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20个早熟梨新品种在开县进行的筛选试验表明:引进的所有早熟梨品种在开县生态条件下能正常萌芽开花结果,多数早熟梨在开县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根据所选用的20个早熟梨品种的主要特征性状比较及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霞玉、翠冠、黄金、雪青4个品种耐粗放管理、丰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为最优栽培组合,可以在开县大面积发展;龙泉酥、新雅、清香、早美酥4个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可以适量发展,并可作为授粉树栽培;中梨一号、黄冠、圆黄、西子绿4个品种由于抗病能力稍差,可以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发展;其他引进的早熟梨新品种,对丰富开县梨品种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昆明梨发展的四个时期 昆明是云南梨生产的老产区和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面积大(10 230 hm2,占全省梨面积3.86万hm2的26.50%),品种多,群众爱吃,农民喜种.但昆明究竟应发展什么品种的梨,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40多年中,一直是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争论不休的老问题.追溯起来,昆明市梨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梨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2000年以后,我国梨栽培面积趋于稳定,产量随着投产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呈稳步上升趋势.除海南省外,全国其他各省(市、区)均有梨商品化规模栽培.河北是我国梨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安徽则是单产最高的省份.我国梨品种资源丰富,几十年来,我国选育并推广了大批优质梨品种,并引进了一些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西洋梨、日韩梨品种在生产中加以推广.品种熟期搭配不合理、出口和加工量少、苗木经营混乱、规模化经营水平低等是目前我国梨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适宜地区适量发展10-11月成熟的晚熟梨品种,使早熟、中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种植比例保持在20:25:40:15,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梨加工比例,加强苗木市场监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梨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效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云和县是南方梨的老产区,具有500年的栽培历史。为了更新梨树品种,促进云和梨业的稳定发展,我们自1999年以来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梨品种87个,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试验园设在云和县重河湾山地,位于云和镇西部8km处,海拔240~300m。红壤土,含沙量较高,质地疏松,pH值4.5~4.8,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刘剑)虽然成都市双流县胜利镇的绿宝石梨才刚刚挂果,但成都寿星果业、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已经要求预订今年的绿宝石梨。6月底梨果成熟时,第一批绿宝石梨将外销到欧美、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珍珠梨’为国内育成的极早熟梨品种,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好。本文通过对珍珠梨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和适应性等引种表现进行观察,总结出了‘珍珠梨’在南京地区的栽培定植、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以及适时采收等主要栽培技术,为‘珍珠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制定完善梨避雨栽培害虫高效安全综合防控措施,2017-2019年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系统开展了梨避雨栽培区域性主要害虫发生差异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条件下,可避免梨茎蜂、梨瘿蚊的发生为害,茶翅蝽、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类、天牛类等发生程度极显著降低,梨二叉蚜呈百倍以上加重为害趋势,黄粉蚜、二斑叶螨等偶发害虫易蔓延成灾。为此,生产上制定与落实以性喜温暖干燥气候的小虫体害虫为重点的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宝珠梨和大理雪梨是同一品种,是云南的优良梨品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昆明的著名特产和品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扩张,昆明宝珠梨在生产管理粗放化、品质日益下降的同时,正面临着产地急剧缩小的窘境。要重创昆明宝珠辉煌,就必须加强残存梨园的管理,新建适量规模的标准化宝珠梨果园,发展种梨专业大户,走专业化、产业化经营道路,同时,应主动出击,积极拓展市场,大幅提高宝珠梨生产经营效益,确保梨农的持续增收和种梨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龙游县是浙江省早熟梨优势栽培区域之一。梨是龙游县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水果。龙游县梨栽培历史悠久,300多年前的岑山“箬包梨”远近闻名。目前,梨产业已成为龙游县主产区果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梨是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传统水果,也是当前景宁县的主要栽培水果之一.景宁县生态条件好,山地资源和气候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梨在全县24个乡(镇)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鹤溪、英川、金钟和大顺等乡(镇).近年来,在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中,梨被作为景宁县山区开发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而备受青睐;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育,景宁县包括梨在内的水果产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景宁县梨产业的现状,把握机遇,制定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主动的应变策略,对促进景宁县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面积与产量梨是山东的主要水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截至2003年底,山东全省梨栽培面积为7.4l万hm^2。占全国梨栽培总面积的6.7%,占世界梨总面积的4.4%:2003年山东梨产量为98.26万t.占全国梨总产量的10.4%.占世界梨总产量的5.7%.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见表1)。1978-1996年.山东梨面积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递增率达到5.9%.1996年达到9.3万hm^2。  相似文献   

12.
日前,福建省德化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早熟梨之乡”荣誉称号。1996年以来,德化县先后从台湾、浙江、山东等地引进优质早熟梨品种。经过多年筛选培育,新世纪梨、翠冠梨、蜜雪梨等成为该县主栽品种。目前,全县已建立优质早熟梨示范场10个,2个面积333-3hm^2以上和4个面积133.3hm^以上的早熟梨生产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3.
以早熟‘苏翠1号’梨为例,通过连续六年在徐州地区的栽培技术研究,从园址选择与品种搭配、定植技术、肥水管理技术、花果管理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整形修剪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重点介绍了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早熟梨在徐州地区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梨是云南省建水县适宜栽培的果树,主要分布在利民、普雄、坡头、官厅等山区及半山区乡(镇)。栽培区水利基础设施及交通状况较差。梨在建水县水果产业中名列第3。到2005年底,全县梨种植面积1406.67hm2余,投产面积733.33hm2余,产量1.1万t,产值1650万元。梨在建水县具有较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南方梨主要是指适应我国南方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的梨 ,该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 (市、区 )。1 南方梨品种发展趋势我国南方是砂梨主产区 ,目前主栽品种为黄花梨 ,近年来推广的早熟品种翠冠、西子绿等发展很快 ,但大部分尚未投产。砂梨系统梨在栽培上有以下优点 :①丰产性好。一般单果重达 15 0~ 30 0 g ,栽培得法 ,几乎没有大小年 ,盛果期每 6 6 7m2 产量稳定在 12 5 0kg以上。②投产早。目前我国南方栽培的砂梨品种基本都能实现“一年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1996年农业部提出的"南梨北桃"的落叶水果发展构思,广西贺州市于2000年开始从浙江大学、广西桂林等地引种南方梨,共引进南方梨品种11个,现栽培面积1 066.67 hm2,预计2006年梨产量达2.5万t.  相似文献   

17.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的一篇研究报告,来自日本国家果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4个梨品系的单性结实遗传资源及其基因表达。单性结实在果树栽培中很有用,尤其对于自交不亲和树种,如梨更有用。为寻找梨单性结实遗传资源,试验对31种梨(20个中国梨品种,5个欧洲梨品种,2个日本梨品种和4个杂交种)的花去雄,不授粉,然后调查着果率和果实膨大情况。所有的欧洲梨的着果率均高且稳定,"LaFrance"果实膨大程度最大。没有授粉的花去雄并套了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与中国的梨生产、贸易及流通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梨生产概况梨是世界范围内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世界上栽培梨树的国家有76个,栽培的品种可分为东方梨(多汁脆肉型)和西洋梨(后熟软肉型)两大类,东方梨主要产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包括砂梨、白梨和秋子梨等;西洋梨主要产于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地,主产国有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土耳其、南非、法国、智利和印度等。我国主要栽培东方梨,也有部分西洋梨,是世界上最大的梨生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梨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和梨果加工技术水平均低于世界梨其他主产国水平。栽培面积和产量据联合国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6月下旬,广西桂林市早熟梨——翠冠梨开始成熟上市,产地批发价4~5元/kg,市场零售价6元/kg。今年桂林市早熟梨生产特点:一是得益于去冬异常严寒的天气,今春梨树花芽壮实饱满且数量普遍较多。二是今春翠冠梨等早熟梨花期天气不错,为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种植的砂梨品种“棠梨”和“早脆梨”为寄接母树,于2012年12月及2013年1月两次从广东省北部山区阳山县采集已满足低温需冷量、饱满的“早脆梨”花芽进行寄接栽培。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及不同时间嫁接处理对寄接花芽的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以及果实的内外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与花芽采集母树正常着生的梨果相比,采用寄接技术能够生产出与其品质相当的梨果,且果实采收期可提前30天左右。以上试验结果为寄接梨栽培技术在广东低海拔地区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