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冬季外界气温逐渐降低,蛋鸭除产蛋需要消耗能量外,还要消耗热能抵御寒冷.极易导致蛋鸭提前停产.因此,应提前做好蛋鸭入冬的准备和管理,以提高鸭农经济收入. 1 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 冬季鸭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蛋鸭产蛋率持续稳定的重要一环.鸭舍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5~20℃.鸭舍宜宽敞、向阳、透光明亮、干燥清洁.饲养密度以每米不超过7羽为宜.设置陆地和水面运动场.鸭舍四周可用草帘围挂,外挂塑料薄膜或尼龙彩条膜布进行保温,做到四周不透风,舍顶不漏雨雪,舍内地面要常垫干草,以降低舍内湿气和臭气.中午气温高时,及时开窗通风透气.  相似文献   

2.
一防寒保暖产蛋鸭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3℃~20℃,这个温度范围内,鸭的饲料转化率和产蛋率最佳。1搞好鸭舍的保温隔热设计在深夜,鸭舍内的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因此,棚舍要围严、围实,外面再围上一层尼龙薄膜,棚顶的盖草也应当加厚,有窗鸭舍可将北边的窗户封严,  相似文献   

3.
一、注意防寒保匮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致使蛋鸭难以适应而导致产蛋率下降。因此。必须做好蛋鸭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鸭舍门窗,防止冷风侵袭;铺上垫草,使鸭栖息时腹部不会受凉;补充光照,促进鸭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利用其体热增加舍温,使鸭舍日夜温度保持在5℃以上。  相似文献   

4.
冬季饲养蛋鸭,由于气温低,日照时间短,如不加强饲养管理,就会使产蛋率降低,甚至停产。但如果按照科学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当年春孵的母鸭产蛋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下面介绍冬季蛋鸭高产四要点,供养鸭户参考。 1.保温防寒是关键。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4~20℃,最低不得低于6℃,因此,冬季搞好保温防寒是至关重要的。保温防寒的措施一是要关好鸭舍  相似文献   

5.
冬季北方日照时间短、气温低、蛋鸭产蛋量降低、甚至停产。但在饲养时,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管理,当年春孵的母鸭产蛋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一.防寒保温:在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最低不能低于6℃。入冬前鸭舍必须堵塞墙缝、关闭门窗,尤其北窗要...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管理产蛋鸭反应灵敏、胆小易惊。蛋鸭受惊后互相拱撞、大声呜叫,第2天就会出现破蛋、软皮蛋现象,产蛋率明显下降。而l周后才能逐渐恢复;所以鸭舍要封闭管理,设施齐备,避免兽害和鼠害。鸭舍要协调好保温和除湿,一般说来,舍内相对湿度较高时,只要能够保持较为合适的温度可以通过加大通风量来排湿。  相似文献   

7.
1加强保温防寒措施 可建一座与鸭舍相连的塑料大棚,这是保温防寒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鸭舍的保温层厚、密闭性能好,塑料大棚的采光面积大,即使夜间室外气温达零下10℃时,鸭舍和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也可保持在10℃以上。这就为保证蛋鸭冬季高产创造和提供了较适宜的气温环境。  相似文献   

8.
刘平  丁卫华 《中国家禽》2001,23(19):29-29
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2月上旬是最冷的季节,也是日照时数最少的季节,是最不利于蛋鸭产蛋的季节。但是,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当年春孵的良种鸭也可达到80%以上的产蛋率,对于秋孵的高产蛋鸭也可使产蛋率不断升高,从而满足春节节日市场的需求。1 调整饲料配方由于冬季气温低,鸭的耗能增加,因此,要适当提高日粮中代谢能的水平,一般可提高10%左右,同时降低粗蛋白1%~2%。日粮中代谢能以12.1~12.5兆焦/千克、粗蛋白17%~18%为宜。2 搞好环境控制2.1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蛋鸭温度低于0℃时,会导致鸭群行动迟缓,产蛋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张闯 《水禽世界》2011,(5):50-51
冬季蛋鸭提前停产是许多养鸭专业户头痛的事,因为冬季蛋鸭停产就意味着当年养鸭收入的降低,因此,应提前做好蛋鸭入冬的准备和管理,让蛋鸭不停产、多产蛋,提高鸭农经济收入。冬前冬后主要应抓好以下技术措施:1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蛋鸭生产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5~22℃,最低不应低于5℃。因此,冬季鸭舍保温防寒极其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气温低,日照短,且气候多变,至使蛋鸭产蛋下降甚至停产,严重影响鸭农的经济收入.为使蛋鸭持续产蛋,必须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根据笔者近5年来的实践、观察,采取如下饲养管理方法可维持80%以上的产蛋率.1防寒保温湿度影响蛋鸭采食量,进而影响产蛋量.因此,保、持环境温度是蛋鸭冬季产蛋的关键.蛋鸭最适宜温度为5~27℃,可采取如下简便保温措施.1.1关好门窗北窗必须堵严,对简易鸭舍的棚增周围,要用较厚的塑料布围起来,这样既刮于采光,又便于保温.1.2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和加厚势料饲养密度增加至7~8羽/m’,这样可利用体…  相似文献   

11.
冬天寒冷,气候恶劣,此期蛋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产蛋量下降,还会造成死亡,给饲养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产蛋鸭冬季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冬季加强产蛋鸭的饲养管理1.1防寒保温,勤换垫草冬季寒风侵袭,鸭舍的门窗要修缮,堵严洞穴和北墙,鸭舍屋顶最好加一个夹层或者在鸭舍墙上加草帘或塑料布,鸭舍温度控制在5℃以上。冬季鸭子在舍内时间较多,而且饲养密度较大,垫草容易潮湿,因此要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温暖、清洁卫生。1.2冬季放牧,晚出早归冬季蛋鸭每平方米可饲养(8~10)羽,每天光照总时间应保持在16…  相似文献   

12.
正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非传染性因素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湿热环境。鸭舍的温度。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3℃,高于29℃的空气温度不仅使产蛋减少,也会对蛋重、蛋的大小和蛋壳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夏季鸭舍用油毛毡搭盖,鸭舍周围没有种植遮荫树木,容易引起鸭舍长时间高温,严重影响产  相似文献   

13.
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非传染性因素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湿热环境。鸭舍的温度。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3℃,高于29℃的空气温度不仅使产蛋减少,也会对蛋重、蛋的大小和蛋壳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夏季鸭舍用油毛毡搭盖,鸭舍周围没有种植遮荫树木,容易引起鸭舍长时间高温。  相似文献   

14.
必须要加大保温防寒措施。可建一座与鸭舍相连的塑料大棚,这是用以保温防寒的一条重要切实可行的措施。如果鸭舍的保温层厚、密闭性能好,塑料大棚的采光面积大,以及结合每天的适时覆盖和揭开草苫,即在严寒的元月份,当夜间室外气温达零下10℃时,而鸭舍和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仍可保持在10℃以上。这就为保证蛋鸭冬季高产创造和提供了较适宜的气温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应用蛋鸭笼养技术 1、温度较高:散养蛋鸭温度在冬季夜晚仅有10℃左右,产蛋率很低。而笼养温度可达18~19℃,使产蛋量也相应提高。 2、鸭群里总会有些是低产的,这些鸭只吃料不产蛋或产蛋少,散养蛋鸭无法选择。而笼养鸭在成鸭  相似文献   

16.
夏季是蛋鸭产蛋高峰期,如在凉爽的时间把散养的蛋鸭驱赶到田间、河旁,可使其采食到大量的落地谷粒和活食,为养殖户节约大量饲料,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夏季气温较高,如若管理不善,不仅会导致蛋鸭产蛋率下降,而且会影响蛋鸭的健康。现简要介绍盛夏散养蛋鸭管理要点,希望对养殖业户有所裨益。1、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鸭舍的布局和结构要合理,鸭舍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鸭舍要通风良好,温、湿度合适,定期清扫,饲养密度不能太大。要分群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同时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鸭舍周围不得留有污物,定期灭鼠。鸭粪要及时…  相似文献   

17.
1保证蛋鸭冬季产蛋的温度需要1.1入冬前鸭舍维修。黑龙江省中北部10月下旬结冻,在10月上旬对鸭舍应进行维修,门要设双层门,窗户要用塑料布钉好,安装好取暖设备,防止漏风。1.2当11月20日至2月初这段时间鸭舍温度低于5-10℃时,鸭舍就应取暖,取暖时温度保持恒定,不要忽冷忽热,温度过高时应打开天窗通风换气,当温度达到10℃应关好天窗并堵严以免散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鸭舍次数,减少鸭舍热量散发。1.3注意通风换气,在上午12时左右,鸭舍温度高时,要打开天窗进行通风换气,一般换气时间要短,如舍温过高可适当延长时间。1.4降…  相似文献   

18.
一、增加光照并保温。冬季日照短、气温低是蛋鸭减产的主要原因。可用25或40瓦灯泡,按每平方米鸭舍3~5瓦悬挂在15~2米高处,使光照时间每天增加到14~16小时。同时要封闭门窗,夜间增加草帘,寒流到来时鸭舍要生火炉,保证鸭舍内温度在10℃以上。二、...  相似文献   

19.
蛋鸭冬季高产的综合措施冬季气候寒冷,蛋鸭的产蛋率往往下降,甚至停产,以致养鸭场、户盈利较少乃至亏本。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如能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其产蛋率仍能保持较高水平。(1)入冬前后,对鸭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修整,做到门窗关上后能防寒保暖,打开后又能...  相似文献   

20.
<正>蛋鸭眼结膜角膜炎的一般症状是鸭眼结膜角膜发炎,潮红、流泪,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体表头部被脏物污染,产蛋率下降15%以上,可连续发生蛋鸭死亡。现将该病的防控措施介绍如下。1)清洁、消毒鸭舍及饲槽。鸭舍用0.1%的大毒杀消毒液消毒,饲槽、饮水器用0.05%的大毒杀浸泡消毒,冲洗整个鸭舍和运动场地;加强通风换气,减少氨气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