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田定保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02-103
为摸索蓉油11号在我镇最佳播期和栽培密度,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笔者对其播期、密度、菌核病、菜苗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蓉油11号最适宜的播期为9月20日,最佳栽培密度为1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陆良县在2000年引试云光系列品种的基础上,于2002年开始引入“云光十二号”示范种植。在省农科院粮作所与陆良县种子管理站的共同协作下,至2004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508hm2(3年累计示范种植面积1008.7hm2)。由于良种良法配套种植,“云光十二号”平均每公顷产量11373kg,最高产量每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适合西宁市地膜覆盖栽培的番茄新品种宇航3号的最佳栽培密度,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下宇航3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宇航3号的亩最佳栽培密度为2 400株,在此密度下番茄的果实性状与产量均达到最佳水平,可在地膜覆盖栽培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产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以蒙豆12号、蒙豆14号为材料,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调查分析不同栽培密度下大豆的产量性状、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蒙豆12号、蒙豆14号在37.5万株/hm2的栽培密度下,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栽培密度。不同栽培密度下,大豆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香辣七号适宜的栽培密度,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质量,开展了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辣七号在利川市的最佳栽植密度为33cm×75cm。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辣椒种植面积在恩施市不断上升,已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为探索适合恩施市土地的栽培密度,进一步提高辣椒产量和商品质量,2016年开展了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索中浙优1号在不同密度下的丰产和稳产性,进行了4种不同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最适宜栽培密度为每亩10000穴左右。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普遍提高,水稻机械插秧面积在我镇不断扩大,如何确定水稻机械栽插殃的合理密度,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连粳七号在我地最适宜的栽插密度2.2万穴左右,为我地水稻机插秧的育秧及栽插密度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栽培密度对川源灌区马铃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对临夏州主栽品种之一临薯18号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寻找最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临薯18号生育期没有影响,当栽培密度在3500-4000株/亩的条件下时,有较高的商品薯率,产量也相对较高,经济性状也较佳。建议本地区适宜种植密度范围控制在3500-4000株/亩。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楚杂棉1号的栽培特性,农科所设立了小区密度比较试验,研究在本地气候、栽培条件下楚杂棉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中长绒棉具有纤维品质好、高产、抗病、早熟、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等特点。2008年我师引进中长绒棉品种新陆早39号,为了进一步掌握新陆早39号的栽培特性,正确处理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设置了小区密度对比试验,研究在本地气候、栽培条件下新陆早39号最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11.
胡俊 《农技服务》2014,31(7):80-81
为筛选出适合我镇栽培种植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以促进我镇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特进行"青杂10号"、"黔油18"等四个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为"青杂10号"综合表现最好。月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中浙优1号密度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中浙优1号在荔波县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下的丰产和稳产性,开展了不同栽培密度及栽培方式对中浙优1号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密度为22.58万丛/hm2、栽植方式为宽窄行、规格为17 cm×(33 cm+20 cm)的处理产量最高,说明中浙优1号适应性较强,只要栽培措施得当,就能发挥中浙优1号的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云光9号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云光9号引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云光9号米质优良,较当地栽植品种白天谷好,不覆膜种植云光9号,产量达8 362.5kg/hm2,较对照品种白天谷增产4 540.5 kg/hm2,增幅118.8%,其纯收益和投产比较对照品种白天谷高,适宜在当地高海拔、低寒冷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比较了鲁棉研17号与杂交棉奥棉1号的叶枝发生与叶枝结铃差异,研究了鲁棉研17号栽植密度对叶枝成铃的影响和不同密度条件下留叶枝与去叶枝栽培的产量表现,探讨了鲁棉研17号用于留叶枝栽培的可能性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云光14号为中国云南省农科院选育的优质高产二系杂交籼稻组合。2013年在缅甸姑莱基地设置肥料、密度试验,并进行种植效益比较。结果表明,云光14号在缅甸的生育期缩短,为保证产量,以34.5万丛/hm2的群体量为宜;肥料与产量呈正相关,3个施肥量水平下小区实收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均有显著提高,但3个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缅甸稻谷收购价格低而肥料成本高,在缅甸进行推广应用时,以少肥即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现状下,很多农业种植区对于超级稻的优质稻米品种正在不断尝试引进,通过推广栽培超级稻的方式来实现粮食产能提升的目标,促进高产稻米品种的广泛栽培。具体在栽培超级稻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的稻米栽培密度将会明显影响超级稻的产能,因而体现了合理设计稻米栽培密度的必要性。通过运用对比试验的方式,应当能够保证栽培超级稻的密度适中,最终达到稻米栽培产能全面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黔单10号密度和施氮量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0-2001年对玉米杂交种黔单10号进行了不同密度,不同施氮量双因子栽培试验及不同密度大区对比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黔单10号是一个耐密植,具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在适宜的栽培和管理条件下其产量可达800kg/667m^2以上,在中上等肥力土壤,施氮量达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影响黔单10号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主要因素是栽培密度,提高栽种密度是高肥水条件下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黔单10号生产上可采用的适宜栽培密度是4400-5050株/667m^2,施氮量为每667m^2施纯氮12.8kg,折合尿素28kg左右。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云光101、云光12号两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提出在泸西县海拔1500~1800m地区可扩大示范推广云光101、云光12号。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云光101、云光12号两个优质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提出在泸西县海拔1500~1800m地区可扩大示范推广云光101、云光12号.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区夏播鲜食糯玉米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糯玉米杂交种垦黏1号与中糯1号为供试品种,设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hm25个密度处理,以产值高低作为依据进行夏播鲜食糯玉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垦粘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0 000株/hm2,较佳栽培密度为67 500株/hm2;中糯1号的最佳栽培密度为52 500株/hm2,较佳的为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