适合与木薯间套种,其中以桂花771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确定果园间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粒用豇豆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粒用豇豆“辽地豇2号”为材料,在3年生大榛子果园内,采用间作形式,进行比较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别以播期和密度为主因素和副因素,研究比较粒用豇豆的籽粒产量和主要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果园间作条件下,播期和密度对“辽地豇2号”的产量和主要性状的影响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期和密度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呈抛物线型分布。相关分析表明: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呈弱负相关,其余各性状间皆为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百粒重、主茎节数呈负相关,与单株荚数呈弱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和单株粒重成正相关。结论认为,果园间作条件下,粒用豇豆在辽宁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29日,适宜密度1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烤烟品种在云南景东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景东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选择中国培育的云烟85、云烟87、云烟97与引入中国的KRK26,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对照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KRK26品种总体表现为苗期、大田期长势较强,经济性状较好,钾含量较高,植株较高,节距较稀,叶片较宽,现蕾较晚,大田生育期较长,抗倒伏和抗黑胫病的能力较弱,原烟叶片偏薄等特点。云烟85、云烟87、云烟97生物性状好,综合抗性好,原烟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在景东具有较好的适应性,KRK26在山坡地通风透光的地块上种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的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分别在上海温室冬播、大田春播和黑龙江安达春播,并对不同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荚重、鲜百粒重、单株荚数和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冬播营养生长期长于北方春播、长于上海春播,生殖生长期和全生育期以北方春播最长,上海温室冬播的不同生育阶段变异系数大。上海冬播比春播大豆表现株高矮、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少,而北方春播表现最高。上海冬播比春播在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等性状上低,北方春播最高;不同栽培方式间这些性状和产量差异显著。品种间分枝荚数、鲜百粒重、单株鲜荚重、鲜荚产量差异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8.
把25份苦瓜品种的13个性状归成单株产量、营养品质性状、果实性状和早熟性状4组,分析13个性状间及4个性状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果实性状的多元相关高于与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也高于与早熟性状的相关.因早熟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多元相关不明显,可望育成早熟丰产型苦瓜品种.而主成分分析、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的研究结果揭示;通过利用定植至始收天数、果长、蛋白质含量,单果重等遗传相关贡献大的性状选择的亲本进行配组及系统选育,可能获得强的杂种优势或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  相似文献   

19.
宁蔬春早是以早熟豇豆品种之豇28-2为母本,以引进另一个材料94-7为父本杂交,经8代系统选择育成的极早熟品种,始花节位3-4节,比之豇28-2早5-7d,商品荚绿白色,荚长67.4cm,单荚质量25g,前期产量高,每hm2前期产量12000kg左右,总产量30000kg左右,播种至始收历时80d左右.适合早春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遗传相关、遗传通径分忻、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用电子计算机对八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品种的十个植株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根据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提出高产育种的选择方法。本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受多因素影响,其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株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显著,且为正值。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育种中,早期应进行株高的选择,中后期分别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每角粒数进行连续的定向选择,同时还应考虑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以选出高产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