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鱼暴发性死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因水质恶化氨氮硫化物中毒引起,另一方面由腮腺炎病或者水质恶化与腮腺炎并发引起。氨氮中毒和水质恶化与腮腺炎并发引起暴发性死亡一常发生在冬春季节,温室或利用温泉的大棚内。腮腺炎病引起暴发性死亡,则在夏秋季节.发生在露天池。由腮腺炎病和水质恶化与腮腺炎并发引起的暴发性死亡,具有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恶性突变等特点。症状:①前者无伤无痕,底板无明显异色呈自体色,肝脏呈黑灰色,口鼻、肛门无流血现象。②后者有口鼻、肛门流血,生殖器脱胆外露,四肢、颈部、腹部水肿,底板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对高产鱼塘水质恶化引起暴发性鱼病的问题,进行了观测研究。对池塘水质恶化的形成规律,恶化水质的特性及对鱼类产生的危害有初步认识,并为处理水质恶化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池塘水质恶化的原因引起池塘水质恶化,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约化控温养殖业兴起,甲鱼的养殖密度随之增大,残饵及排泄物也相应增多。由于地水温度较高,经常换既不方便又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室内通风条件差,造成了池水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严重超标,导致甲鱼中毒。病甲鱼食欲差,身体干瘪,裙边上翘,体色发黑。由于地水水质差,水及空气中均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鱼常停留在食台上不愿下水,不久便出现死亡。基于以上甲鱼养殖环境的恶化及甲鱼产生病症现象,应将池水全部换掉,洗刷池底后注入新水。在晴天上午用0.6Ppm活性酵素(各类消毒剂、杀虫剂在活性酵素使用后5天…  相似文献   

4.
水质是直接威胁甲鱼健康不可忽视的因子,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水质有密切关系。不良水环境会给甲鱼带来疾病,甚至死亡。反之能对甲鱼生长带来帮助,在治疗鳖病上也有一些功效,打破人们常规中治病一定要用药物的认识。现就我校甲鱼养殖中几例病例,分析优良水环境在鳖病治疗中的作用:病例一:自中毒症1996年冬将一批稚鳖放人温室池中进行越冬。由于养殖密度较大,饲料中蛋白含量高,残饵和排泄物等分解后产生大量氯氟、亚硝酸、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水中积累。而条件限制,不能经常换水,底层有机废物无法氧化成无毒物,从而引起甲鱼氨中毒症…  相似文献   

5.
曾宝全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起水泡,裙边呈锯齿状断裂。1.2流行特点甲鱼氨气中毒常发生于温室水质变质的池子,时间为每年的2~4月,甲鱼平均体重超过150克。1.3甲鱼氨气中毒和红底板症状的区别甲鱼氨气中毒为点…  相似文献   

6.
鳖由野生转为人工高密度饲养后,一些暴发性鳖病往往使养殖户蒙受巨大损失,特别是一些疑难鳖病的防治难度更大,由此导致全军覆灭的事例举不胜举。鳖病的暴发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鳖机体的抗病力下降,外因是水质恶化和病原体的侵袭。在人工养殖状况下,尤其是温室饲养,鳖长期处于恒温状态生活,其体质脆弱,易对环境变化发生应激反应。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不足,使得鳖摄食的营养达不到需求,造成鳖的免疫力降低、抗逆性差。水质恶化是鳖病发生的重要外部条件。气候异常与水温突变伽寒潮、暴雨和闷热造成温…  相似文献   

7.
在甲鱼养殖过程中,池水恶化常使其食欲减退,抑制生长,甚至会直接诱发疾病出现死亡。而加强水质管理,是确保甲鱼健康生长、稳产高产的关键环节。1 水质要求1.1 水质的物理参数要求 养殖甲鱼良好而正常的水色为油绿或深褐色,如果水色变为暗褐色、黑褐色、灰蓝色或灰白色,且表面形成一层厚的浮膜,表明水质已严重  相似文献   

8.
章晨静 《内陆水产》2001,26(11):33-33
甲鱼养殖温室中氨氮含量往往很高,当人一走进温室便可闻到刺鼻的氨味。当氨氮含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引起甲鱼生长不适甚至会造成氨中毒死亡。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水体中氨氮含量在20~50毫克/升时,甲鱼能正常生长;当达到70~80毫克/升时,引起轻度不适,影响甲鱼摄食;当大于100毫克/升时,造成甲鱼氨中毒死亡。(杨先乐《鳖病及其防治》)。氨(NH3)有较强毒性,是水质变坏和水体老化的重要因素。为降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常用的方法是大换水,这种方法只是解决暂时问题,不能标本兼治。现简要谈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甲鱼(鳖)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医药及保健价值,市场需求大,养殖效益高,90年代初,我省各地迅速掀起甲鱼养殖高潮。今年甲鱼养殖面积预计达到1.5万亩以上。随着放养密度的加大,产量的增加,细菌性、暴发症、疑难症、无名中毒等病害越来越多,而且甲鱼病不单是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往往是饲料、营养、水质、病原多重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0.
生石灰是水产养殖的一种常规药物,非常普遍的用在水质消毒,疾病防治中,许多水产养殖用户也把生石灰作为一种常用的水质改良剂,但在甲鱼的养殖中,要根据情况酌情使用,否则,会出现pH值过高从而导致有毒气体的产生,造成甲鱼中毒的病况。本文介绍了温室甲鱼养殖中生石灰使用不当引起的病况,并提出了相应解救措施。实验中采用了生石灰日常消毒常用的浓度和间隔日期,伴随着pH值与氨氮的浓度升高,甲鱼出现了死亡现象,在解除了生石灰的使用后,甲鱼停止了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1.
4.红脖子病(也叫粗脖子病、阿多福病等) (1)病原: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也有认为是甲鱼虹彩病病毒。此病是由于鳖刚度过冬眠期,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抵抗力变弱,再加上水质恶化从而使嗜水气单胞菌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份,慈利县宝莲渔场甲鱼池暴发了传染性疾病——红脖子病。相继死亡20余只,规格为0.75—1kg,损失近千元。这些病甲鱼的症状表现为:裙边严重下垂,咽喉部和颈部皮肤有明显的点状充血,腹甲因充血而出现红色斑块,有的甚至溃烂穿孔。游泳缓慢,反应迟钝,很易捕捉。病情严重的个体表现为口鼻出血。该病主要是由于伤鳖入池时未经处理而在自然条件较差、水质恶化,尤其是水温较低的情况下被水体中某些产气单孢杆菌侵袭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鳖业的发展,种苗的大流通、养殖密度提高、水质恶化、人为操作不慎等,致使稚幼甲鱼培育期杂病丛生。其中又以白点病最常见、危害最大、死亡最迅速。在东莞地区,大多数甲鱼场预防措施做得比较好,白点病的发生率在40%左右;外地和境外购进的甲鱼苗,发病率超过80%。稚幼甲鱼一旦发生白点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在稚幼甲鱼培育期,特别要注意白点病的发生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养殖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池塘封冻与甲鱼冬眠期较长,人工养殖甲鱼在每年越冬期间均出现体质衰弱及大量死亡现象,笔者分析养殖甲鱼越冬死亡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一、甲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 1.水质原因 一方面,池塘封冻时间过长,水体与空气接触  相似文献   

15.
温室养殖甲鱼,气温和水温较高,养殖水体偏小,长时间的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质条件下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治理水质恶化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频繁大量地换水,这种做法既影响甲鱼正常生长,使甲鱼产生应激反应,又浪费人力财力。如何针对温室甲鱼养殖的环境特点,实行人为干预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状态,  相似文献   

16.
用盐酸吗啉脒胍防治甲鱼疱疹病胡嗣基(安徽屯溪师范专科学校,黄山市245000)在不断发展的甲鱼养殖业中,甲鱼的疾病防治日见其重要性。引起甲鱼患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管理不当、营养失调,环境条件(水质等)恶比,寄生虫侵袭,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等,均可使甲鱼罹...  相似文献   

17.
脱壳后软壳蟹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脱壳后的软壳蟹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损失。我们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对河蟹脱壳后的软壳蟹死亡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一些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死亡症状脱壳后的软壳蟹在1~3天死亡。死亡的河蟹通体柔软,也有部分甲壳略有硬度,外观与正常蟹无异。解剖内脏掀蟹斗时,蟹斗柔软呈皮状,死蟹胃、肝脏皆正常,有的蟹鳃丝有水肿现象,大多数胃内无食物。二、死亡原因分析1.水质恶化引起:由于蟹池内水质恶化,特别是底质恶化,有害气体增加导致脱壳后的软壳蟹无法适应此种环境,因其通体柔软而…  相似文献   

18.
如何搞好温室新建改建地的养水是能否养好甲鱼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将去年本公司甲鱼场温室尿素养水引起甲鱼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洪问行借鉴。本公司甲鱼场上年9月初,在自孵稚鳖养殖中,由于用尿素养水.使一周龄的稚鳖突然发生死亡,死后的推鳖均有伸颈、张口、仰头等呼吸困难表现,并伴有内脏出血现象,少数稚鳖出现四肢痉挛、昏迷、抽搐等症状。综上所述,笔者初诊为中毒病,为了诊清所中之毒与其源.及时作了饲料与水质的检查、分析和比验.其结果他水中亚硝酸报含量(以氮计)在O.4omg/升以上,并对所有池进行…  相似文献   

19.
1992年8月至1993年4月,安庆市5座中、小(一)型水库养殖鱼类相继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病。187.6公顷水面共死鱼28t。作者对5座水库鱼类发病原因、流行情况、危害程度等进行了调查,在流行季节对其中3座水库的鱼病进行了诊断和药物防治。水库暴发性鱼病与高温季节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引起水质恶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甲鱼生长呆滞症的病因及防治甲鱼生长呆滞症是一种累积性食物中毒和不良水质作用引起的并发症。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病情,至中后期出现连续不断的死亡。病鳖大都在150克-250克。主要症状表现为:1.底板和舌部发红,皮肤粘液少,运动迟缓,一般无外伤,进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