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探讨猪内源氨基酸的估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饲喂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0%、5.0%和8.0%的3种纯合无氮日粮时,荷术猪每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和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指出:(1)饲喂不同纯合无氮日粮时,荷术猪各天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异系数(C.V%)随日粮粗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减小:(2)从各组荷术猪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变化规律看,至少需3头试验猪,经预饲3天后,再收集3天食糜才能保证排泄物样品的代表性;(3)回肠末端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随着无氮日粮饲喂期的延长呈稳定到锐减的趋势型,因此用无氮日粮法进行内源氨基酸校正时,排泄物采样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2.
大肠中微生物对蛋白质的降解与合成作用是用全收粪法测定饲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主要干扰因素。利用回——直肠吻合术。游离大肠,制作专用于评定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荷术猪(Hostal swine)不仅可以避免大肠中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可以简化用瘘管法收集回肠末端排泄物的采样程序,减少误差来源,提高测值可信度。但采用这种方法时,如何取得有代表性的排泄物样品仍是保证测值精确度的关键问题。为此本试验研究了饲喂粗蛋白质量分别为9.6%、13.5%、17.0%和20.6%的四种半纯合日粮时,荷术猪每天的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和排泄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确立测定氨基酸生物学效价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指出:①喂给不同半纯合日粮时,荷术猪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的变异系数(C.V%)随日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DM)的增加而增加;②从喂给不同日粮的荷术猪回肠末端干物质排泄量的变化规律看,如以每3头试验猪统计,预饲3天后,收集4天排泄物可保证排泄量测值的准确性;③排泄物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稳定性并不因半纯合日粮饲喂期的延长而改善,因此测定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时,可以根据干物质排泄量的稳定性来确定适宜的排泄物收集期。  相似文献   

3.
无氮日粮纤维水平对猪内源氨基酸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醋酸纤维素为纤维源配制成粗纤维水平分别为2.0%、5.0%、8.0%的3种无氮日粮,采用3头回—直肠吻合猪,分3期试验,通过3×3拉丁方设计研究在等进食量(750g/d)条件下日粮的纤维水平对回—直肠吻合猪消化道内源氨基酸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胱氨酸外,无氮日粮的粗纤维水平对回肠末端食糜干物质中其他内源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的总排泄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粗纤维水平与各种内源氨基酸的排泄总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强相关关系,随无氮日粮中粗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种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呈直线增加。  相似文献   

4.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评定膨化全脂大豆的营养价值及膨化加工的最适条件参数,以豆粕加油日粮为对照,分别用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北京建中机器厂“B99-1”干法挤压膨化机生产,螺旋转速450~550r/min,大豆水分含量13.1%)替代对照日粮中11%的豆粕和全部豆油为试验日粮,同时配制以140℃膨化全脂大豆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半纯合日粮,用5×5拉丁方进行了5期消化代谢试验,检验上述膨化全脂大豆对生长猪(18.5±1.5kg)氮平衡和日粮氨基酸及脂肪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日粮处理间干物质消化率基本无变化。与豆粕加油日粮相比,130℃、140℃和150℃膨化全脂大豆组猪的氮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3.7%、2.4%和3.1%;氮利用率分别提高3.3%、3.9%和5.1%;脂肪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7.2%、5.7%和5.4%。140℃膨化全脂大豆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1%、87.6%、70.8%、65.3%、88.2%、95.5%和97.7%。用膨化全脂大豆替代生长猪日粮中部分豆粕和全部豆油,可改善除缬氨酸和亮氨酸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25头60~10kg社长大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0.5%(I组)、1%(Ⅱ)、2%(Ⅲ)、3%(Ⅳ)和4%(Ⅴ)的实用矿物添加剂,持续饲喂27天,观察超量添加矿物添加剂对其生产性能及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高于1%的本试验添加剂,使猪的日粮增重和日采食量明显降低,而料肉比明显升高;另外,使猪各组织钻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脾硒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肌肉、肾、心脏硒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即机体内各组织中硒含量的分布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寻求足以客观反应各种氨基酸生物学效价测值的最小样本含量,作者研究了喂饲蛋鸡日粮、肉鸡日粮、鱼粉日粮、菜籽饼日粮、豆粕日粮、玉米日粮和纯合无氮日粮等7组不同类型日粮时,试验鸡干物质排泄量、干物质表观代谢率和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个体测值变异规律,同时也研究了达到不同测试精度时,相应地所需要的试验鸡群数量。结果表明:(1)饲喂全价日粮和半纯合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标准差为1.2~2.3g,变异系数为10.5%~17.4%;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标准差为2.8%~5.2%,变异系数为3.8%~12.6%。它表明饲喂不同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和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测值差异程度不同。为了保证对各种日粮的干物质表观代谢率测值偏差小于3%和2%(置信度为95%)时,试验鸡数分别需要12只和27只。(2)饲喂纯合无氮日粮时,试验鸡个体间干物质排泄量及干物质表观谢率测值差异则更大。如从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测值分析,试验鸡个体间各种氨基酸排泄量变异系数都大于20%,因此,即使试验允许偏差值放宽到10%,仍需要40只左右的试验鸡群。  相似文献   

8.
泡桐叶用作单胃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泡桐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具有抗干旱、耐盐碱的特点,在我国“三北”地区分布很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速生树种。为综合利用泡桐资源,探讨确立泡桐叶作为单胃动物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在测定热喷及未热喷泡桐落叶的概略养分、钙、磷、氨基酸含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Sibbald(1977)“TME”改良法、猪小肠液体外消化试验法和回─直肠吻合荷术猪方法,研究了泡桐落叶的干物质、粗蛋白质、能量的消化率(猪)和代谢率(鸡)。结果指出:①热喷与未热喷泡桐叶干物质中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粗灰分、总能等概略养分及钙、磷、各种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热喷泡桐叶较未热喷泡桐叶中粗脂肪含量略低。表明虽然热喷处理可引起部分脂肪的挥发损失,但热喷处理对其他各种养分的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很小,未热喷泡桐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1.46%、粗纤维18.10%、粗脂肪3.48%、粗灰分17.96%、总能4172.5千卡/千克、钙2.75%、磷0.14%、总必需氨基酸4.14%、总氨基酸8.72%;热喷泡桐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1.71%、粗纤维18.27%、无氮浸出物48.30%、粗脂肪3.08%、粗灰分18.64%、总能4079.7千卡/千克、钙2?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取58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三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为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天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秀200g/T植  相似文献   

10.
家兔对不同品质粗纤维利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青干草和玉米秸作为粗纤维来源,配合不同粗纤维含量的日粮(1、2、3、4)饲喂40日龄的家兔,结果表明:以青干草为粗纤维来源,并且粗纤维水平分别为10.99%、12.97%日粮(1、3)的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19.93%、27.3%;而以玉米秸为粗纤维来源,粗纤维水平分别为13.02%、16.24%日粮(2、4)的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为22.47%、38.72%,4种日粮的粗纤维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饲用酶制剂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8头体重17kg,在回肠末端安装改进“T”型瘘管的断奶公仔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添加复合酶和对照日粮,进行两次重复代谢试验和回肠末端食糜消化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可使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和回肠末端食糜中蛋白酶类的活性略有提高,但与对照日粮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对饲料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灰分的消化率和消化能的转化率平均分别为84.16%,88.77%,84.92%,54.04%和82.81%。食糜和粪中的氨基酸平均消化率分别为85.9%和79.5%,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加酶组与对照组的淀粉酶、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9281.3U/g和9891.5U/g,347.2U/g和304.8U/g,1017.6和737.8U/g,23.6U/g和16.8U/g。  相似文献   

12.
付建福  饶辉 《饲料广角》2008,(13):40-42
本试验研究了含有普通大麦(NB)或低植酸大麦(LPB)日粮(含有18%和15%蛋白质)对生长猪的氮和磷排泄量的影响。NB含有0.31%总磷和0.19%植酸磷;LPB含有0.32%总磷和0.01%植酸磷。结果表明:日粮中LPB代替NB,极显著地降低磷的排泄量:含有18%和15%蛋白质日粮,分别降低了38%和43%的磷排泄量(P〈0.001)。日粮CP含量从18%降到15%。极显著降低了N的排泄,含有NB和LBP日粮分别降低了29%和32%氮的排泄量(P〈O.001)。随着日粮蛋白质含量降低,极显著地降低了总氮的保留量(P〈0.001)。生长猪饲喂LPB型日粮的粪中的N:P比值比饲喂NB型日粮的高(P〈0.001)。总之,降低生长猪磷和氮的排泄量.可以通过LPB代替NB和也可以通过降低日粮中的CP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选择8头体重17kg,在回肠末端安装改进“T”型瘘管的断奶公仔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添加复合酶和对照日粮,进行两次重复代谢试验和回肠末端食糜消化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酶制剂可使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和回肠末端食糜中蛋白酶类的活性略有提高,但与对照日粮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对饲料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灰分的消化率和消化能的转化率平均分别为84.16%,88.77%,84.9  相似文献   

14.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发酵血粉在猪的氨基酸及常规养分可消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回-直肠吻合猪(5月龄)测得发酵血粉总氨基酸的真消化率为81.3%,与蒸煮血粉的相应值(81.2%)极接近;用仔猪(2.5月龄)4N-HCL不溶灰分法消化试验测得发酵血粉饲粮的常规养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51.7%~86.2%)明显高于蒸煮血粉饲粮相应值(32.4%~81.9%)。意味着发酵血粉可消化性改善的表现可能受动物消化内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日粮中添加20%的喷热鸡粪饲喂育肥猪,77天内试验组(n=10)平均日增重虽比对照组(n=10)稍低,但每增加1kg毛重消耗日粮成本为2.50元,比对照组(3.33元),低0.83元试验组平均多收入43.99元。  相似文献   

17.
不同磷水平日粮添加植酸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建雄  崔立 《饲料工业》1998,19(11):32-33
本试验选取58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3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d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全部的磷酸氢钙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400%和512%,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回-直肠吻合荷术猪日粮中补加可溶性糖的得失利弊,本文采用4头术后14周的回-直肠吻合猪,研究了在日粮中补加可溶性糖对养分消化率测值的影响,结果为:(1)在试验日粮中添加可溶性糖对于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但本试验条件差异不显著(P>0.05);(2)日粮中添加可溶性糖对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没有影响(P>0.05);(3)在日粮中添加可溶性糖对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测值没有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在回-直肠吻合猪日粮中添加10%的可溶性糖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回-直肠吻合荷术猪在能量代谢上的亏损,而且对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值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不同淀粉和纤维素水平对4~7周龄家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0只杂交兔28日龄断奶后至49日龄期间单只笼养,自由采食A饲料(含淀粉16.4%、粗纤维15.3%)或8饲料(含淀粉24.8%,粗纤维ll.6%)。两组兔的日增重都为37.7克,A组兔的饲料摄入量和料重比(为95.5克/日和2.55)显著高于B组兔(为84.5克/日和2.27),P<0.01;但死亡率较低(分别为4.7%和8.0%),P<0.05。在另一个实验中,于38或49日龄宰杀60只家兔,测定回肠末端和盲肠消化液中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回肠及盲肠中淀粉含量的变化随着饲料和日龄而改变,并且在生长早期不同饲料间差异较大,说明饲料和日龄间存在互作。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58头生长猪(125kg)随机分成三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日粮中添加08%磷酸氢钙(总磷056%,植酸磷026%),试验组分别以200g/T的植酸酶取代2/3和全部的磷酸氢钙(总磷分别为048%和042%,植酸磷均为026%)。56天试验结果表明,用植酸酶(200g/T)取代2/3的磷酸氢钙,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但用200g/T植酸酶取代全部的磷酸氢钙则上述指标明显下降,添加植酸酶后,粪中磷含量分别下降400%和512%,对环境的污染明显下降,这种环保型的添加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