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森林防火监测预警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就尤为重要。通过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气象要素监测资料,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预测森林火险等级,开展防火知识宣传,提高了防火工作的科技内涵,森林火灾受害率下降,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林火预警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宏观区域的林火预警系统,以我国2000-2008年间发生的重大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数据估算森林可燃物的长势及含水量,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火险指数作为预报林火发生等级的定量因子,研究并建立了林火预警模型;在商业遥感和GIS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语言,开发了林火预警系统。同时,利用选取的实验区及数据对预报方法和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建立的林火预警系统所得的森林火险等级值,与实际发生的林火趋势基本一致;另外,火险指数可用作林火发生预警的定量分级因子。  相似文献   

3.
2017年-2019年在祁连山东段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区调查研究了生物多样性、植物生长环境和森林火险等级变迁.结果 表明: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造林封育后,植被盖度、生物量、群落高度、地表土壤相对含水量、地上1m处空气湿度和森林火险等级随着封育年份的增加而提高;物种数量、地表温度、地上1m处风速和光照强度随着封育年份的增...  相似文献   

4.
基于RS和GIS的森林火险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闽北某县(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地物类型、坡度、海拔、坡向和离居住区远近作为林火评价主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按火险等级,将全区分为5类火险区,实现了研究区森林火险等级的区划.无、低、中、高、极高5类火险区分别占研究区的25.51%、59.27%、10.95%、4.22%和0.05%;居民居住区及周边的火险等级较其他地方高.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的极轨气象卫星实时接收到的AVHRR/HRPT资料进行处理,数据经校正生成哈尔滨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灰度图像,利用种植作物结构不同造成绿度值不同的基本原理,进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及产量预报。研究表明,利用气象卫星资料进行作物生长状况监测及产量预报,具有客观、及时和动态跟踪等优点,结合传统气象产量预报方法,使产量预报水平有所提高,准确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NOAA卫星遥感监测福建省森林火险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利用气象卫星NOAA的AVHRR资料,计算全省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植被的干燥度,结合相应的森林火灾的资料,作出森林火险等级空间分布,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指出高火险等级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7.
孔萍  焦鸿渤  肖金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745-9748
根据庐山45年的气候和火灾历史资料,将气候要素按年代划分,首先用一元线性模拟年代间气候因子(气温、风速、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方差分析,确定出气候变化显著因子为风速和气温 其次,应用相关分析法,得出影响森林火灾的气候因子为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随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森林火灾次数增加,森林火险等级提高。  相似文献   

8.
遥感卫星应用于滑坡灾害识别有30多年的历史,卫星遥感是进行滑坡识别的重要手段,在滑坡治理监测方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遥感影像也在向高分辨率过渡,滑坡识别方法从目视解译向人机交互和自动识别发展,提高了滑坡识别精度.总结了滑坡特征以及近些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影像对滑坡识别的方法和优缺点,针对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赤峰市森林火险为研究对象,依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 1063—2008),选取树种燃烧类别、人口密度、路网密度、防火期月平均降水量、气温、以及风速6项火险因子,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赤峰市各个旗县的森林火险等级并完成火灾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和红山区各自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提高1级为Ⅰ级;元宝山拥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火险等级提升1级为Ⅱ级;其他地区为Ⅱ级。由聚类分析可知,将火险程度由高到低分为4类,红山区为危险等级Ⅰ级;阿鲁科尔沁旗为危险等级Ⅱ级;巴林左旗、元宝山、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为危险等级Ⅲ级;而其他地区为危险等级Ⅳ级。研究结果可为林火预测预报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晔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121-121,141
气象卫星技术投入农业使用后,人们开始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控,并及时运用监测到的信息和获取的卫星图像来估算农作物产量和种植面积等。以佳木斯冬小麦生长为例,运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获取的气象卫星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为当地冬小麦长势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地区作物低温冷害的遥感监测和气象预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造成辽宁地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的三大灾害(洪涝、干旱)之一。应用卫星遥感(NOA/AVHRR)手段监测低温的发生、强度及路经等,研究它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定出主要作物受害指标,分析了500hpa高度场、海温场及太阳黑子、极涡面积指数、海冰面积等与低温冷害的关系。为及时采取农技措施提供适时可靠情报,建立了气象预报的系列模式,进行低温冷害预报。为防灾减灾,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气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平江县为研究区,利用2008、2010和2012年3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新增耕地相关资料、土地利用资料等,提取新增耕地利用状况信息,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07年新增耕地近5年来的耕地利用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价,以期获得研究区2007年度新增耕地的利用状况和利用水平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气象火险指数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6~200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的气象数据及林火数据,比较研究了3种常用的气象火险指数(KBDI、FFDI和NMCI)在大兴安岭林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FFDI适用于日和月尺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险预报,而NMCI更适于年尺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潜在森林火险评价,但3种气象火险指数与发生林火的相关系数均不高,需要进一步修正其初始条件或选择更合适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RS与GIS技术的福建省森林火灾监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针对南方丘陵山区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研究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实时监测福建省林火的技术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卫星资料的自动处理和林火监测阈值的人工调整,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林火进行识别 将林火监测信息与地理信息进行有机地结合,做到林火地理定位精确到乡镇级 在2003年夏季福建异常林火高发期的监测应用中,林火灾情监测准确率达80%,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IRS遥感卫星图像地形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验统计法、Minnaert校正和C校正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地区的IRS卫星图像进行校正试验,从视觉、定量方面对校正效果评价:低太阳高度角时,经验统计法是校正IRS遥感卫星图像地形影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分1号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林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分1号和多期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红星林业局林地动态变化进行目视解译与提取识别,检测林木采伐、占地、开垦和森林灾害等因素造成林地和林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林地动态变化解译正判率达95%以上,其可视化分析方法和技术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为全国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探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巴特沃思高通滤波器进行频域滤波,使用傅里叶函数变换方法消除所采集林火图像中的烟雾等噪声,在数学形态学对林火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对火焰的动态特征进行了提取和识别。通过计算出林火图像的火焰面积、火焰圆形度和火焰质心偏移距离,并且经过试验数据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区分干扰源和火焰,精确的判断出是否有火险发生。  相似文献   

18.
森林高度遥感估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树高是最重要的测树因子之一。该文在总结森林高度地面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森林高度的方法,分别讨论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其不确定性,以为选择估算森林高度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知  陆亚刚  张红梅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44-146,150
介绍了4种林火卫星监测的技术,包括NOAA/AVHR R卫星监测、EOS/MODIS数据监测、风云(FY)系列卫星监测及环境减灾(HJ)卫星监测,对国内外林火卫星监测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对林火卫星监测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