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白眉长臂猿是灵长目、长臂猿科哺乳动物,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高山密林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园一只11日龄小白眉长臂猿(体重517g)被母亲弃养,脐部皮肤鼓起,诊断为脐疝,经过救治康复,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园一只小白眉长臂猿出生后由母体哺育,由于不明原因11日龄时放弃喂养,开始人工育幼。体温过低(35℃以下),体表部分伤痕及淤青,生命体征不稳定。脐部皮肤鼓起小的突起,红肿,  相似文献   

2.
我园喂养展览的3只白眉长臂猿,于1990年4月7日发病,分别在19日、20日各死亡1只。便培养,细菌学诊断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1只治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情况2014年7月初,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饲养的4只白眉长臂猿先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传染病症,自第一例发病开始到最后一例康复,共经历了10d,白眉长臂猿发病率为100%,经过诊治1只死亡,3只痊愈,经对患病白眉长臂猿病症进行分析,发现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是导致白眉长臂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白眉长臂猿发病后,我中心对圈舍进行大规模消毒,中心内其他灵长类未出现类似病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4.
2000年2月28日我园饲养的一只白眉长臂猿出现以水样泻为特征的疾病,经3周对症治疗无效死亡.病理剖检证实存在溶组织阿米巴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药物治疗患有严重腹泻的1头约13岁白眉长臂猿和2头约1.5岁白颊长臂猿幼仔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患病长臂猿的日粮组成,即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乳酸菌酸奶,每天进行2次投喂,3头患病长臂猿先后在食用21天后,都恢复了健康,且食欲旺盛。  相似文献   

6.
1992年8月2日,动物园饲养场饲养的黄腹角雉中,有4只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不食,口渴;有的病雉腹泻,肛门周围粘有灰白色或绿色排泄物,体温43~44℃.病发后肌注氯霉素、口服土霉素无效.8月3日死亡1只,8月5日又死亡1只.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1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黄颊长臂猿"园园"出生不久便被亲代遗弃,该园首次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至今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9只。对黄颊长臂猿的人工育幼做出研究总结,描述了幼龄黄颊长臂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对人工育幼黄颊长臂猿的育幼方法、人工乳的配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对1~180日龄的黄颊长臂猿幼仔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8.
我园1只雌性白颊长臂猿"可可",因暂时无法展出被关于笼舍内。进入11月份后,"可可"出现了较严重的脱毛现象,但无其他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该长臂猿脱毛现象好转,现基本恢复正常。长臂猿脱毛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种,诊断时要从饮食、环境、寄生虫、真菌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白颊长臂猿是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我国白颊长臂猿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和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北京动物园目前共饲养了十几只白颊长臂猿,繁殖状况良好。2009年9月我园1只白颊长臂猿体表出现多处脓肿。后抽取脓液,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白颊长臂猿经治疗无效后死亡。剖检时发现其体内有亦有大量脓液,经分离培养,与体表分离到的是同一株细菌。该菌株经鉴定是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sp pneumoniae)。并对其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园一只青年非洲狮,5岁。长时间厌食,病程长达3~4月,虽经多种方法治疗,最终营养不良,消瘦及天气寒冷,于87年12月2日  相似文献   

11.
<正> 1 发病情况1990年3月初,本园饲养的三只长臂猿先后发生了以腹泻为主的传染病,从第一例发病至最后一例康复,历经近20天,长臂猿发病率为100%,经治疗、死亡两只,治愈1只,发病后,我们对猴馆所有兽舍进行了大消毒,其它灵长动物无一例发病。  相似文献   

12.
天行长臂猿是一种非常稀有的长臂猿,国内鲜有动物园饲养。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全国饲养研究单位中,共有2只天行长臂猿。上海动物园灵长二区有1只雄性天行长臂猿,呼名为“果果”。笔者对天行长臂猿的日常饲料、生活习性、环境布置和疾病预防等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天行长臂猿的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1年8月18日上午,由景洪市某森林公园送来患病孔雀4只(其中1只于8月17日晚已死亡),经对死亡孔雀和1只极度衰弱的孔雀进行病理剖解、病原分离、虫体鉴定,确诊为异刺线虫、环形毛细线虫病。经对该园孔雀进行综合防制,病情得到控制,孔雀群生长良好,再未出现死亡病例。1发病情况该园饲养孔雀100多只,近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有部分1岁龄左右的孔雀精神不振,被毛粗乱,极度消瘦,食欲废绝,拉黑色或蛋清样恶臭稀粪。经投服磺胺嘧啶钠、氯霉素等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8月17日晚孔雀死亡1只,前来就诊。2剖检变化对病死和体况极弱的两只孔雀进行剖解,…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20日,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小湖的湖心岛上的母白眉长臂猿产下l只雄幼仔,其父亲是长臂猿另一“家族”白颊长臂猿,这是国内首次繁殖长臂猿的杂交后代。中国现有4种长臂猿,它们是白眉长臂猿、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和黑长臂猿,它们在野外数量每种都不足100只,是中国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于1996年开始饲养长臂猿,当初从国内引进5只雄性白颊长臂猿及1只雌性白眉长臂猿,当时它们均未成年,混养肘并未出现排斤现象。一年后1只雄性白颊长臂猿与白眉长臂猿产生感情,从此它们成双成对,形影…  相似文献   

15.
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2日,天津动物园一对白颊长臂猿首次繁殖成功,2001年8月29日,第二胎繁殖成功,幼猿出生后均被母兽抛弃,经人工哺育。2只幼猿均已成活,并且发育政治。经过连续2年人工哺育,成功地摸索了一种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000年9月2日,天津动物园一对白颊长臂猿首次繁殖成功,2001年8月29日,第二胎繁殖成功,幼猿出生后均被母兽抛弃,经人工哺育.2只幼猿均已成活,并且发育正常.经过连续2年人工哺育,成功地摸索出一种幼长臂猿人工哺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白颊长臂猿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类人猿之一。关于长臂猿人工育幼及饲养方面的报道不多[1-2]。笔者在整理杭州动物园白颊长臂猿育幼记录时发现,有些饲养过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将该白颊长臂猿的育幼过程进行整理,供同行探讨。1动物个体及方法1.1白颊长臂猿幼仔和育幼环境情况2015年1月22日,1只35日龄白颊长臂猿幼仔被首次繁殖的母猿抛弃,只能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幼  相似文献   

18.
非洲狮(Panther leo)是凶猛而容易繁殖的猫科动物,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难产的病例尚未见报道。1984年6月我园一头8岁的经产母狮在分娩第四胎时发生难产。我们采用产道取胎方法处理,结果是死胎2只,窒息死亡2只,活仔2只。现将处理情况简介如下。既往病史及症状: 非洲狮:母,体重180千克左右。1976年5月11日出生于新加坡国家动物园。1978年7月赠送我园,系礼品动物。1980年春曾患急性肾炎,治愈后未见复发。1981年8月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园展出各类孔雀及锦鸡、银鸡、白马鸡、兰马鸡、褐马鸡、长尾雉等共41只,突然全部发生腹泻,经积极救治,全部治愈。于1983年5月17日发现一只体弱的白孔雀腹泻,其它各笼也有少量的稀粪,三日后一天  相似文献   

20.
1992年9月26日,一批8月龄左右末经审批报验的观赏狗(10只)由台湾经香港空运抵达上海虹桥机场,被我局检查人员送至局检疫隔离场实施隔离检疫。隔离2天后,发现有5只狗食欲和精神欠佳,粪便稀薄,于10月3日死亡2只,10月6日死亡1只,其余2只经治疗后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