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选取60只体重约150 g的中华鳖,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1组为对照组,4个试验组分别对其投喂100、200、400mg/kg和2000mg/kg多聚磷酸酯维生素C,每天饲喂2次.养殖试验结束后,宰杀所有试验鳖,取腿肌、裙边和背甲样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改善中华鳖体组成和增加组织胶原蛋白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肌肉和裙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也逐渐升高,且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逐渐升高,但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逐渐降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够提高肌肉、裙边、肝脏和背甲中胶原蛋白(以羟脯氨酸计)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取60只体重约150 g的中华鳖,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试验。1组为对照组,4个试验组分别对其投喂100、200、400 mg/kg和2000 mg/kg多聚磷酸酯维生素C,每天饲喂2次。养殖试验结束后,宰杀所有试验鳖,取腿肌、裙边和背甲样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改善中华鳖体组成和增加组织胶原蛋白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肌肉和裙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也逐渐升高,且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也逐渐升高,但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逐渐降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能够提高肌肉、裙边、肝脏和背甲中胶原蛋白(以羟脯氨酸计)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对体质量900~1000 g的3个养殖模式中华鳖腿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微流水池塘和普通池塘中华鳖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18.42%、19.36%和19.22%,微流水池塘中华鳖肌肉TAA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分别为7.66%、8.08%和8.00%。3个样品中华鳖肌肉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7.75%、9.40%和7.91%,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分别为5.42%、7.11%和4.89%。3个样品中华鳖肌肉中砷的含量均低于检出限0.010 mg/kg,其他3种重金属在中华鳖肌肉中均有一定的残留量,但符合绿色食品相关标准。总体而言,稻田中华鳖裙边宽相对较大,而微流水池塘中华鳖肌肉的营养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温棚鳖不同生长阶段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与1龄鳖、2龄鳖相比,3龄鳖除肌肉组织中苯丙氨酸没有明显变化外,其余氨基酸在肌肉和裙边组织中都有明显上升趋势;必需氨基酸占比均在0.40左右;3龄温棚鳖氨基酸评分肌肉组织和裙边组织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与化学评分结果相同;脂肪酸组成在肌肉组织和裙边组织中略有差异,EPA和DHA含量占总脂肪酸总量的6%左右,裙边组织略高于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5.
对全红、花红、粉色和粉花4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肌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种彩鲤肌肉水分分别为77.81%、77.71%、77.36%和77.8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43%、20.14%、19.66%和19.4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7%、1.64%、1.65%和1.71%,灰分含量分别为1.41%、1.41%、1.44%和1.41%;4种体色瓯江彩鲤肌肉均富含钙、镁、铁、铜和锌等5种矿物元素含量,且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较高,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99%、77.72%、77.62%和77.86%,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85%、33.3%、33%和32.95%.经方差分析,4种不同体色的瓯江彩鲤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和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体色的瓯江彩鲤营养价值非常接近,均属于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雌(♀)、雄(♂)团头鲂(M.amblycephala)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选用于桥水库同一水域雌、雄团头鲂各6尾,利用常规肌肉生化成分测试方法测定了肌肉和皮肤主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雌、雄团头鲂皮肤的粗蛋白含量(26.85%、26.15%)均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19.37%、19.98%;P<0.05),且雄团头鲂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雄团头鲂皮肤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雌性(P<0.05);团头鲂肌肉的水分含量(78.45%、78.64%)均显著高于皮肤(60.76%、59.87%%;P<0.05),但雌、雄团头鲂肌肉之间和皮肤之间的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团头鲂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雄团头鲂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15.16%、6.27%、4.99%)显著高于雌团头鲂肌肉中的含量(14.33%、6.03%、4.70%;P<0.05),雌团头鲂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26.36%、4.99%、12.92%)显著高于雄团头鲂皮肤中的含量(23.06%、4.65%、11.14%;P<0.05)。研究表明,雄团头鲂肌肉较雌团头鲂营养丰富,雌团头鲂皮肤较雄团头鲂的营养价值丰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3种不同规格的苏氏圆腹(鱼芒)(简称小鱼、中鱼和大鱼)为材料,比较分析其肌肉营养成分,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中鱼和大鱼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小鱼,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小鱼;中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大鱼。检测出的17种氨基酸中Asp、Glu和Lys的含量最高,中鱼和大鱼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小鱼,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小鱼,小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Val,中鱼和大鱼的均为Met+Cys,大鱼必需氨基酸指数最高(90.24),其次为中鱼(88.47)、小鱼最低(79.94)。脂肪酸检测结果发现二十四碳烷酸为小鱼特有的脂肪酸,3种规格苏氏圆腹(鱼芒)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饱和脂肪酸,中鱼、大鱼的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鱼,但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小鱼。表明苏氏圆腹(鱼芒)肌肉的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3种规格中,大鱼的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比例更能满足人体需求,小鱼肌肉味道更鲜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因此,出于对营养价值、出肉率和养殖成本的考虑,大鱼是最适合上市加工的规格。  相似文献   

8.
为了测定野生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幼鱼及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并为其营养标准的制订和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资料,试验检测了野生绿鳍马面鲀幼鱼、成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野生绿鳍马面鲀幼鱼、成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丰富,分别达16.30%、15.75%;粗脂肪含量较低,分别为0.49%、0.89%,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WHO/FAO)和鸡蛋蛋白标准;幼鱼氨基酸总量(15.02%)、必需氨基酸总量(6.3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2.01%)、非必需氨基酸总量(7.33%)、鲜味氨基酸总量(5.52%)均高于成鱼,氨基酸组成优于成鱼,氨基酸营养价值也高于成鱼。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不同饲料来源对拟穴青蟹营养品质的影响,取体重(8.52±0.34) g的蟹,分成两组,分别饲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试验周期42 d试验结束后分别取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鱼组)养殖的拟穴青蟹,分离其肌肉和性腺,测定了肌肉和性腺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氨基酸等的含量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冰鲜鱼组(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冰鲜鱼组(P<0.05);冰鲜鱼组拟穴青蟹性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5),粗脂肪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配合饲料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呈味氨基酸(FAA)总量均显著高于冰鲜组(P<0.05)。配合饲料组肌肉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高于冰鲜鱼组,赖氨酸低于冰鲜鱼组;异亮氨酸化学评分(CS)高于冰鲜鱼组,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评分低于冰鲜鱼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冰鲜鱼组。配合饲料组性腺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AAS评分低于冰鲜鱼组,赖氨酸...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野生和养殖半刺厚唇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半刺厚唇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半刺厚唇鱼(P0.05),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和养殖半刺厚唇鱼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野生半刺厚唇鱼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而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和养殖半刺厚唇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值(AAS)均接近或大于1,化学评分值(CS)均接近或大于0.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9.83和73.20。氨基酸平衡性分析结果表明,半刺厚唇鱼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蛋白质品质较好。研究表明,半刺厚唇鱼的营养价值较高,是较优经济鱼类,养殖半刺厚唇鱼的营养价值仍然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以贵妃鸡为试验素材,在常规饲养条件下饲养至13周龄,测定胸部肌肉嫩度、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贵妃鸡嫩度平均为1.49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3.357%、23.132%、1.466%和1.788%。贵妃鸡胸肌氨基酸含量丰富,共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59%。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三江源区5个地区混合草样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以了解不同地区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试验采用随机取样方法采集牧草样品并进行了常规分析。结果表明:牧草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含量各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唐古拉乡、兴海县与其他地方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玛多县、曲麻莱县和达日县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从钙含量来看,唐古拉乡、曲麻莱县和兴海县均与玛多县、达日县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玛多县、达日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兴海县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而玛多县和曲麻莱县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达日县粗蛋白和磷含量最高,粗灰分仅次于玛多县,钙仅次于唐古拉乡,达日县牧草营养价值较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为兴海县最高,而唐古拉山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百分比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阿坝藏鸡肌肉的营养价值,选取180日龄的阿坝藏鸡三个品系公、母鸡各30只,测定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采取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阿坝藏鸡肌肉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阿坝藏鸡肌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阿坝藏鸡不同品系间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表现在3个品系都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氨基酸组成满足理想氨基酸模式,营养价值均衡。阿坝藏鸡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60%左右,达到了WHO/FAO规定的理想氨基酸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绿原酸对中华鳖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添加不同剂量的绿原酸对中华鳖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康均重为(140.78±24.18)g的中华鳖160只,随机分为5组(A组~E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A组)、100(B组)、200(C组)、400(D组)和800mg/kg(E组)绿原酸,于试验的第60天取样,测定各组增重率、体脂比和裙边比,裙边和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胆同醇含量,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C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2)各组间裙边比、体脂比、肌肉水分和肌肉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各试验组裙边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B<0.05,Pc<0.01,PD<0.01,PE<0.01),C组和D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D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C组和D组肌肉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C组和D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C<0.05,PD<0.01),B组、C组和D组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B<0.01,PC<0.01,PD<0.05),C组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添加200~400 mg/kg绿原酸能增强中华鳖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福建地方家兔肌肉品质特性,对福建白兔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作出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白兔肌肉水分含量为75.84%,粗蛋白质20.50%,粗脂肪2.20%,粗灰粉1.03%,肌肉氨基酸总量为17.62%,必需氨基酸为7.05%,鲜味氨基酸为7.61%。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研究表明,福建白兔公兔与母兔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高,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榴莲皮作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测定了榴莲内皮、外皮和全皮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主要微量元素含量,并与其他粗饲料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榴莲内皮的营养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外皮,外皮粗灰分、粗纤维和磷含量稍高于内皮。榴莲全皮含粗蛋白7.79%、粗脂肪1.58%、粗纤维37.62%、磷0.59%;矿物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镁,含量为3 318.94 mg/kg,其次为铁,含量是147.28 mg/kg;氨基酸总量为3.95%,占粗蛋白的50.7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9.24%,呈味氨基酸(鲜、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9.87%。说明榴莲皮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矿物元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17.
实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蚯蚓(5%、7.5%、10%)和蚯蚓粪(2%、4%、6%),饲养平均体重(54.03±0.15)g的草鱼100 d,研究蚯蚓和蚯蚓粪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可显著提高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P<0.05),以添加7.5%~10%蚯蚓和6%蚯蚓粪效果最好,对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肌肉氨基酸总量方面,除去2%蚯蚓粪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以添加7.5%蚯蚓实验组氨基酸总量最高;在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7.5%蚯蚓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各实验组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蚯蚓和蚯蚓粪均可提高EAAI值,以添加7.5%蚯蚓时EAAI值最高。综上所述,添加一定浓度的蚯蚓和蚯蚓粪有改善草鱼肌肉品质的趋势,以添加7.5%蚯蚓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美国鲥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鲥鱼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合养殖的鱼类。本文对美国鲥鱼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美国鲥鱼含肉率平均为68.70%,鱼肉水分含量为71.67%、粗蛋白21.39%、粗脂肪1.27%、粗灰分1.32%。本试验实际检测出的17种氨基酸,总量为66.81%(干样),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9.06%,占氨基酸总量的43.50%,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7.92。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5.87%,占氨基酸总量的38.72%。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测定分析了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龙虾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含量分别为76.51%、21.30%、0.05%、1.58%、0.56%;肌肉(干样)检出17种氨基酸,总量(TAA)为81.24%,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为29.55%,占氨基酸总量的36.37%,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TNEAA)的比值为71.78%,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鲜味氨基酸总量(TDAA)为29.84%,占氨基酸总量的36.74%;根据氨基酸评分(AAS)结果,中国龙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和苏氨酸;而根据化学评分(CS)结果,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4.91,属于氨基酸较为平衡的虾类;中国龙虾肌肉不饱和脂肪酸总量(TUFA)占脂肪酸总量的52.4%,与饱和脂肪酸总量(TSFA)的比值为2.28,脂肪质量较高;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TPUFA)、花生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8%、19.6%和10.0%,远高于其他几种经济虾类;富含磷、钾、锌和铁等矿物元素。总之,中国龙虾是一种富含鲜味氨基酸、EPA、DHA和矿物元素的优质海产龙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人们追求的理想食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腿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家食品相关标准分析的测定方法,对雌雄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简称中国林蛙)的腿部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雌性与雄性中国林蛙肌肉(鲜样)的一般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水分79.20%和79.60%、粗蛋白18.70%和18.10%、粗脂肪0.30%和0.60%、灰分1.10%和1.10%;雌雄蛙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干样)分别为88.71%和88.79%,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是38.47%和37.74%,鲜味氨基酸总量为30.27%和30.83%,雌雄中国林蛙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为雌蛙(87.10),略高于雄蛙(86.04)。根据氨基酸评分,中国林蛙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而根据化学评分,则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研究表明,雌性与雄性中国林蛙腿肌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含量与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肌肉中粗蛋白和水分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有较好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