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阜城县从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实施面积达37.07万亩,2009年度推广10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27.03%。小麦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幅度大都在5~10%,亩均降低作业成本30~40元,亩均增收节支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从2000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先后在河西冷凉风沙灌区和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示范推广。目前,全省共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县42个,其中农业部财政项目县34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县32个;建立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监测点12个,长效监测点圆个。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达到23.3万hm2,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2.9万台(套)。  相似文献   

3.
正农安县从2009年开始示范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随着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群众认识不断提高,推广效果越来越好,2009年示范7500亩,到2016年推广面积已经达到7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可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由于减少传统作业中复式整地和镇压等工作环节,可降低机械投入成本和人工投入,同时在保护性耕作地块种植作物产量也有所提升,对农民增收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模式。但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种植模式复杂多样,配套机具研发难度较大,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起步较晚,在技术路线的研究和相应机具的开发上落后于北方地区。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进度,如皋市在水稻、小麦水旱轮作种植上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2008年,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全省138个农业县(市、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达1133个,比上年增加384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09万亩,新增177万亩,同比增长134%;全省保护性耕作覆盖率达5.8%,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一、推广现状 山东省茌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从2005年开始,冯屯镇引进了全县第一台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冯屯镇菜刘及附近村庄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功后,逐年扩大示范面积。2008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万亩,被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2009年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已达290台。从调研情况看,茌平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具备了加快推广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于1996年开始进行中澳旱地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研究。各示范区粮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节本增效效果明显,促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省不同区域得到迅速推广,到1998年全省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及辐射推广点已扩大到15个。各地根据实际情...  相似文献   

8.
<正>泾川县是全省率先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县,先后承担了省级、部级、国家发改委列建的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验示范推广,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万hm2。通过保护性耕作项目在我县的推广应用,充分显现了该技术在减少土壤风蚀,培肥地力,抑制农田扬尘、减少生产工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效果。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当前效益和长远发展兼顾,农民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双赢的重要农业科技工程措施,保护性耕作是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渭南市从2003年至今分别承担部省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监测项目,组织开展了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各个环节的特点和项目区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初步确定了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形成了适应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地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取得了试验田和大田示范推广的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从2000年开始试验示范和推广保护性耕作。到2006年底,全省已在西峰区等21个县(区)建立了部、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推广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3000多台,示范面积达到30多万亩,实现节本增效2000多万元。日前,甘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全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武清区作为农业部首批保护性耕作示范县,早在1997年就对保护性耕作各单项技术开展了试验示范,从2002年开始对保护性耕作整体技术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从几年的实践来看,武清区两茬平作农业种植形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年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70-3万亩,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小麦、玉米产区。2005~2007年实施了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08年又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截至2008年底,全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6.7万亩,辐射带动15.4万亩,累计推广各种保护性耕作机械463台。  相似文献   

13.
<正>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自2000年我市建立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以来,以点带面,带动各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截至到2009年,各县(市)区建立了大小面积不等的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区。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20万亩,免耕播种面积45万亩,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66%,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2010年测产数据显示,全市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山东省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省有123个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132万亩,比去年增长215%。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为农民增收节支5.9亿元。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机化》2009,(4):43-43
<正>2005年阿勒泰市萨尔胡松乡开始引进保护性耕作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几年来引进免耕播种机5台,深松犁3台,共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1 533 hm~2,其中小麦167 hm~2,玉米133 hm~2,油葵33 hm~2,草原松土补播1 200 hm~2。萨尔胡松乡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油葵等,其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流程为:机械高茬收获小麦(20 cm  相似文献   

16.
玉米、小麦、大豆两年三熟种植模式,是山西省上党盆地历史上形成的基本农业轮作制度。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南边缘,总面积946km^2,平川区、山区、丘陵区面积大致相当,基本上各占1/3。2003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以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两年三熟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到2009年年底,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0.87万hm^2。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保护性耕作从2002年开始引进试验,2009年面积发展达610万亩,拥有小麦免耕播种机20279台,在1318个乡镇26144个村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在全省推广迅速,与基层典型的带头作用密不可分。这些典型主要有机手、用户、合作社、建制村和乡镇,他们在保护性耕作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8月29日,山东省农机办召开了全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快全省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并总结了山东省在推进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加快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的推广步伐;二是坚持理论研究与扎实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三是坚持政策扶持与示范推广相结合,提高农民认知程度;四是坚持科技创新和优化装备结构相结合,努力提高机具技术可靠性;五是坚持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构建又好又快全面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兵团农四师77团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团。三年来77团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6867hm2,其中2006年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787hm2,种植免耕播种油菜  相似文献   

20.
<正>保护性耕作可以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促进秸秆还田利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单产等多种功效,但目前对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水田开展保护性耕作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和推广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2016年乐平市开展了水田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组成员进行了"稻-油"轮作模式下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乐平市高家镇梅岩,试验面积为0.67hm2,试验田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