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养蜂生涯是从业余养蜂开始,记得开始买了群中蜂,视它为宝贝,一天摆弄几次,后来蜂跑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我又买了几群中蜂,并订阅《中国养蜂》杂志,中蜂是养好了,就是产量不高。通过阅读杂志我了解到意蜂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我又买了2群意蜂,开始了真正的业余养蜂。我养蜂的兴趣越来越强,于是建了一个意蜂场,发展到80多群蜂转战南北,开始了我的转地放蜂生涯。那时不知辛苦,哪有蜜源就到哪去,年复一年,头发白了,转地放蜂已力不从心,又搞起定地饲养。有多少收多少,总比搬运蜂群强,图个舒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是一名基层养蜂员,1965年开始新法饲养中蜂,1974-1984年专业养意蜂,20年多的定地加小转地中蜂和西蜂并养,利用西蜂清理中蜂巢脾上的巢虫和患有"中囊病"巢脾上的死蛹,进行中西蜂营养杂交育王,越冬时抽出中蜂老脾利用脾上贮存的花粉给西蜂春繁期间育虫,流蜜高峰期用西蜂巢脾给中蜂群贮蜜,用西蜂出房子补给中蜂的弱群和幼虫病群。  相似文献   

3.
正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铁石口镇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位青年养蜂大户,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谢祝清。谢祝清蜂友现有蜂群200余群,中意蜂都养。其中,中蜂150多群,小转地饲养。养蜂纯收入近十万元。我通过蜂场实地调查发现,谢祝清蜂友饲养的中蜂,竟然没有保温板,令我耳目一新。我仔细询问,谢祝清告诉我在赣南的温暖季节(3月10日至11月10日),他的中蜂群,无论群势大小,一律不放保温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中蜂和意蜂为素材进行同群饲养,通过移位迷巢法,直接合并法,抽调子脾法,引入幼虫法,把中蜂并入意蜂群。中蜂能在混合群内正常进行蜂群日常工作,以抽调子脾法对意蜂干扰最小。  相似文献   

5.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06,26(4):20-21
我从1972年开始饲养中蜂,只限养在7~10群,一半过箱用新法饲养,一半仍用老法木桶饲养。也就是养中蜂受了益,我才弃教养蜂直至现在。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养意蜂,但仍然扶持了多位亲友养中蜂,教他们的方法当然也是一半新法过箱饲养,一半老法桶养。多年来通过两种方法并用,我从中观察出不少问题,悟出了不少道理。1为什么新法饲养的群势都比老法饲养的群势小?每年秋繁结束,冬天蜂群定群时,箱养的中蜂群势普遍小于用木桶或箩筐饲养的中蜂群势。本人认为有如下原因:1)箱养中蜂因摇蜜、检查时经常开箱,扰乱了蜂群的正常秩序;2)箱养中蜂一般像意蜂那…  相似文献   

6.
正几年前,我养了几群中蜂,后因蜂疗需要,买了2群意蜂,中意蜂同场饲养。没想到胡蜂有欺软怕硬的特点,只进攻意蜂。2012年9月1日下午,最强的一群(12脾)意蜂死了1脾蜂,发现是金环大胡蜂咬死的,并有一只金环大胡蜂正在咬杀蜜蜂,我马上就近找到一块厚纸板将其打死。后来又打死2只,跑掉了2只。9月2日14:00,蜜蜂又死了一大片。每个意蜂群的蜂箱巢门前有几只金环大胡蜂在咬杀蜜蜂,立即拍打金环大胡蜂,不一会儿就打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所看到最早的养蜂书是《实用蜂蜜学》,其中谈到华老前辈从美国买回几只意蜂王,放到中蜂群内全部被意蜂咬死。这个实验失败后,我们几十年来认为在中蜂群中,意蜂不能过箱。现在我通过试验,把意蜂王放到中蜂群内成功了。方法是:把意蜂快要出房的王台放到中蜂的3张正出房的封盖子脾中,蜂王出台后,中蜂不咬蜂王,相处得很好。蜂王交配成功后,给蜂群中间加1张意蜂脾,蜂王产卵孵化  相似文献   

8.
中意蜂同场饲养会发生互盗 ,所以很多养蜂者认为中意蜂不能同场饲养 ,其实只要找到盗蜂发生的原因 ,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中意蜂就完全可以同场饲养。中意蜂互盗主要发生在秋季蜜粉源枯竭期 ,其次是早春。意蜂群势大 ,体格大 ,抵抗中蜂的能力很强 ,即使中蜂盗意蜂 ,也不必采取任何措施 ,因为它根本不会造成意蜂的任何损失。意蜂盗中蜂情况就不同了 ,一旦发生 ,如不采取措施 ,就会造成全群覆灭的重大损失。众所周知 ,到了深秋 ,蜜源枯竭 ,蜜蜂本能地感到冬季的来临 ,为了生存会积极贮备越冬的饲料 ,可外界蜜粉源断绝 ,就会四处寻找。蜜香四溢的…  相似文献   

9.
毕志武 《蜜蜂杂志》2005,25(9):14-14
蜜蜂群势的变动,会引起蜜蜂某些行为发生程度不同的改变。本文仅列举4例以作证明。例一: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南方农村有些业余养蜂者,由于对外来蜂种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常常将中蜂和意蜂同场饲养。由于对意蜂的饲养管理经验不足,导致意蜂度夏之后群势过于孱弱,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只好用中蜂的蛹脾去补强意蜂的群势,使其迅速复壮。采取该措施者大多数获得了成功:意蜂很乐意地接受了中蜂蛹脾,此后中意蜂同巢共处相安无敌视。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曾做过尝试,然而总有一些模仿者尝到了失败的苦涩,意蜂拒绝接受…  相似文献   

10.
本人反复读了《蜜蜂杂志》2004年第1期中《“蜂王之死”专题片与中蜂的保护》一文,深有同感。1995年的秋季,我中蜂场1km外来了1个安徽90群意蜂的转地蜂场,我三天没去看,结果蜂场全部被盗,近40群中蜂,飞逃的飞逃,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连夜搬,但其他地区也有意蜂来访,最后搬到一个荒山上,到越冬期才保存了7个弱群。经过几十年中蜂和意蜂的饲养,我认为这两种蜂尽可能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因为只要在检查中蜂群时,箱内蜜味散发出来,意蜂闻到就来光顾,一旦起盗就不可收拾。上海费起充先生认为:意蜂进中蜂退。而我认为只要有意蜂蜂场到来,中蜂就将彻底…  相似文献   

11.
我业余养蜂十几年,深感中意蜂有许多不同点,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点,对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大有好处。总结其主要不同点有:中蜂不采树胶;意蜂采树胶,且粘性大,养蜂员操作时往往要用起刮刀帮忙,较费时费力。中蜂在巢门扇风时腹部向里头朝外,鼓风机式的扇风;意蜂正相反,头朝里腹朝外,抽水机式的排风。这样就造成了中蜂在流蜜期因酿蜜水分向箱体内冷凝,蜂巢内湿度很大,巢外的热空气又往里鼓,蜂群容易受到闷热。在采集上,中蜂比意蜂早出晚归,全天的采集时间比意蜂多1~2小时;中蜂的嗅觉要比意蜂灵敏得多,利用零星蜜源比意蜂强,所以在外界蜜粉源…  相似文献   

12.
张明高 《中国蜂业》2009,60(5):26-26
1970年我开始业余养中蜂,1980年改养西蜂。退休后小转地养蜂。2008年4月,将蜂群搬回家定地饲养。4月7日中午,突然飞来一群中蜂,钻进一个开着巢门的空巢箱里,在纱盖下面结了蜂团。因事发突然,家里没有中蜂巢础,就放了2张意蜂老脾和1张未繁殖过的新脾。第二天检查蜂群见蜂王翅尖已破损,才知是个老王飞出群。  相似文献   

13.
上饶中蜂ABC     
<正>我对中蜂既感神秘,又有畏惧。总想走进它们的世界,探究未知的科学知识。妻子说我"久慕成痴",同事称我"蜂我两忘"。现将本人养上饶中蜂所察所悟写成文字,以求在技术上与蜂友的共同进步。一、饲养中蜂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避免蜂群飞逃中蜂有极强的恋子性,尤其是未封盖子。故蜂群内有健康的未封盖子,是蜂群不飞逃的诀窍。新收捕的蜂群要给子脾,新分群的蜂王出房后要补充子脾,人工分群提出的老王群内要有子脾。总而言之,只要巢内有健康的子脾,蜂群就不会飞逃了。  相似文献   

14.
优良的中蜂种,具有性情温顺,繁殖力强能维持大群,抗病力强,产量高的特点。在一些偏辟的山区和业余养蜂爱好者,可利用自然育王的方法进行选种。一、早春提前壮大种王群通过一年养蜂生产的观察、对比,选择一至三群生产性能好的蜂群作为种王群。早春繁殖开始后,封盖子脾陆续出房,蜂数逐渐增加。蜂巢需要扩大时,将一般群势中的老封盖子脾适当抽出,插到种王群里,将种用王群的幼虫脾抽出加到一般群里,这样,种王群的群势很快壮大,二十天左右就开始造台,产生分蜂。二、利用自然分蜂群的王台进行人工分蜂种王群,通过人为的补充老封盖子脾群  相似文献   

15.
今年夏、秋,我地中蜂普遍遭受巢虫危害,以致子脾上的白头蛹成块成片,导致群势日衰,甚至引起蜂群逃亡。可是,我饲养的用意蜂脾繁殖的中蜂群,却全无巢虫危害。我经过多年观察,发现用意蜂脾繁殖中蜂群可抗巢虫,确实是一条规律。究竟是什么原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的做法是:在春季蜜源期选择蜂王优良、群势较好、繁殖欲望较强的中蜂群,加入几张无巢虫的意蜂脾,同时抽出全部中蜂脾。十几天以后待意蜂脾上的部分中蜂子房封盖时,再逐步增加意蜂脾扩巢,并始终保  相似文献   

16.
意蜂巢脾与中蜂巢脾比较 ,除了巢房要大点、深点而外 ,还有以下不同 :巢脾完整、坚硬结实。由于意蜂巢脾中含有一定量的蜂胶 ,它对蜜蜂的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和抑制作用 ,特别是对防御巢虫侵害作用显著。在中蜂饲养中 ,常常有人认为意蜂巢脾放在中蜂群中 ,会促使中蜂蜂王在意蜂巢脾中产雄蜂卵而不敢使用 ,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中蜂生产中 ,适当使用一些意蜂旧巢脾 ,能减轻病虫害对中蜂的危害 ,对控制分蜂热等都大有好处。现将具体做法叙述如下 :1 选择较好的意蜂旧巢脾必须选择经意蜂群用过 1~ 2年的 ,且没有雄…  相似文献   

17.
中意蜂互盗是难同场饲养的关键问题。我认为:中蜂盗意蜂,盗不了;意蜂盗中蜂,不得了。即中蜂虽爱作盗,但因个体小,却盗不了意蜂,而意蜂一旦盗中蜂则可造成中蜂群毁灭。因此我保持意蜂全年不缺糖,并将中蜂巢门用铁皮条压低,缺糖时只容中蜂通过,意蜂个体大无法进入...  相似文献   

18.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03,(12):16-16
1990年早春 ,我的 2群中蜂与意蜂同放在 1个场地 ,其中有 1群中蜂与意蜂并排放置在相距不足 0 5m的地方 ,该群中蜂在越冬时失王。 1 2月 2 7日天晴 ,气温 4~ 6℃ ,蜂群包装后有少许花粉被采回 (该地区此时有食用油菜开花 ) ,但采粉的蜜蜂不进入本群 ,而是进入有王的意蜂群内。此时气温尚低 ,意蜂尚未出巢采集。待天气转暖 ,我打开意蜂群检查时 ,发现巢脾及框梁上有若干只中蜂 ,并有几只中蜂正在饲喂幼虫 ;提脾时 ,有几只中蜂呈恐惧状 ,但并不与意蜂斗杀。为此 ,我联想到中蜂耐寒 ,春繁出勤早 ,采集勤奋 ,而意蜂春繁虽也早 ,但因早春气温低…  相似文献   

19.
在意蜂的繁殖季节,将多余的意蜂巢脾放入中蜂群中,然后将中蜂在意蜂脾上贮存的花粉补给正在繁殖或花粉不足的意蜂群,具体方法: 1.在确定放置意蜂脾的中蜂群中,把老脾或一部分巢脾抽出,将意蜂脾放入,请注意保持蜂脾相称。……  相似文献   

20.
我业余定地饲养中蜂十多年,现在有中蜂20群,总感觉到生产蜂蜜和繁殖蜜蜂存在矛盾,虽然运用过继箱、主副群等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但对于业余养蜂者来说总觉得太麻烦。我由《蜜蜂杂志》文章中的经验介绍和养蜂实践,摸索出一种组合巢脾的方法,效果不错。下面把我的做法介绍于后,有兴趣的蜂友不妨 试试。每张巢脾分上下两部分:下面部分主要用作育虫,我称为子脾;上面部分用作贮蜜,我称为蜜脾。繁蜂期只使用下部子脾,生产蜂蜜时把蜜脾加在子脾上,蜜蜂就会把蜜贮存在上部蜜脾中。当贮蜜成熟时,把蜜脾取下摇取蜂蜜,摇完后再把蜜脾加于子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