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营造木麻黄与榕树混交林,作沿海防护林带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树适应性强,胸径生长比木麻黄快89.5%,盖度大135%。能改变沿海防护林带树种结构单一的状况,提高林带的防护效能,为沿海防护林带更新提供新的抗风树种。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导致造林成活率偏低。为了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改进高寒山区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一、选择适宜树种 高寒山区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充分考虑造林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品种,做到针、阔、灌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五、六十年代初期,博州垦区一些风沙危害严重的团场,栽植的农田防护林带多由8—20行树木组成,株行距1×1.5米,树种有杨树、柳树、白榆、沙枣等,林带宽16—30米。在这种密度下,林木生长不良,分化严重,防护效能大大降低。如83团良繁连的10行农田防护林带,初植时为杨、柳、  相似文献   

4.
池杉在海岸带滨海草甸盐渍土中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会市海岸带复合农林业试验区的池杉林带进行了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池杉在pH值为8.15,盐分含量为0.515%的海岸带滨海草甸盐渍土中生长良好,5年生林带平均树高达5.9m以上,胸径达10.7锄以上,已开始起到防护作用;13年生时树高达11.2m,胸径达17.9cm,年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0.86m和1.38cm,生长较为迅速,可作为我省海岸带复合农林业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地下水位对池杉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在海岸带营造池杉林带时,宜选择地下水位低于50cm的立地。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Oasuarina equisetifolia)又称驳骨树、马尾树、澳洲铁木,属木麻黄科,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主要树种,也是我市沿海防风固沙农田防护林的先锋树种之一,为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径70cm。其树干通直,主根深长,侧根发达,具有根瘤菌共生,喜光,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盐碱,适宜在滨海有机质和含氮量很低瘠薄的沙土上迅速生长。它与湿地松混交造林形成复层混交林,筑成沿海防护林带,防风固沙抗风力强,10级以下风力能正常生长。多年来,我市在沿海育苗营造不少木麻黄防护林带。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实践,对木麻黄种子育苗进行不同方式试验,摸索出几点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树种选择与林带结构在风蚀地区,要进行全面造林或营造农田防护林带〈防蚀林带〉。农田防护林带应当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容易造成造林成活率偏低。为了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总结以往的经验基础上,现结合甘肃南部高寒山区造林实践经验,谈谈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选择适宜树种高寒山区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充分考虑造林树种的抗旱、抗寒能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树种和品种,做到针、阔、灌相结合。精心整地整地是关系到造林成活率高低的一项主要环节。高寒山区采用先整地后造林的方法,苗木成活率明…  相似文献   

8.
锡澄高速公路高效观光防护林带设计的功能主要定位于防护和生态绿化景观功能。其绿化模式构建重点是树种选择和林带配制结构。在林带管理机制上,组建了专业队伍,并实行专职管理,在精心管护下,已开始显现成效。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农田防护林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平原地带。解放后,这一地区响应党和人民政府号召,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树种选择上,大都是就地取材,有啥苗栽啥树,因而林带成长后,树木生长和林带防护作用,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为适应广大农村人民公社、国营农场在耕地上营造防护林带的迫切要求,笔者从1961  相似文献   

10.
辽西基岩质海岸造林树种适宜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辽西地区基岩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进行调查,经比较分析,造林树种应选择侧柏、刺槐、日本黑松、油松、火炬树。侧柏、日本黑松适应性强,适于在基岩质海岸的各类立地条件下生长.是造林的先锋树种;而刺槐、油松则受立地因子和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只适于在特定区域和特定立地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一、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现在栽植的杨树都是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最好。杨树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区和山区沟谷地带,造林地应具备以下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近年来国内外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研究策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1.防护林功能经营区研究;2.树种选择;3.防护林带结构、优化模式研究;4.特定森林、树冠截流、树干茎流的研究;5.防护林效益计量与评价;6.防护林经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团块状阔叶树草牧场防护林营建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团块状草牧场防护林采用阔叶树造林,树种选择以乡土、牧用树种为主,使林分体现树种多样性。造林技术以苗木保鲜、抗旱措施为主。阔叶树与针叶树相比,易萌发、生长快,落叶可以被牲畜直接利用。以林保草,以林促牧,有利于建立林草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白赤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2年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长白赤松在凤城市通远堡地区生长表现良好,其造林保存率略低于樟子松和红松,但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是樟子松的1.20、1.30和1.34倍,是红松的1.32、1.86和2.44倍,它的高生长特性与樟子松基本一致,从而丰富了辽东山区的树种资源,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天山云杉是新疆山区的主要用材树种。其扦插无性繁殖在山区育苗工作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用扦插无性繁殖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可以避免用常规嫁接方法建园引起的由于接穗和砧木的迟发性、不亲和性而导致母树大量死亡;天山云杉无性繁殖是进行无性系选择,加快实现天山云杉树种的遗传改良的新途径;经初试研究,扦插育苗不仅成本较低,速生性好,且可以通过对优良采穗母株的选择,大量繁殖,培育良种壮苗。  相似文献   

16.
山杜英(杜英、胆八树)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为杜英科杜英属常绿乔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中低海拔山区。山区、半山区、平原均适宜栽植,即使贫瘠山地也能生长,是荒山造林先锋树种。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很早就将其作为园林绿化树种。该树种枝繁叶茂,秋冬至早春,部分叶片变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夺目,增添了树态美色。在园林绿地中,宜于丛植、群植、对植,有隔声防噪作用。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岩溶山区造林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7个树种3年来的造林对比试验,对参试树种进行适应性、抗逆性、生长量、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等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滇东南岩溶山区的荒山,由于立地条件较差,造林后林木生长缓慢。恶劣的自然条件对造林的保存率影响极大,显示了岩溶地区绿化造林和植被恢复的艰巨性。树木截留雨量的能力与立木生长和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即选择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树种造林,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较高的生态效益。对滇东南岩溶山地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墨西哥柏、冲天柏、藏柏、郭芬柏和湿地松等针叶树,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有川滇桤木、苦刺、圣诞树、杜仲、任豆、酸枣和滇合欢等阔叶树,这些树种可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绿化造林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引种乌桕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市引种乌桕生长调查杨锦(日照港务局)乌桕SapiumSebiferum(Linn)Roxb.在我国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重要的绿化树种。山东省中南部山区、胶东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引种栽培。日照市现有1株树龄35年的乌柏和30...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岩溶山区川滇桤木生长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砚山铳卡不同立地条件下栽培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滇东南岩溶山区的石山和土山,石灰土和山地红壤上生长都比较好,表现出对不同立地条件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快慢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密切相关,川滇桤木的树高,地径,冠幅,叶面积,叶长,叶宽,单叶鲜重,干鲜重,枝叶鲜重和生物量等10个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川滇机木具有育苗周期短,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岩溶山区营造生态防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一个优良树种,2年生平均树高为1.7m,地径为2.58cm,冠幅为0.85cm,树高最大达5.1m,地径最大达7.3cm。  相似文献   

20.
长白侧柏别名朝鲜崖柏、偃侧柏,为柏科崖柏属常绿小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吉林省东部山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毗邻的老爷岭山区有零星分布。其野生生长区在高寒、高海拔山区,是稀有的耐寒常绿树种。通过引种,人为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