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冲洪积扇在新疆分布广泛,研究此类结构的地下水预报模型对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预防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对玛纳斯河流域和阿图什哈拉峻地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理模型的建立、模型数值求解方法及模型预报精度的对比分析,为建立具有一定预报精度的冲洪积扇区多层结构含水层地下水资源预报模型提供了解决思路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不确定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下降,熵权模糊理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度。文中针对地下水有机物的特性,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有机物自然衰减作用。本次研究以沈阳细河周边地区为例,在分析测试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各有机物对其致癌风险的贡献率计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以及评价标准,确定致癌风险等级,进行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细河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都很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加强重视有机污染造成的危害,减少有机污染,为公众和环境管理者提供相对准确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受污染源类型、土壤及地下水等影响,目前多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进行评价。针对北京市朝阳区地势平坦、重工业农业污染残存等条件,在DRASTIC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污染源条件下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DRABICLE模型。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表明,其评价所得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分布规律与研究地下水质实测结果一致。为朝阳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湔江冲洪积扇是成都平原龙门山前冲洪积扇群之一,为研究其地下水"三氮"(NO~-_3-N、NO~-_2-N与NH~+_4-N)空间分布特征与地下水环境质量。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三氮"的含量特征,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别绘制NO~-_3-N、NO~-_2-N与NH~+_4-N的空间分布特征图,并应用单因子、贝叶斯水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饮用水水质评价和钠吸附比、钠百分比、镁危害、渗透率系数等进行灌溉水适宜性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三氮"检出率较高,以NO~-_3-N污染最为突出,且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均符合饮用水及农业灌溉水水质标准,但部分水样存在总大肠杆菌群与硝酸盐超标的问题。湔江冲洪积扇地下水已经受到"三氮"的污染,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较大,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评价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以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以河流为风险源、傍河区水源地地下水为风险受体,构建以河流风险性H、地下水脆弱性V、地下水水质容量指数C、水源地价值W为评价指标的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榆次区西窑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结果表明:西窑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为"中",西窑水源地地下水越流补给和侧向补给强烈,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研究成果可为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下辽河平原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省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综合考虑了含水层本质脆弱性、农业活动和地下水价值三方面因素,重点突出地下水功能价值的重要性,对下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利用GIS软件做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图,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理,通过现场调查并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采样,测定其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对水样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太行山区是剥蚀丘陵岗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中部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受共产主义渠水的影响,二者同位素值较接近;受黄河灌溉回归水的影响,南部冲积平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较接近黄河水,是大气降水和黄河水的混合水体。而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除与地表污水侧渗、污染物通过包气带直接下渗有关,还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导致盐分和污染物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浑河冲洪积扇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可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浑河冲洪积扇是沈阳城市供水的主要赋水水文地质单元,而浅层地下水在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采中的利用程度最高。因此,为了对目前赖以生存的浑河扇地浅层地下水资源量有清醒的认识,明确水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形势,督促社会及民众珍惜水资源,充分运用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中的水均衡法和解析法,建立浑河冲洪积扇地浅层地下水水均衡方程,利用解析法求各类水文地质参数,通过水均衡方程计算出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同时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区域的可开采资源量,与实际开采量对比分析目前的可开采潜力。分析结果是:扇地浅层地下水动态类型属于复合型;计算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60 338.20万m3,总排泄量为66 286.95万m3,扇地目前的水均衡形式属于负均衡,潜水水位年变幅为-0.27m,承压水水位年变幅为-0.33m;利用开采系数法计算各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情况,多年平均降水条件下的可开采量为57 321.29万m3,2010年扇地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59 049万m3,两者进行对比,实际开采系数为1.030,略大于1,故计算区目前处于轻微超采状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农业不断地发展,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有机污染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威胁逐渐被重视。通过对细河周边地下水进行调查,采样测试,初步了解了沈阳市细河周边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并确定特征污染物。利用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在饮水、皮肤接触途径下特征污染物的暴露量,并定量表征其健康风险指数和总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越靠近细河,地下水中有机污染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越高;沿细河上游至下游,两岸地下水中有机污染健康风险由高变低。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环境评价是普吉尾矿库治理的一个关键课题。为了研究氟对地下水污染情况,采用了试验、勘察、有限元法等进行研究。在对普吉尾矿库库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运用国际最新版本的三维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的模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研究区氟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输运耦合模型,讨论了不同迁移时间条件下氟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情况,得到迁移52年、60年和100年后地下水中氟浓度分布等值线图。模拟结果显示,在不治理的条件下,氟对库区地下水污染不严重。  相似文献   

11.
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特征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量、污染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污染源、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三氮”的形成、迁移、转化、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污染分布分别呈现面状、条带状和点状分布;农业上含氮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是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污水直接排入含水层是污染中心浓度极高的重要原因;包气带的碱性氧化环境是硝酸盐氮广泛分布的重要条件,大沙河侧漏补给是氨氮呈现条状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semi-)arid regions may exert serious pressure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jeopardise further agri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al developments. For assessing these pressures,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results from a groundwater quality survey performed in 2005 within the irrigated agricultural Triffa plain in north-east Morocco.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acteriological quality of the groundwater body within the plain and exploits the correlation and spatial dependency of the quality parameter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this region is critical. Nitrate levels are situated between 2 and 153 mg/l, with 73% of the observations exceeding the critical level of 50 mg/l. Nitrite, ammonia, orthophosphate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do not exceed existing norms. Bacteriological residues (faecal, total coliforms, faecal streptococcus and clostridium sulfido-reductants), however, are retrieved in nearly all water samples. Bacteriological contamination is merely correlated with nitrite and ammonia content rather than with nitrate content, indicating a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local pollution sources to groundwater deteriorati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nitrate and bacteriological pollution is important and spatially correlated. The spatially dependency is modelled using spherical and Gaussian semi-variograms and is used to map the nitrate and bacteriological contamination using ordinary kriging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n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compared to earlier studies on groundwater quality for the studied aquifer. The differences may be explained partially by modified but inappropriate fertilize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ombination with intensive irrigation. Giv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s expected if no mitigation strategie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基于2004-2013年对新疆希尼尔水库灌区13个观测井地下水埋深的长序列监测结果,利用相对差分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Morlet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埋深的时间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监测时间的地下水埋深均属于中等变异,变异系数的范围为44%~75%.地下水埋深表现出强烈的时间稳定性;小波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存在周期性变化.研究结果为灌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以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河套灌区永济灌域地下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对象,采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模型,运用手动调参和Pest模块调参相结合进行参数率定,选取的14口观测井的观测值和模拟值趋于一致,表明本文率定的参数合理,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该模型模拟了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埋深变化,同一开采条件下,灌区南部地下水位埋深下降相对北部和中部较小,可适当加大南部的地下水开采量来减少引黄灌溉,该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风险评价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分级赋值方法,基于熵值法和专家打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河南省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险指数并在流域尺度上进行验证,划分氮素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等级并识别关键管控区。结果表明:种植源、养殖源和生活源分别贡献河南省31.52%、38.47%和30.01%的氮素流失负荷,流失负荷呈现为西低,中、东部高的特点。河南省有39 429 km2的区域存在中风险,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3.61%,有17 318 km2的区域存在高风险,约占总面积的10.37%;划定距河流2 km以内的中、高风险区为一般管控区和重点管控区,面积分别为10 982 km2和9 285 km2。通过与同期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决定系数为0.82,表明模型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准度。综合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氮素农业面源污染风...  相似文献   

16.
基于GMS的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市房山平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将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为三维非均质、各向同性、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并应用GMS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了识别和验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在模拟8种不同情景方案下规划年地下水的变化情况,给出适宜研究区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案。在情景5方案,即在中度节水、种植结构保持现状和强化减少地下水的情形下,研究区2020和2030年的地下水位处于最佳状态,相比于基准年,地下水位分别回升了3.55m和5.85m,研究区处于正均衡状态,降落漏斗消失。  相似文献   

17.
介绍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原理,并模拟地下水流场与实际流场的拟合,通过设定污染源来预测污染物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情况,分析预测结果可为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民胜利渠灌区适宜井渠用水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利用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在对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水位动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地下水模拟模型与GIS技术进行结合,并设置8个情景方案,预报了灌区5 a后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灌区适宜的井渠用水比。结果表明,目前灌区地下水位呈不断下降趋势,削减灌区地下水开采量对地下水位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平水年削减10%的地下水开采量,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用水比例调整为1/0.78,上游调整为1/1.24,中游调整为1/0.85,下游调整为1/0.41,灌区机井数从原来的20 261眼削减到14 315眼,可以基本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