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奶牛耐寒不耐热,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9~17℃,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外界温度超过32℃时,其产奶量明显下降,会减少25%~50%,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奶牛危害更大;当温度达到38℃、湿度超过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当湿度超过80%时则是致命的.因此,夏季要用人工方法来帮助奶牛散热,并通过改善奶牛的营养,增加采食量等措施来让奶牛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与温高于26℃即出现采食量下降,影响产奶量。气温高于32℃时产奶量下降3%~20%。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出现热应激,需要采取降温措施缓解热应激。38℃气温,湿度80%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防暑降温对于获得全年的高产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奶牛养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4~18℃.一旦气温高于26℃,奶牛便出现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气温达到或超过38℃,湿度为20%时,奶牛会出现热应激;38℃气温,湿度为80%时,可能导致奶牛死亡.夏季减少高温对奶牛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是获得全年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热应激 奶牛生产最适宜的温度为10-16℃,这时产奶量最高,饲料利用率也最高。当气温在20℃以上时,奶牛的能量消耗增多,开始出现热应激现象。当气温超过27℃时,奶牛出现明显的热应激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呼吸加快,脉搏增加,体温上升,产奶量明显下降。当气温上升到30℃以上时,奶牛就会出汗流涎,张口喘息,体温上升1.0-1.5℃,采食量明显减少,对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率降低,如对钙、磷的吸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6.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为1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抵抗力就会降低,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发病率升高,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等现象,正常的产奶量和繁殖力也会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正常体温为38.5℃,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40℃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相似文献   

8.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9.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的危害极大,发生热应激时,奶牛为了减少体热会减少采食量。据测定,气温在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超过30℃,采食量下降10%以上;40℃以上时采食量下降50%以上,个别奶牛将停止采食。采食量的下降造成奶牛营养不良。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气温升高会引起体温上升,体温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奶量下降1.8kg,  相似文献   

10.
奶牛比较耐寒而不耐热.温度在0℃以下时,奶牛的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所以寒冷季节会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但奶牛的采食量不受影响,有时还可能增加.温度高于20℃时,即表现出体温增高,呼吸频率加快,饮水量增多、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充塞等热应激症状.高温条件下,气温每升高1℃,高产奶牛就消耗3%的维持能量.温度超过27℃时,产奶量下降5%~10%;超过32℃时,采食约减少20%;超过40℃时,食欲几近废绝.采食量下降是导致高产奶牛泌乳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改善夏季高温时节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奶牛高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  相似文献   

12.
炎夏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热应激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产奶量下降,繁殖力下降。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环境和营养两方面加大饲养管理力度。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日粮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奶牛热应激现象逐渐增多。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刺激时,引起机体的一系列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采食量降低,产奶量和乳成分指标下降,同时还会影响繁殖能力,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奶牛适宜的温度是8~22℃,如果气温高于25℃,奶牛就会产生明显的热应激,体温增高可达39.3℃以上。奶牛在热应激情况下采食量会降低10%~18%,干物质采食量由原来的每天22~25kg降到18kg左右。所以,为了缓解和预防奶牛热应激,建议在生产实践当中提高奶牛的日粮营养浓度,概括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夏季炎热,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会明显下降,减产3%~20%。为确保奶牛的健康,保持产奶量的稳定,安全度过炎热暑季,应做好奶牛的夏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饲养奶牛的适宜温度是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热应激能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机体内分泌机能紊乱,影响奶牛泌乳,导致产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1危害奶牛热应激是造成夏季奶牛业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温度在20℃以上奶牛产奶量会下降,并且在28℃以上产奶量下降可达50%以上。外界温度的升高可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在40℃时奶牛的采食通常不会超过18~20℃的60%,40℃以上时部分不耐热  相似文献   

18.
奶牛热应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奶牛的热应激   奶牛具有耐寒畏热的特性.奶牛生产环境的最适温度为10~16℃,处于这一温度段的奶牛饲料利用率最高,产奶量也最高.奶牛对体温调节的能力有限,因为奶牛单位体重的表面积较小,同时奶牛是以粗饲料为主,且采食量大,热增量也较大,1头日产奶20 kg的母牛比干奶牛的热量高50%,产奶量越高,产热越多.采食量和乳的合成也会增加,均会导致产热增加.当外界环境气温高时,就不利于身体的散热,因而表现出一些应激性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张华伟  易涛 《广东奶业》2005,(4):15-17,27
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和空气湿度逐渐升高,特别是在我国南部地区的奶牛场,普遍都存在奶牛的夏季热应激。此时,使奶牛尽可能舒适成为保持高产奶牛生产水平的关键。当气温升高到22℃,湿度高于85%时,奶牛即处于应激状态。由于高产奶牛的体内发热量较大,热应激因而更加严重。如果奶牛舍的通风不良,奶牛体热不能很快地散出去,那么高热、高湿及体产热加在一起,将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乳脂率下降,并且会影响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奶牛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5℃,温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奶牛表现明显的热应激,出现张口、吐舌、呼吸加快的现象.采食量一般下降10%~40%,奶产量也会有明显降低,每天下降幅度可达3-9千克。同时,由于粗料采食不足.瘤胃中乙酸下降,造成鲜奶乳脂率下降。高产奶牛由于代谢率较高,与一般奶牛相比多产生3~4倍的热量,因而夏季高温带来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