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96年第3期《中国花卉盆景》上李润先生的《根艺配座的要求》,提出了一个根艺制作与欣赏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这里对作者所持的某些观点提几点不同看法。一、作者在文章中所举的三个例证,其实两个并无配座。一件是李久贡的《冲浪》(见1995年第4期《中国花卉盆景》彩页)。这件作品中三只鸭下面的部份,显然是“浪”,作品既然题名《冲浪》,那么这“浪”就应视为主体,是与鸭相辅相成的主体的构成部份,而  相似文献   

2.
我也是《中国花卉盆景》的热心读者,根艺爱好者。在本刊1994年第一期彩页“根艺天地”的作品——“悠悠寿者”,我反复欣赏,认为是一件好作品:仙鹤玉立,频频整羽,好像在精心梳装,  相似文献   

3.
欣赏完《驯鹰》(载贵刊1992·3·插页)的照图以后,因出于好奇,对可供欣赏的方方面面,作了一次探索,以领悟人体与根艺结合的价值与前途。但据我看来,这件名之日“根艺”的作品,是令人失望的。它既不可能作为家庭的摆设,更不能为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全国第二届根艺展和湖北省第二届根艺展中,看到一件获一等奖的根艺作品孔雀,题名为《美丽的公主》。出自一位青年作者之手。从根艺的物象讲,“形神兼备”,是无可挑剔的。但命题与物象并不契合,值得探讨。大家知道,孔雀有雌雄之分,雌不开屏,雄开屏。这是孔雀的本  相似文献   

5.
《根艺特辑》以她独特的风姿破土而出,成为“艺林”中别具一格的新葩,这是广大根艺爱好者辛勤培育的结果,令人可喜可贺。遗憾的是:这朵“艺林之花”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命名,人们欣赏时众说纷纭,赞叹不一:“根形艺术”、“树根造型”、“根雕”、“根艺” (树根造型艺术的简称)等等。  相似文献   

6.
根艺,由于其天生资质的限定,长于表现人们所熟识的“飞禽走兽”等对象,它不仅容易懂,而且令人爱,使欣赏者倍感亲切。一个普通观众,在欣赏一件根艺作品时,常常会用“象”“不象”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首要标准,“象”才有被赞扬的可能,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惶惑和贬抑情绪。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他有权用直率的、符合他的欣赏水平和习惯的审美情趣来评论作品。因此,责难观众的评论太简单化是不明智的,倒是我们根艺作者自己,如果能从白居易的“老妪解诗”的典故中得点启发,多注意些观众的文化现状,多考虑些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接受能力,恰当地把自己的作品弄得雅俗  相似文献   

7.
根艺忌浅露     
根艺,它不同于家什、用具,而属于一个较高欣赏层次的岂术品。综观许多根艺展览及各有关报刊杂志的介绍根艺的摄影,给人这样的感觉——根艺这门艺术,登堂入室的寥若晨星,大多是平庸无奇的作品。它与花卉、盆景比较,显得幼稚些。分析根艺总体水平不高的表面原因是大浅露,其实质可能是制作者大多艺术修养尚需提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根料固有形态和色彩的存在,根艺作品中的形象普遍存在不合比例的变形扭曲,这就是根艺所特有的“夸张变形”。根艺的夸张变形是对根料形态色彩被动性的发现保留和主观能动的运用。我们从其它抽象艺术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为了强调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借助于艺术想象,并在忠实于现实真实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9.
自从根艺这一艺术形式有幸中兴以来,不少评论家似乎把它列入工艺美术范畴。近来,北林大彭春生等合著《根艺创作与欣赏》一书中,甚至开宗明义地把“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形式”说成是“根艺定义的核心”。我以为这一结论未免失当。其明显不妥之处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根艺作品必独体为多。很多作者刻意追求。但是,独件而完整又能具有“三味”(意味、根味、趣味)的作品,就比较难得。其实难就是难在树根素材不容易觅得。作者近年来就苦于这材料问题。而创作出根艺组合——根艺雾化盆景。这也是“三味”。不过这  相似文献   

11.
品评,包括两层含义:品,即欣赏;评,即评价。根艺的品评,就是欣赏并鉴别根艺品之美丑优劣。通过对根艺的品评,既能提高观者的欣赏水平,也能促进作者的艺术创作。欣赏和评价是相辅相承的,不懂得欣赏,就不懂得评价,或说评价就失去了可赖的依据。那么如何去欣赏和评价一件根艺品呢?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立意:根艺创作巧借天然,因形赋意,一件作品立意的新陈、深浅、广狭,便成了欣赏和评价的主要因素。从作品的立意,可以体察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2.
评点两则     
一、“桩景与根艺相结合"说法不妥贵刊94·l期第35页《桩景与根艺相结合》一文中“这一作品是桩景与根艺的结合,是一种新尝试(因低干已成为不动的自然根艺)一”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自然的“根”只有与人的“艺”结合之后才能成为根艺,两者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自然的根干无论如何地“像”,也仅是自然物而不能称为根艺。例如,菊花石的天然花纹维妙维肖,但这还不是“艺”;某些树瘤酷似柿等果品,但这也不是  相似文献   

13.
看到《老翁与小鹿》(1991年第12期26页)这件组合式根艺作品,马上吸引我的是构图的简洁、明快;人与鹿一仰一俯的神态,静中有动,情趣很浓。可一看命题,我茫然起来:“老翁与小鹿”怎么了?为什么“与小鹿”?能“与小鹿”吗?带着这一连串的不解,我又急读了介绍文字,结果,我失望了。  相似文献   

14.
毋容置疑,雕琢是根艺创作的主要技法之一。但雕琢是否应有个尺度标准?这是根艺界争执不下的老问题。笔者认为,根艺作品应把“根味、意味、(天)趣味”作为衡量雕琢尺度之标准。这里谈点管见,供研讨。众所周知,根的质感、纹理、色彩、凸瘤、凹洞等因素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根艺家们独具慧眼,巧妙地运用这类令人称奇入迷的形态创造出天趣盎然有意味而又有根味颇浓的艺术品来。在作品中,应使意味、根味、(天)趣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意味: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是作者凝注在作品中的情感。根的自然美不是艺术。只有把作者的情感熔铸到赋有自然美的根料中并能以感动人的形式出现,这才是真正的根艺。这也是根艺意味之所在。比如,观赏《龙的传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对中华民族的称颂,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这种情感不能用逻  相似文献   

15.
根艺作品是否都需要有一个底座,这要看作品的需要,强求一律是不妥的。但如有个得当的底座,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弊病,深化主题。平心而论,某些根艺作品的品位不算低,有的还是一流的。但是由于忽视底座的作用,看起来总有点不协调,实在可惜。比如,《绝技》和《翱翔》(见《中国花卉盆景》1987·10·P17,以下刊名略)两件作品,如果各置一个底座,便可拿掉“稳定腿”,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贴近生活实际;《鹰击长空》(1990·3·插四)也可卸掉拧在木栅  相似文献   

16.
在塑造人(动)物形象根艺作品时运用“点睛术”,不外两个原因:一是作品的需要;一是作者的喜欢,这都无可非议。如果在理论上加以限制,这不利于百花齐放,有碍根艺事业的发展。眼睛是五官的窗口,用“点睛术”给人(动)物形象一对富于乐感的眼睛,使之传“神”,怎能说是“画蛇添足”?不错,根艺贵在自然,以模模糊糊的朦胧为“美”,没有眼睛,可能与整体结构更为吻合。但在这各有所长的天平秤上,为什么非要苛刻“眼睛”。这里试以包其明先生的《跃跃欲试(鹤)》(《中国花卉盆景》1989·11、12合刊·P10,以下刊名略)和林祥梧先生的《鹤》(1989·10·P20)  相似文献   

17.
根艺作品的创作过程,通常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程序,即发现、再现和表现。而前者则是根艺创作成败的关键。选材得当,构思成熟,便会成竹在胸,加上作者略施小技,一件生动的形象便呈现在眼前,这样的作品会令观者驻足观赏,回味无穷。但是,也有不少根艺者为了使其作品达到所谓“形神兼备”和“逼真”的程度,不惜动用刀凿,在本来已经完成的作品头部生硬地雕刻出一只眼来,名曰“点睛”,人为地破坏了本来就很自然的树根形象,实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福州市树根造型研究会会员、福州市南台树根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林祥梧同志的根艺作品《天姿国色》、《威震群山》及《仲夏荷花》在“中国首届根艺展览”  相似文献   

19.
欣赏刘勇的作品《图腾千年》(见本期彩页),的确能使人得到一种超常的艺术享受。那考究的选材,精细的作工,点睛的命题和巧妙的构思等,无一不受到观赏者的称赞。但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作品中“根味儿”的渲泄。这里所谈的“根味儿”,是指根料自然形态、色泽、质地等综合表现出的意趣、情调和神韵。它是一种比喻,不是物却在物中;不可直视其貌,却能品而得之,在根艺创作中具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盆景》89.4—5期陈德先生在其《发现·再现·表现》一文中说道:“根艺的创作过程,与其他各种门类艺术所不同的是它具有发现·再现·表现的多层次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其实,“三现”却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非根艺所独有。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一规律运用到根艺的创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