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要素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以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2000、2010及2020年4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运用景观格局面积动态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了30年来百里杜鹃景区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草地面积减少,30年来,有9.3km2土地发生转移,其中耕地净减少4.23km2,林地净增加4.2km2。景观水平上,研究区景观总体上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景观结构趋向简单,景观团聚程度增加。在类型景观格局水平上,研究区以林地为优势景观,林地、耕地及草地斑块破碎程度降低,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明显。总的来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景观格局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2.
探究黄土丘陵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力,对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建设提供指导意义。以陕西省永寿县1998、2008、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运用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讨论景观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状况来看,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由耕地变为林地,主要变化为林地、园地面积的增加。林地面积增加了177.88 km2,园地面积增加了128.66 km2,主要是由耕地转换而来。2)从斑块水平来看,林地在各景观类型中占据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受到人为干预,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林地、园地、草地的景观异质性在逐渐增强。3)从景观水平来看,整体景观连通性变差,各斑块类型面积比重趋向平衡,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各景观类型逐步分化为更小的斑块。4)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来看,气温和降水等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导向是永寿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地处银川市郊区的掌政镇为研究对象,2008-2012年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目视判读解译掌政镇景观数据,在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中,计算相应的景观指数,通过研究期内掌政镇农业景观转移矩阵,分析掌政镇景观格局的变化与空间分布,并对其农业景观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掌政镇土地利用/覆盖中耕地占有绝对优势,形成了耕地、草地、建设用地交织的城乡交错带景观;2008-2012年间,掌政镇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最大。景观变化总面积308.49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长迅速,共计转入192.83 hm2,增长率18.04%,主要由耕地、草地转入127.65 hm2和25.50 hm2。同时,道路面积增长了9.81%,面积达14.38 hm2;数据显示2008-2012年间,掌政镇的景观中耕地、水域、园地、草地面积减少,景观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离度以及景观聚合度等景观指数都有所增加。说明研究区景观中斑块趋向复杂,景观类型更加丰富,增加区域景观多样性以及景观结构的复杂性。从驱动力角度出发,银川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滨河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掌政镇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在Arcmap和Fragstats 3.4软件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指标分析了天山北坡的景观格局现状和动态变化,并利用相关性定性分析和主成分定量分析2种方法分析了引起这种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199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荒漠、耕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草地、水域以及林地面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2斑块形状总体趋向于不规则与复杂,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景观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增强。3在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定性分析中,影响天山北坡景观格局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子、人口因子以及经济因子;其中,气候因子主要影响着草地、水域、林地等天然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而人口因子和经济因子主要影响着耕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定量分析中,自然驱动的贡献率小,人文驱动的贡献率大。  相似文献   

5.
浑河太子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8、1997、2004年浑河太子河流域TM和ETM遥感影像,应用GIS技术,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对浑河太子河流域1988~2004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浑河太子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在研究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有林地和水田转化而来;水域面积明显增加;水田、旱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变化不大;景观格局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为干扰的影响较明显。kappa指数系列的结果表明:主要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小,而在数量和位置上变化较大的水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因在研究区所占比例小其变化没有被表现出来。综合应用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景观的变化,Kappa指数方法是格局指数等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6.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运用ENVI5.1、ArcGis9.3、Fragstates3.3等软件,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从小尺度的城乡景观入手,对1995-2014年杨凌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20a杨凌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景观内各部分面积变化明显,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快速增加,在所有用地类型中表现最为突出;绿地景观、人工水域的面积也都有所增加;农业用地、林地、农村建设用地、自然水体等面积都有所下降,其中农业用地与林地减少的最为突出;除此之外,景观内各类斑块的密度、形状都有所变化,其中绿地景观密度增加最为剧烈,除未利用地,其余类型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化。在景观格局的演替过程中,杨凌区总体景观的异质性增加,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优势景观农业用地的控制力下降,景观趋于均衡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浑河太子河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8、1997、2004年浑河太子河流域TM和ETM遥感影像,应用GIS技术,采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和kappa指数系列方法,对浑河太子河流域1988~2004年间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综合研究.浑河太子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在研究时问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有林地和水田转化而来;水域而积明显增加;水田、旱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变化不大;景观格局总体的变化趋势是形状趋于复杂、异质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为干扰的影响较明显.kappa指数系列的结果表明:主要的景观类型变化幅度小,而在数量和位置上变化较大的水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因在研究区所占比例小其变化没有被表现出来.综合应用各景观格局研究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景观的变化,Kappa指数方法是格局指数等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Landsat MSS和TM影像数据,应用RS、GIS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拜泉县为例分析了1979~1990年、1990~2001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拜泉县以农田和建设用地为主,林地大幅度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移,从1979年到2001年,农田面积减少了15.53%,林地、水体、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710.71%、66.44%、13.73%和133.69%,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运用分维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拜泉县景观格局变化过程,斑块数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景观整体上破碎化程度增加,这是因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李娟  彭镇华  高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94-17797,17835
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以三亚市1987、1999、2008年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研究了三亚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利用SPSS软件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主成份分析,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三亚市土地利用驱动变化机制.结果表明:1987~ 2008年三亚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非农用地面积快速增加;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动的主导驱动因子是经济社会综合因素、旅游业发展和农业生产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和非农业人口的剧增使三亚市城镇化面积增大,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人口和农机总动力变化直接导致林地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依托自然地理优势,三亚市旅游发展迅速,生态建设投入增加,园地面积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0.
在GIS、R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支持下,采用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电灌区1987、1991、1999年和2003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总的变化趋势为草地、戈壁、沙地和盐碱地呈减少趋势;耕地、林地、居民点呈增加趋势,耕地的大幅度增加使得景电灌区的景观基质由1987年的戈壁和草地变为2003年的戈壁和耕地。耕地、戈壁、草地和沙地土地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大,林地、盐碱地和居民点等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较小。随着人类对灌区的开发、建设和利用,景观优势度减少,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有所增加。总体上各指数都与人为活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喻小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65-6667,6678
利用遥感最大似然分类技术,采用景观指数评价红寺堡灌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别从景观斑块、景观类型两个水平上以及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红寺堡1989、1999、2003、2008年4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精度高,红寺堡灌区1989~2008年,在人为作用不断干扰下,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斑块数目增加,破碎度增大,均匀度减少,优势度增加,景观形状变得比较规则。在1989年的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到2008年主要为沙地,这是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松辽分水岭的隆起对松辽平原的环境和景观格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其隆起带的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对松辽盆地的局地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以松辽分水岭隆起带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近30年的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景观指数、主成分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该区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松辽分水岭隆起带景观空间分布不均匀,景观类型以耕地和建筑用地为主;1980—2015年,盐碱地、建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为29.81%、21.55%,草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减少,分别减少为57.73%、32.07%;从景观格局变化情况来看,1980—2015年松辽分水岭隆起带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斑块分布不均衡,破碎化程度加深,耕地、建筑用地和盐碱地景观优势度增加,草地、水域、林地和沙地景观优势度降低;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受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人文因素对景观格局发展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江苏里下河平原1980、1990、2000、2010与2018年共5期景观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转移矩阵、景观综合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里下河平原近40 a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热点分析探究景观变化的冷热点区域。  结果  研究区耕地、湖荡湿地和建设用地为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是面积占比最多的景观,但整体上持续减少了1 000.67 km2,湖荡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建设用地扩张面积达679.83 km2,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近40 a来,研究区各景观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化,最显著的是耕地与湖荡湿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期间格网景观综合动态度变化幅度为0~5.43%。里下河平原景观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聚集性,以“东南—西北”方向为主轴发生倾斜,兴化市、高邮市、盐都区及江都区是景观变化的热点区域。  结论  里下河平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增强。自然湿地恢复政策的实施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图4表4参32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1995和2004年两期LandsatTM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源,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上探讨扎龙湿地区域的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呈现以沼泽地景观为基质的草地、耕地和盐碱地景观等相对为主体的交错湿地景观格局;各类生态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及空间位置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高盖度草地景观和盐碱地景观的景观面积和斑块数变化量远大于其它景观类型;自然环境是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分布的基础条件,土地覆盖格局指导人类对区域土地的利用;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诱导因素,直接体现在人口数目的增加和土地利用类型和利用程度的改变;发展经济的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划原则对土地进行利用,做到土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区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带处于气候上的过渡区和生态系统上的脆弱地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土地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用1976、1987、1993、1999、2006和2010年遥感影像,运用ENVI 4.7、ArcGIS 9.3 和FRAGSTATS 3.3,分析农牧交错带黄旗海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976—2010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等人工景观的面积不断扩增,草地和湿地等自然景观面积大量萎缩,其中,湿地面积从193.5 km2减为52.9 km2,减少了73%。在景观水平上,选取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蔓延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分析景观格局。34年间流域景观形状变得复杂,异质性程度增加,景观破碎化加剧,作为优势景观类型的草地对整个景观的控制作用减小。人类活动是黄旗海流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增加和农牧业发展使建设用地和耕地大规模扩增,经济增长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人工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配置,使得湿地资源大量消失。  相似文献   

16.
以盐城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该地区在近15 a内的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的规律,探究其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各景观面积占比大小分别为耕地湿地滩涂林地海洋居民区。研究区自然景观比重逐年下降,人工景观比重持续上升,主要表现为原生滩涂逐渐减少,耕地、湿地、居民区面积增加,其中滩涂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92.4 km2。湿地、林地、耕地、居民区等人工景观无序扩张,导致其类型水平景观破碎化加剧、边界被割裂的程度加剧,景观复杂程度加大,进而导致整个盐城海岸带的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反映出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整体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多样性下降,分布变得不均衡。相关性分析表明滩涂、耕地、居民区的面积变化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湿地、海洋、林地的面积变化受到自然因素的驱动。  相似文献   

17.
闽东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与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闽东滨海湿地1993、2001、2010年3个时期景观格局特征及动态变化,并引入分室模型模拟了3种人为干扰强度(干扰强度降低,干扰强度不变,干扰强度增强)下未来30 a景观异质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 a间闽东滨海湿地的总体景观格局变化微小,仍是以水域为基质,其他景观类型镶嵌其中的景观格局;受人类活动影响,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但1993-2010年湿地总面积减少264.23 hm2,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水域、潮间裸滩和其他非湿地等自然景观大量转化为农田、建筑用地和养殖场,其中潮间裸滩面积不断萎缩,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变化明显,斑块形状复杂度、分维数、破碎度和分离度也高于同时期其他景观类型。在3种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下,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多样性呈现不同变化,高强度人为干扰将导致闽东滨海湿地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使用武汉市城市圈Landsat TM(1987、1995、2000、2005、2011年)五期遥感影像,采用机器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土地利用信息,进而提取水域信息,分别从区域和市域尺度上探讨了武汉城市圈1987-2011城市化过程中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机制,对水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水域景观格局对城市化因子的时空响应。结果表明,在城市圈尺度上,城市化率、总人口、GDP以及建筑物面积等城市化因子均可以较好的预测水域景观格局的变化,但水域景观总面积与城市化因子的相关性较弱;在市域尺度上,不同城市影响水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城市化因子不同,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城市圈和市域两个尺度上,水域景观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均呈现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非农人口比例增高、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城市化强度提高),水域景观面积先减少再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稳定性增强,形状趋于规则,水域景观聚集度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1987年和2002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ENVI 4.0平台下提取曲阜市1987~2002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信息,利用FRAGSTATS 3.3软件提取研究区的斑块指数、形状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研究区建设用地、林地面积增加,农用地、水域面积减少;斑块数量、密度增加,形状指数降低。这表明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应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并进行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了解热带滨海城市发展过程中景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基于SPOT的影像数据,应用RS、GIS 软件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海南省三亚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2—2012 年三亚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三亚市仍以耕地和阔叶林为主,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有相互转移表现,2002—2012 年,水田面积减少了25.75%,水库/坑塘减少6.21%;草丛、建设用地和旱地面积分别增加143.16%、86.89%和10.20%;(2)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转移矩阵分析,得出研究区域景观斑块总体数量减少,说明这期间三亚景观破碎化趋势降低,主要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不断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原来分散的乡镇村落等居民集中地聚集成片,转变为城市化建筑群,从而导致了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