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水利部发布《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文件》,并在全国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试点工作。依据技术文件中的评价体系(简称“试点评价体系”)对太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基于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建立的专门用于太湖健康状况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简称“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点评价体系在太湖具备良好的适用性,2011年太湖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是现阶段太湖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另外,本文指出了试点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河流的健康程度,从河道的整体性及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河流形态、水文、环境、生境要素及人类活动特征等多个准则层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拓学耦合模型的河道健康评价方法;最后,以潢河为研究对象,对潢河2017年的健康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潢河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实际相吻合,亟需采取水系连通、防污控污、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多项综合整治措施,使河道逐步恢复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平原地区的种植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平原水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平原水库进行健康评价,保证其正常运营,进而保障农业生产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与山区水库相比,平原水库健康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都非常缺乏。针对此问题,首先综合考虑了影响平原水库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进而提出了健康平原水库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结构安全、功能效益、生态环境和健康稳定性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体系,按照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4个级别进行划分;最后,针对平原水库健康评价的模糊特性,选用可变模糊方法对其进行评价。丁东水库的实例证明,本文构建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概括性强,基于可变模糊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方法易于理解、操作方便、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4.
平原地区的种植业在我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平原水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平原水库进行健康评价,保证其正常运营,进而保障农业生产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与山区水库相比,平原水库健康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都非常缺乏。针对此问题,首先综合考虑了影响平原水库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进而提出了健康平原水库的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结构安全、功能效益、生态环境和健康稳定性4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体系,按照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4个级别进行划分;最后,针对平原水库健康评价的模糊特性,选用可变模糊方法对其进行评价。丁东水库的实例证明,本文构建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概括性强,基于可变模糊的平原水库健康评价方法易于理解、操作方便、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以宁夏重点湖泊为对象,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价法,建立宁夏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湖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宁夏重点湖泊进行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沙湖、星海湖、阅海、腾格里湖为亚健康状态,鸣翠湖和宝湖为健康状态.同时根据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结果,分析各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江苏省河流健康状况,提出一种新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体系,即预测-综合指标评价模型,此模型由3种预测方法和3种综合指标方法构成。首先对江苏省16条骨干河流进行探索性评价,筛选模型体系中对江苏省河流健康评价的最适方法,再将精简后的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整体河流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河流总体处于"亚健康"(Ⅱ等)水平,故需重视河湖健康管理、维护河流健康。  相似文献   

7.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模型的水库溃坝后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溃坝后果包括溃坝导致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与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确定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基于属性理论的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以贵州省的花溪水库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花溪水库溃坝后果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花溪水库溃坝的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与环境影响损失均极其严重,溃坝后果综合严重程度属于极其严重类。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评估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等级,以茂名市电白区罗坑水库水源地为例,从水要素、管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3方面构建了湖库型水源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基于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构建了风险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水源地风险等级与水源地建设投入关系密切。自2018年罗坑水库水源地划为饮用水水源地以来,随着水源地建设投入的加大和保护力度的增强,水源地风险逐渐降低。2018-2022年,罗坑水库水源地风险评价等级依次为较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较低风险;尽管现在罗坑水库风险较低,但后续罗坑水库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源地管理、监控和应急水平、进一步降低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水库型为主的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现状,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云南高原城市水源地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水库型水源地典型代表清水海水源地(寻甸区域)为案例,运用集对评价法对水源地(寻甸区域)2015-2017年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2015-2017年水资源脆弱性程度均为中度脆弱,表明目前水源地(寻甸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显著错位情况,亟待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水库修建后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RVA(变化范围法)思想选取能反应建库前后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一系列指标,构建了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采用风险指数法与RVA法对其进行估计量化和权重确定的基础上,针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及人类对生态环境认识程度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将生态风险量化为5个等级标准,建立了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定量给出水库下游河流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对水库建成后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是灌区投资决策的首要依据,也是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为提高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精度,以四川省7个典型灌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及实用性等原则建立了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博弈论法将G1法确定的主观赋权与改进熵权法确定的客观赋权进行综合赋权,基于加权秩和比法(加权RSR法)构建了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四川省典型灌区的实际情况对7个典型灌区进行评估,基于加权秩和比法评价模型的结果表明:四川省7个典型灌区运行水平(加权RSR估计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堂县团结水库灌区(0.729 6)、安州区一大渠灌区(0.680 7)、乐山市高中水库灌区(0.646 1)、南充市磨尔滩水库灌区(0.623 3)、夹江县东风堰灌区(0.599 2)、阆中市石滩水库灌区(0.574 4)和凉山州西礼灌区(0.541 8),模型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运行水平基本一致。因此可为灌区运行水平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RBF与GRNN神经网络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符合区域中小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基于RBF与GRNN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分别构建RBF与GRNN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采用内插法构造网络训练样本,将河流健康分级评价标准值作为“预测”样本进行“预测”,并将结果作为河流健康等级评价的划分依据,对文山州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RBF与GRNN神经网络模型对区域中小河流健康评价结果完全相同,与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表明研究建立的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均是合理可行的,同BP网络算法相比,RBF与GRNN神经网络模型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优点,且调整参数较少,只有一个SPREAD参数,可以更快地预测评价网络,具有较大的计算优势。②文山州区域主要河流健康评价等级为Ⅱ~Ⅲ级,即处于健康与亚健康之间,客观反映了区域中小河流健康状况,可为区域河流的可持续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圳河河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PSR模型,建立了深圳河河口(深圳侧)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多因子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河河口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但结构尚算完整,对外界干扰的恢复力逐渐减退,优势湿地植物种群分布面积开始缩减,特有生物数量减少,生物和栖息地鸟类逐渐减少,部分湿地功能丧失,综合评价的健康指数为0.539,属于亚健康状态。提出通过调整当地社区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工促进恢复力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耕地健康产能多要素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耕地及其周边生态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需求—功能—维度—要素—指标"的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框架,该框架包括耕地产能和耕地健康2个维度,以及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利用状况、环境胁迫状况和有益生态状况5个要素,结合研究区特点建立了耕地健康产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国产GF-1遥感数据获取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信息,对耕地健康产能进行客观评价;最后,选择我国松嫩平原的吉林省大安市为研究区,进行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安市耕地健康优等和健康低等占总面积的40. 35%和52. 07%,亚健康优等和亚健康低等比例较低,占7. 58%,耕地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耕地产能较低;耕地健康产能主要受利用状况、有益生态状况影响,土壤特性影响次之。本文构建的耕地健康产能评价体系是对已有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的扩展,可为耕地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河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能够反映河流健康系统完整性的形态、水文、水质及生物指标等方面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设计了针对现阶段高强度人类活动状态下的渭河流域上游段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河流近自然状态,确定了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改进的模糊集对分析模型。基于构建模型对渭河流域林家村-魏家堡段河流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河流健康等级为三级,属于亚健康。提出了加强河流生态管理的对策。研究成果对河流生态修复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显岗水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水库健康进行定义,分析影响水库健康的主要因素,在熟悉水库的运行机制以及特征的基础上,找到评价水库健康水平的最佳方法.其次,根据影响水库健康的主要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水库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量化各个指标因子,然后考虑水库健康评价的特征,明确评价体系中各个层级因子的权重.最后,对水库健康进行评价.本研究从技术上可以保障水库能够可持续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南省典型大中型灌区,对灌区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专家论证,结合区域持续发展评价理论提出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模型并提出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标准"三级评价值法"。使用该模型对河南省典型灌区进行了评价,取得了合理和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菲  杨乐  马智宇 《农业工程》2011,1(3):73-76
该文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构建了枣阳市土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该市12个乡镇的土地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吴店镇和兴隆镇土地处于健康状态,新市镇和太平镇土地处于不健康状态,其他8个乡镇土地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该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枣阳市土地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以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库群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缺水量最小为目标,构造库群水资源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大系统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方法进行求解。以系统各水库的可供水量为协调变量,将模型分解为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下级湖3个水库优化子模型。该子模型以水库可供水量为决策变量、水库库容离散值为状态变量;在"单库"子模型优化基础上,以各水库的供水量为决策变量,水库可供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构造聚合模型,子模型和聚合模型均为一维动态规划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求解。通过优化计算,与常规调度成果比较,P=50%、75%、95%来水频率下系统供水量相应提高了0.2%、0.5%和0.8%,系统总缺水量相应减少了36.5%、4.7%和1.5%,总弃水量相应减少了30.7%、32.8%和100%。  相似文献   

20.
在对研究区域15个断面实地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各指标层权重和计算方法,构建苏南农业社区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运用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和各准则层得分对研究区域河网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评价结果显示53.3%监测断面处于"亚健康",46.7%为"不健康"状态。各监测断面水体理化指标得分表明研究区域水生态环境健康程度受其影响较大,水利水文指标影响较小于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