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我场编号为1-6批雏鸡从28日龄时开始发病,病程15天,共死淘1374只,死淘率为9.6%;2-6批鸡从27日龄开始发病,病程12天,共死淘920只,死淘率为5.5%。  相似文献   

2.
<正> 伊莎明星鸡是法国伊莎公司培育的肉用良种鸡。这套种鸡为五系配套,C系公鸡带有稳性伴性矮小型基因,这是本套种鸡的特点。我场于1938年9月9日、1989年4月5日、1990年7月17日分三批从甘肃省种鸡场原种场引进明星祖代鸡共1万余羽,进行饲养观察、生产制种工作。现在第一批已淘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该病主要发生在 3~ 6周龄 ,12周龄以上鸡极少发病。作者在龙岩某鸡场曾碰到 12 2日龄的伊莎蛋用父母代种鸡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 :1 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该批种鸡于 8月 2 8日始饲养 ,本次发病前 ,成活率达 95%。该场已按照“种鸡饲养指南”的免疫程序进行了鸡新城疫、马立克、鸡痘、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接种 ,其中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厂生产 ,分别于 14日龄和 32日龄进行首免和二免。其饲料配方自行设计 ,能量为11…  相似文献   

4.
某个体户饲养的2400羽罗曼蛋鸡自115日龄起,陆续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0多羽,持续1个半月,共死亡635羽,死亡率26.5%。经检查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继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在358平方米育雏舍里用谷壳做垫料,分别平养罗曼蛋鸡2400羽,伊莎蛋鸡2000羽,由于种种原因,鸡舍卫生条件差.氨味重.粉尘大,垫料3个多月未更换。罗曼蛋鸡115日龄,伊莎蛋鸡143日龄时,罗曼鸡发病且体重未达标,均匀度差,曾分别用禽菌灵.青、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肾肿解毒灵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依莎鸡未发病。2临床症状病鸡…  相似文献   

5.
1989年,经本化验室诊断为鸡维生素K缺乏症的共5例。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5例鸡维生素K缺乏症中、肉鸡(AA品种)4例,笼养蛋鸡(伊莎)1例,死亡率以2%至5%不等,本县某乡一鸡场,饲养肉鸡1200羽,20日龄起发病,每天死亡5—10只,到39日龄治疗好为止,共死亡161羽,病鸡的临床症状和死亡数各鸡舍之间没有差异,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临诊特征为(1)鸡群营养状况尚好,(2)鸡只突然死亡,以体况好的为主,(3)个别鸡死前奔跑,死时  相似文献   

6.
绦虫病对笼养鸡来说很少发生,尤其是笼养种鸡,发病率更小。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的笼养种鸡于2000年9月开始发病,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赖利绦虫病。诊治情况如下:一、饲养管理与发病情况此种鸡场笼养海兰成年种鸡7500套,青年种鸡5000套,分别于230日龄和105日龄开始发病。该鸡群从未进行过驱虫工作,转群时,鸡舍也没彻底冲洗与消毒过。另外,转群的同时又进行了补充断喙,使鸡只抗病力下降,成年种鸡发病率达30%,死淘78只,青年种鸡发病率达47%,累计死亡163只。二、临床症状发病鸡只表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粗乱无光泽,食欲下降,饮…  相似文献   

7.
据报导,IBD多发生于20~60日龄鸡,14日龄以下很少发病。但是,1999年7月,杭州市郊某蛋鸡专业户饲养的5200羽伊莎商品蛋鸡却在3日龄发生本病。1 发病经过和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鸡户一次性引进伊莎苗鸡5200羽,按0.03%氟哌酸拌料和0.03%氟哌酸、0.1%Vc和5%葡萄糖饮水。至3日龄发现有死鸡和病鸡,当天死亡20余羽。经了解种鸡在18周龄上笼时未曾进行IBD免疫,也未在40周龄进行IBD油乳剂免疫,而孵化种蛋为55周龄时所产。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顿,蹲伏,不愿走动,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少数病鸡因虚脱死亡。3 剖检变化 腿部肌肉局部有出血点和出血…  相似文献   

8.
1990年10月扬州郊区某养鸡专业户的一批AA肉鸡于7日龄时有10%鸡突然发病,表现为羽毛松乱、精神萎顿、头部震颤、蹲伏、起立困难、采食减少或废绝,排白色水样稀粪,粘污肛门四周羽毛.当天死亡4只,8日龄时病情恶化,发病鸡数增多,并死亡23只.9日龄继续发展,死亡30只.10日龄时病情好转,死亡10只;11日龄死亡2只.12日龄死  相似文献   

9.
某鸡场1994年共育雏10批(55504羽),有5批(31939羽)发生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死亡5987羽,死亡率为10.6%。该场针对发病情况采取防制对策,使本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现将发病特点及采取的防制对策简述如下:一、发病特点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5~10月温暖的季节,而冬季则未见发生。2.发病日龄有一定的范围,为ZO~25日龄,均在本病第二次免疫之后。3.品种不同,对甘保罗病的易感性亦不同。1994年5批发病鸡均为伊莎揭鸡,而同期饲养的尼拉鸡未见发病。4.发病急,死亡率高低不一,病程为5~10天。发病鸡的死亡率最高为22…  相似文献   

10.
1994年4月上旬,某鸡场的一批AA肉用种鸡父母代3000套,饲养于金属育雏笼内,用肉种鸡料饲喂(经鉴定符合饲养标准),前期生长健康正常,并按免疫程度接种过马立克氏、新城疫、传支H120、法氏囊、鸡痘等疫苗。当饲养至30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每天有30至40羽鸡死亡,后经综合诊断为葡萄球菌病,由于及时采取措施,很快控制了病情。1发病情况及症状鸡群前期生长及健康状况良好,于30日龄时发现部分鸡精神萎顿、不愿走动,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排出灰白色或黄绿色的稀粪;部分病鸡还在胸部和腹部发生暗红色或蓝绿色浮肿、羽…  相似文献   

11.
湖南某鸡场饲养的3200羽伊莎商品蛋鸡在30日龄时发生以呼吸道、消化道、法氏囊病变为主的疾病,经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隐抱子虫病和鸡瘟混合感染.现在将发病经过、诊断结果、药物治疗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该批鸡是1992年2月29日从成都购进的伊莎商品蛋鸡,30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高.3月23日全群注射卵黄抗体,预防法氏囊病,3月30号突然发病,死亡11只,约有10%的鸡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食欲下降或废绝,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少数呼吸困难,有时咳嗽.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完全控制死亡为止,共死亡417…  相似文献   

12.
安康红是法国伊莎公司最近育成的一种含矮小基因的红羽肉用鸡,与其他正常红羽肉用种鸡相比具有体型小、节省饲料及繁殖力佳等特点。为探讨该鸡在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下饲养的实际效果,为建立矮小型红羽肉鸡配套体系提供可靠数据,在福建省畜牧局支持下,福建榕泉种鸡场在国内首家从伊莎公司直接引进安康红父母代种鸡,经过24周的精心饲养,各项生产指标基本达到伊莎公司对该种鸡的饲养要求。现将该批种鸡的饲养过程及饲养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仍是我县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每年深秋至次年春初均有爆发,尤其是冬季普遍流行,死亡严重。我县颜某饲养的一批鸡爆发新城疫,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养户饲养有不同日龄的丝毛乌骨鸡及三黄鸡近3万羽,其中一批丝毛乌骨鸡8000多羽,分别于7日龄、22日龄及60日龄用鸡新城疫Ⅳ疫苗加倍饮水,至77日龄时发病,死亡3只,第2天死12只,即送来就诊。二、症状发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头颈伸直,张口呼吸,有嘎嘎怪叫声,食欲、饮欲减少或废绝;严重腹泻,排出黄色及绿色稀粪。后期出现颈扭转…  相似文献   

14.
刘义绵 《北方牧业》2006,(12):18-18
<正> 河北省晋州市城南一鸡场饲养的雏鸡发病并死亡,2006年5月20日,场主带12只死亡雏鸡前来就诊。该鸡场各日龄鸡共存栏14000羽,饲养的20日龄2200羽雏鸡在前几天每天死亡三四只,没有引起注意,19日死亡10只,20日已死亡12只,此批雏鸡按正常程序免疫,在5日龄时用新支二联点鼻,14日龄时用法氏囊点鼻,同时注射新城疫油苗。发病鸡主要症状是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有的排红色粪便,有的排白色粪便,4天前在饲料中添加了地克珠利用来预防球虫病。  相似文献   

15.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在某市一种鸡场(饲养法国伊莎褐蛋用父母代种鸡)及其所售雏鸡的养鸡户中调查并诊治了鸡组织滴虫病,发现雏鸡发生鸡组织滴虫病死亡的最早日龄在5日龄,而且鸡龄大小的不同,发病程度也有很大差异。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某...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5日上午,我县湖滨乡廷墩村某专业户饲养的1000多羽8日龄肉用雏鸡突然发病,死亡200多羽。经诊断为雏鸡菜籽饼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专业户自1995年开始饲养红波罗肉用种鸡,同时兼营鸡苗孵化,销售业务。今年2月26日饲养了一批共1000多羽的肉鸡。该专业户平时都是自己购买各种饲料原料,按照配方配成全价饲料,以往在30日龄之前的雏鸡日粮中没有添加菜籽饼,但有时在成年产蛋种鸡日粮中有添加5%菜籽饼,几年来没有发生中毒。今年3月4日该专业户又从我县粮油厂购买了一批鲜菜籽…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长沙市捞刀河镇某农养户饲养的北京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腹泻、脚软、斜颈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生快、死亡率高,经我们综合诊断,确诊为鸭里默氏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农养户采取分批进鸭,混合放养的方式饲养,每批160羽,且每批间隔7-10d。到12月14日我们到现场调查时有存栏鸭四批:第一批30多日龄,已死亡56羽,死亡率35%;第二批25日龄,已死亡28羽,死亡率17.5%;第三批18日龄,已死亡51羽,死亡率31.9%;第四批6日龄,与前三批分开饲养,尚未见发病。前三批均在13~15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以15~30日…  相似文献   

18.
常德市一鸡场于1995年3月5日饲养一批艾维茵肉仔鸡997羽,采用网上平养,使用自配鸡料,前期生长良好,当在20日龄使用第二批鸡料7天后开始发病,约40%以上的鸡表现两腿软弱,站立不稳呈蹲伏姿态,其中4羽跛行,鸡采食饮水困难,随后跛行陆续出现,发病鸡不断增加。4月4日晚由于突然停电温度降低,仔鸡打堆死亡78羽,场兽医以为是霍乱,曾用霍乱灵、增效磺胺、土霉素等治疗均不见效,症状愈来愈重,随后三天又死亡27羽。截止4月1日发病鸡达90%,死亡105羽。  相似文献   

19.
1999午8月,本市某鸡场发生一起以脚跛行为特征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由鸡沙门氏菌引起。1发病情况市某鸡场共饲养不同日龄的种鸡,一批30周龄,另一批35周龄陆续出现脚瘫痪,不能行走,但食欲、产蛋均正常。两批种鸡在此日龄产蛋后孵化的雏鸡均在20日龄开始发病,主要表现脚跛行,关节肿胀。发病率在5%~10%,不出现死亡,但发病后长势缓慢,因行动不便影响采食,结果均淘汰。2剖检变化共剖检6羽病鸡。病鸡胫关节肿胀,相连接的肌健发炎肿胀,关节腔内有少量透明的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腱鞘显著水肿。心肌有绿…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春季,市郊某蛋鸡场在雏鸡培育中发生了以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死亡率20%左右,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鸡副伤寒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28日,该场9505批13230羽商品代罗曼雏鸡采用四层网上饲养,1~5日龄有少量卵黄吸收不良的雏鸡死亡,从6日龄开始死亡增加,7~15龄为死亡高峰,15~20日龄发病逐渐减少,至30日龄,共死亡雏鸡2656羽,死亡率达20%左右。接着4月12日和4月2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