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依据黑河中游4个县(区)48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利基础设施、兼业程度、投资风险和水费计价方式等对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加大政府补贴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构建农户用水激励机制、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IC卡技术作为重要的精细化计量设施,对于推动农业水价改革、实现农村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河北省三河市的实地调研,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对农业灌溉中IC卡应用的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项目村中比较和完全愿意参加IC卡政策的农户共占73.46%。其中,男性、年均家庭总收入更高、认为使用IC卡后带来了效益(包括灌溉更加便利及时、灌溉用电安全性增加、用水纠纷与矛盾减少、水费征收更加公开透明、灌溉设备损坏频率减少)、认为使用IC卡操作简便的农户更愿意参加IC卡政策。家庭耕地块数越多的农户更不愿意参与政策。  相似文献   

3.
刘一明 《节水灌溉》2021,(10):59-64,70
农业水价政策是激励农户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不仅农业水价会影响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农业水价激励结构也可能对农户的灌溉用水行为产生影响.基于广东省流溪河流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水价激励强度的增加,大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节水的灌溉技术,小规模农户倾向于选择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农业水价激励结构对小规模专业种植户灌溉用水行为选择的影响方向更多的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提高经营收入从而弥补灌溉水费的支出,对其节水行为的影响有限.因此,农业水价激励结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其激励强度,以激励更多的农户采用节水的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4.
农业水价改革是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压采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的实地调研,运用交叉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农户节水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5.32%的农户在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没有节水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家中有耕地参加休养生息政策的农户,在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的节水意愿越强;农户认为冬小麦春灌节水会导致小麦减产的程度越高,节水意愿越弱。因此得出推广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以及促进田间灌溉技术升级、加强农业节水宣传和培训、设计并实施系统和综合的农业水价改革三点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是探索农户的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基础。基于石羊河流域3个县(区)49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体因素、家庭因素、资源禀赋因素、政策制度因素、认识因素五个方面,研究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土地细碎化程度、兼业程度、当地水资源状况和农户的风险感知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土地规模、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帮扶政策、农业种植结构是否合理、水费计价方式和水权交易市场发达程度对节水技术的选择有促进作用。建议完善水权分配、推进水价改革、完善节水激励机制、加快水权市场建设,以提高农户选择高效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疆部分县市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重新利用重要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特征、要素禀赋、技术应用、政策制度4方面选择制约其长效利用的因素,结果表明:民族、水资源稀缺程度、土地经营规模、运行管护模式是否健全、是否有运行管护资金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兼业程度、节水投资占家庭年收入比重和水价征收标准对农户采用农业高效节灌技术的行为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对农业生态耕种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户分化和示范引领的视角,基于7省857户调查数据,利用半非参数估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行为及意愿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较高,但生产行为发生概率不高。职业分化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85 7、0.131 6和0.220 0,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干部灌溉引领行为外,干部示范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村民引领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和行为、新型灌溉方式行为和低毒农药施用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被调查者年龄越高,采用新型灌溉方式、施用低毒农药的意愿越强,影响系数分别为0.034 0和0.033 4,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因而,在农村农业绿色生产推进中,提高基层干部威信,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研发,提高绿色生产补贴,扩大耕地生态宣传等能从不同层面提高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对干旱缺水型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张掖市544份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情况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与否行为和采用率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农户两种采用行为的显著性因素存在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距离最近集市距离、土地经营规模只显著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与否行为,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成本收益只显著影响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行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效果水平、政府推广、政府补贴是显著影响农户两种采用行为的共同因素,其中政府推广和政府补贴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影响程度更大。基于此,最后提出有效开展推广工作、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努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性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推广水资源匮乏地区农户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趋势,依据农户的承受能力让农户参与节水灌溉的投入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节水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从微观视角来探索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成本的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较高,平均支付水平为4 086元/hm2,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耕地面积以及对技术预期效果的认可度等认知因素成为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榆林市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情况调研数据,首先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榆林市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种植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耕种总面积、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程度、政府是否有补贴、社会上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对农户是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影响显著;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种植业收入有正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设施农业灌溉中由于用水计量和水费征收困难而导致用水浪费的现象,通过将远程水表、阀门控制和无线射频卡技术集成在一起,设计了随机灌溉阀控一体IC卡预付费水表.通过刷卡和阀门控制解决了水费征收难和人工抄表工作量大的问题,通过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表明,该设备能够很好的解决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拖欠水费等问题,而且成本低,功耗低,有利于促进设施农业高效节水.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视角下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我国所有农作物中耗水量最大,发展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社会资本对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影响的假说,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仅有30%的农户采纳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社会资本是稻农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的重要决定因素:结构型社会资本方面,农户的姓氏为大姓、礼金开支规模更大能显著促进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认知型社会资本方面,农户之间在水稻生产过程中经常互助合作、对村庄成员更信任能显著促进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应进一步加大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并注重提升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等以推动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采纳。  相似文献   

13.
谢政璇  穆月英 《节水灌溉》2021,(10):42-47,53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以环渤海五省设施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嵌入的角度分析农户心理预期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把握网络嵌入对技术采用的影响路径.利用2019年对环渤海五省546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将农户心理预期划分为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两个方面,选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选取周围农户技术采用情况、网络中心性、网络规模作为网络嵌入的衡量指标,构造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心理预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和心理预期均显著正向影响技术采用行为,且心理预期在网络嵌入和技术采用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高低收入组进行分类讨论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家庭劳动力数量显著负向影响低收入组技术采用行为,人力资本和政策补贴在高收入组中显著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网络嵌入和心理预期是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网络嵌入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政策启示在于从网络嵌入的角度解决技术推广的难题,推广节水技术应强化示范户的选择,鼓励农户拓宽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农户之间信息交流,并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感知易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及现场勘察等参与式调研方法对河套灌区内作物种植、作物灌水、农业水利工程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基于灌区内4个地区的农户调查问卷及入户访谈所得的调查资料应用问题矩阵、问题树分析方法及SWOT等分析工具对灌区内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适宜性的种植业各方面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灌区内目前存在农户节水意识淡薄、土地盐碱化情况严重、耕地规模化程度低、农业收入比例不协调、节水灌溉技术认识不足、灌溉用水效率低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升节水意识、加强盐碱地治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调控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种植业积极性,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完善灌溉制度等5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安定区在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资源严重短缺与农业用水较大浪费并存、农民极度节约生活用水与大量浪费生产用水并存、山区农民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水浇地与大量原有水川地失灌弃耕并存、水利工程低于成本供水与农民用水负担过重同时并存等现象。提出了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培养农民科学的灌溉知识及农业节水意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推进节水设施的建设;完善节水灌溉管理政策和机制,为节水措施落实提供软环境;健全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及水费征收方式,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作用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了河北省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少数农户表示愿意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微喷灌灌溉方便程度变量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起到显著负相关作用,农户身份、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土地总面积,土地细碎分散程度、家庭有无在村级到县级部门任职对农户采用小麦玉米微喷灌的意愿起到非显著正相关作用。微喷灌灌溉方便程度是农户使用小麦玉米微喷灌意愿的最主要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晓林 《河北农机》2023,(20):103-105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节水灌溉技术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使农业生产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导致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重点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介绍了喷灌、微灌节水灌溉方式,并倡导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热线等多种渠道,提高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掌握度,通过建立示范区、培养技术骨干等措施,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推动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水价改革是调节农户灌溉行为,促进农业节水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农业用水户的实际水费承受能力及其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反映对于制定合理的农业水价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新疆和云南144户农户入户调查问卷的分析,从家庭特征,水费支出情况、水费承受能力以及对水价浮动的反映等几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农业用水户面对不同水价政策变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认为农业用水户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其应对农业水价改革的决策行为是“理性的”和“利己的”,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只有在能够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反应是才能发挥最大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河灌区农户农业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玛纳斯河灌区农户种植棉花平均生产成本和收入情况、水费占成本、收入的比例情况、农户可接受的灌溉水费占单位面积投入比例、农户对现行灌溉水价的评价及对水价构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灌区农户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灌区农户水费承受能力指标及2006年该灌区农户可承受的平均终端灌溉水价为0.110 9元/m 3 .为该灌区制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政策、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依据河北省农户调查资料,运用二项Logit模型,对农户农艺节水技术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艺节水技术应该重点向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高、地块面积大、户主文化程度高、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高、家庭年均总收入较高、户主男性的农户示范、推广;农民节水意识非常淡薄,急需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对农民的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农业节水意识;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尝试提高水价的方式、方法;政府应该反思其扶持的方式、方法及力度;加强引导示范户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重视利用培训会、村里喇叭广播、村干部、报纸渠道传播节水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