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有条件的养殖场,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在消毒室内洗澡、更换衣物,穿戴清洁消毒好的工作服、帽和靴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2.
四.消毒制度及常用消毒技术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进入生产区域畜舍的人员,更要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3.
李怀旺 《中国猪业》2010,5(7):62-63
<正>1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疫病防制原则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防疫制度,防止生产区以外的病源进入生产区,避免生产区内各栋舍间的病源扩散造成互相感染。鸭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都必须更换只限  相似文献   

5.
一、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畜禽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养殖场一般谢绝参观,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必须在场门口更换靴鞋,并在消毒池内进行消毒,场门口设消毒池,用2%~3%火碱溶液(氢氧化钠),3天更换一次。  相似文献   

6.
1 猪场内环境卫生的管理措施 猪场内最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隔离,杜绝一切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大门消毒池的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生产区道路、装猪台、水泥地面、排污沟等定期用2%苛性钠溶液消毒,填平低洼地,铲除杂草等.工作人员必须淋浴后,更换消毒过的衣、帽、鞋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如离开猪舍或休假等,返回后要在生活区隔离3天以上才能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7.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杜绝一切传染源,是确保猪群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笔者针对规模养猪场具体对象的消毒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1人员的消毒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包括外来人员和本场人员,根据本场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一是采取紫外线消毒。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在  相似文献   

8.
鸡场的防疫包括卫生防疫和免疫两大方面,这里仅提出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见解。1 建立实用的防疫制度 制订实用的防疫制度是防疫措施得以落实的前提。在进入鸡场生产区前,必须设一道防疫门卫,以拒绝外人进入和监督生产人员进出时衣服、鞋帽的更换和消毒。生产区出入口设一个长5m的消毒池,消毒液要经常更换。每栋鸡舍入口处都要设一个无法跨越的脚踏消毒池。禁止饲养员串栋,各种用具分栋编号,不得混用。饲料运输车进入生产区前要经过喷雾消毒。培养鸡场全体工作人员的防疫意识是防疫措施得以落实的关键。鸡场制订的防疫制度必须经常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9.
1生物安全体系建设1.1进、出畜禽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引种隔离观察制度、病畜禽隔离制度、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1.2严格限制人员、畜禽和工具的流动,进入生产区必须沐浴、更衣、换鞋,消毒后方可进入。  相似文献   

10.
鸡场的生活区和生产区要分开,并有一定的距离,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鸡场出人口应设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淋浴更衣消毒。做好用具物品、粪便、垫料、污水处理以及鼠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要使一个大型鸡场立于不败之地,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极其重要。现提一些意见,以供参考。一、搞好鸡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1.生产区定期消毒。鸡舍周围10米内每月清扫消毒一次,整个生产区每年消毒一次,鸡舍房顶  相似文献   

12.
1日常的预防措施在奶牛场内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门口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应常年保持2%~4%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药。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  相似文献   

13.
1实行生产区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可以控制外源性传染病的传染,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隔开,生产区不得饲养任何动物,并谢绝参观活动。特别要严禁猪贩子、屠宰手入内。进入生产区的饲养人员要更换工作服,鞋、帽(工作服、鞋、帽不得穿出猪场),经紫外线灯消毒和消毒液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场外运输车辆、用具、饲料包装不能进入生产区,以防止带入病菌。猪场应采用自来水或井水,不可用塘水。因农村有些  相似文献   

14.
猪场防疫管理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防疫管理是猪场取得高效益的关键措施.猪场防疫管理贯穿生产全过程,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搞好防疫工作. 1 封闭管理 禁止非本场人员进入生产区,本场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更换工作衣、鞋,通过紫外线消毒后,经消毒池入内.本场兽医不得到场外就诊、防疫.  相似文献   

15.
<正>1选好场址,合理布局猪场选址很重要,一般要建造在水源充足、地势高燥、排水通畅的地方,距离公路、河道、居民区1km以外。猪场周围应建有围墙,有利于与外界隔绝。各生理状态的猪群(公猪、母猪、仔猪、育成猪、肥育猪)须分饲。粪污发酵处理场应设在围墙之外。生产区应与生活区、管理区分开。2建立防疫制度,防病传入本猪场的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必须经过消毒环节,如淋浴消毒,更换工作服和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相似文献   

16.
<正>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消毒能够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开展好对圈舍及其空气、场地、用具等消毒工作。现将遵化市养猪场的消毒制度归纳总结,供大家参考。1生产区入口的消毒制度(1)生产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放2%氢氧化钠,每  相似文献   

17.
1隔离,消毒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开来。凡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要更衣、换鞋(有条件的可先沐浴),用0.1%新洁尔灭洗手,紫外线消毒10min后,方可经消毒池进入。消毒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有效浓度,并每天更换。进入生产区内的车辆、用具...  相似文献   

18.
1隔离消毒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应选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如有条件的话,最好周围有2千米左右的天然隔离带。生产区与办公区应有一定的距离且生产区在上风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场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凡进入场区的车辆及用具应严格消毒。可在大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液的深度以浸过轮胎为好,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且适时更换。车上货物及猪栏等要喷雾消毒,如车辆用具等进入生产区应进行二次消毒,重点对车底盘进行严格地冲洗消毒;进入生产区的接触过其他猪群的人,应隔离至少两天,再经过紫外线消毒、淋浴、换工作服后,经消毒池进…  相似文献   

19.
1加强兽医卫生措施鸡场大门口、生产区门口和各栋鸡舍的门口都应该设立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消毒洗手盆。有条件的鸡场可以建立喷雾消毒室、更衣室、沐浴室。鸡场的大门和生产区大门设立门卫,严格实行隔离制度和消毒制度。谢绝参观,不准闲杂人员、车辆、各种动物进场,经允许入场指定位置的车  相似文献   

20.
养鸡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的四个重要环节■张有元张孝川(江苏省丰县畜牧水产局221700)一.坚持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1)在鸡场大门口和生产区、育雏区均设立消毒过道或消毒池,生产人员、车辆进入场内必须经过严格消毒。(2)工作人员、生产职工要配备工作鞋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