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甘肃省白马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内容;以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定量分析方法为主,探讨了白马藏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并就白马藏族民俗旅游的开发条件、开发设想、开发原则及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静  王金叶  付平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99-200,202
生态旅游开发成为保护和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措施。通过对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并对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熊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17-18718,18773
通过分析景区开发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景区开发系统构成因素及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建立了景区开发系统模型并分析景区开发系统结构,揭示了景区开发系统的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4.
农业综合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以来,曾经历了资源利用开发、名优农产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开发3个发展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经济转型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又显现出后劲不足。结合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从开发导向——特色鲜明,优化率高;开发管理——规约主体,带动力强;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成长性好3个方面阐述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烟草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促进烟草企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烟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本文就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做了探索,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并主要提出了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油水渗流规律极其复杂,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如何合理而准确地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关系到油藏下步挖潜方向及调整措施的有效性。首先筛选影响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的24个关键开发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度较小的14个开发指标作为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不同开发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构建高含水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不同开发指标权重,综合分类评价油藏开发效果。实例表明,应用评价分类结果,针对不同类油藏制定了针对性开发调整措施,均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该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技术可为高含水油藏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论南阳市金戈利生态休闲农庄开发条件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阳市淅川县金戈利休闲农庄的开发条件分析,确定了休闲农庄开发的指导思路和开发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金戈利休闲农庄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与目标,并提出了休闲农庄开发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叙述了网络课程的定义和开发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课程开发的一般步骤:设计、开发、评价、发布和维护,并详细介绍了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明了研究公共财政框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客观必要性,定位了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重点,提出了做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优化支出结构,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开发的各项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灌溉用水受到严重污染,作为全国主要商品量生产基地的淮河流域,地下水在农业灌溉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在此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为依托,对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计算出了适宜灌溉和不适宜灌溉的地下水面积比例.结果表明,埋深小于20 m浅层地下水中有85.55%比例适宜灌溉,埋深20 ~50 m地下水中有83.34%适宜灌溉.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引水量限额后节水灌溉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河套灌区引黄水量限额配置调整等问题,对节水灌溉对策进行了分析,指出应改进,完善工程设施,进行以渠系防渗为中心的灌区技术改造,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井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合理确定作物种植比例和灌溉定额,以缓解引黄水量限额与农业生产需水量的矛盾,实现河套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地下水(对照),纸厂污水灌溉和SR系统处理,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较,污水直接灌溉和SR系统处理都增加了土壤中的某些营养成分,但对作物来讲前表现为减产,后增产,SR系统是处理石灰法造纸的有效方法,可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井灌水稻区地下水位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带动量项学习规则的改进 BP算法 ,对三江平原创业农场井灌水稻区逐月地下水埋深进行了模似仿真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ANN)与广大井灌水稻区生产实际相结合 ,通过网络检验与预测 ,模型精度与预测精度均达到满意效果。该网络模型对于节约地下水开采量 ,恢复该地区的地下水动态平衡、制定农作物优化灌溉制度、发展节水灌溉、促进农业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低平原地区属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发展节水农业已刻不容缓。多功能水肥一体定额灌溉机是集节水灌溉、施肥、喷药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其操作简便,省时省工。  相似文献   

16.
查汗套海滩生态建设区不具备引黄灌溉、天然排水条件。开采地下水,以抽代排,把地下水位降到临界深度以下,防止盐渍。在此为目标,评价地下水流系统中的水资源量,允许开采量,达到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区环境治理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安全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结合黑河干流高崖水文站至平川大桥水文站区域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种植结构、经济发展等资料建立黑河中游典型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黑河分水对中游典型灌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水利用量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现状年地下水开潜力很小,甚至有些灌区开采潜力严重不足,超采严重。现状年各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都已经接近安全警戒线,平川灌区已经超过安全警戒线,若今后在水资源管理、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农业节水等方面没有重大突破,黑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将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评价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区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程度。以石河子垦区为例,着重分析不同阶段灌溉技术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根据土壤盐渍化与灌溉技术水平的关系,用类比法对灌区盐渍化耕地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在无排水条件下漫灌、畦灌等传统灌溉技术造成地下水位迅速上升,土层出现严重积盐。井灌井排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明显脱盐,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大力推广的膜下滴灌由于其良好的节水和压盐效果,土壤中盐分含量逐年下降,随着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平均脱盐率逐渐提高;预计2010年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达到合理利用后,灌区次生盐渍化耕地比例将下降到35%~40%,2020年区域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后,盐渍化耕地将减少到30%以内。随着灌溉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类型土壤出现明显脱盐,灌区盐渍化耕地也将逐渐减少,但不会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data for meteorology, hydrology, soil, planting, vegeta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reg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the model of balance of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reg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 was assessed, from which the results that the effects of unifie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between Gansu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on regional hydrology are significant with a decrease in water supply diverted from Heihe River and an increase in groundwater extracted.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steadily decreasing due to over pumping and decrease in recharges. In present year (2003), the volume of potential groundwater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is far small because of the groundwater overdraft; even in the particular regions, there is no availabi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for use. By 2003, water supply is not sufficient to meet the water demand in the different irrigation di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not secured, and the water supply crisis occurs in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Achieving water securit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griculture, economy, industry, and livelihoods while 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of water resources, determining of the reasonable percentage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groundwater utilization and water saving 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f this does not occur, it is feared that the present performance of wat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ay further aggravate the problem of scarciti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further damage the fragile ecolog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20.
王树芳  韩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25-13928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为满足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开采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为掌握地下水水位对农业灌溉的响应,选取了主要受农业灌溉影响为主的一眼地下水监测井,通过对比地下水水位的日变化量与大气降水以及本地区冬小麦降水耦合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地下水水位与冬小麦灌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冬小麦灌溉各个阶段,地下水水位相应下降,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冬灌后至返青前,地下水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补给,水位可以恢复到冬灌之前的水平;但是由于返青-拔节和灌浆期灌溉需水量较大而且降水量较少,地下水不能得到充分有效补给,静储量被消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返青-拔节和灌浆期采用节水措施或者引用其他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可以达到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