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桉树轻型基质育苗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桉树作为南方重点发展的工业用材树种,其扦插苗需要量非常大。但目前桉树苗木的生产无法实现工厂化生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轻型基质。本文研究了以甘蔗渣和树皮等,结合黄心土和珍珠岩作为桉树扦插的轻型基质。实验显示将松树皮∶甘蔗渣∶黄心土∶珍珠岩按5∶2∶4∶4的配方制成的基质可以在生根率,平均根数,每株根长度等一系列指标中达到较优的水平。但考虑到轻型基质的要求,松树皮∶甘蔗渣∶黄心土∶珍珠岩为5∶2∶2∶4为较好的基质,这也是实验中的四号基质,为验证了的较好的配方。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南方种苗基地附近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配制轻型基质,按照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桉树扦插育苗的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以蔗渣、椰糠、稻壳为主要成分的轻型基质对桉树扦插苗根系生根率、生根量、主根长、Ⅱ级侧根发生值、总Ⅰ级侧根长度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成分对桉树苗木生长指标影响显著:蔗渣对苗木生根率、稻壳对Ⅱ级侧根发生值、蔗渣灰对总Ⅰ级侧根长度分别起主导作用,椰糠及其与其它基质的交互作用对生根率、生根条数等影响较大,最后筛选出2种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优良轻型基质配方,即:甘蔗渣:椰糠:稻壳:蔗渣灰为1:2:1:0或1:2:0:0. 相似文献
4.
桉树幼苗的年需求量在15亿株以上的植物,如何提高秧苗质量,提高幼苗的抗性,使成本降低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桉树是以轻基质容器育苗为主要途径,采用的是少量苗圃采用穴盘、纸杯和装填轻型基质培育方式。随着幼苗的根系在阳光下的平衡生长,可以提高苗木抗逆性;生长时,不用除去集装袋,根深可以穿破网袋,提高造林成活率;绿化苗木无缓苗期,初期的生长量提高;而且它重量轻,便于包装和运输,所以这种技术和产品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桉树扦插育苗轻基质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结果表明:在12种不同配方基质中,各组合基质间的干、湿重达极显著差异,扦插生根率和杯期苗木高生长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容积比为2:1的炭化木糠+黄心土基质的平均每扦插杯干重和湿重都最轻,分别为40.9g和52.1g;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的为泥炭土+黄心土基质,生根率最低的为容积比1:1的炭化栲胶渣+黄心土基质,分别为85.%和6.7%;从基质改良角度考虑,容积比为2:1:1的木糠+黄粘土+黄心土 相似文献
6.
以泥炭土、谷壳作为桉树组培苗移栽的轻型基质,先利用网袋成型机压制出圆条状的网肠,再用切床把网肠切成每段长为10cm的网袋,用石灰水把轻型基质的pH值调至6.5左右,把经炼苗后的组培苗移栽到网袋的轻型基质上,加强移栽后组培苗的光、温、湿、肥水、病虫害的管理,培育出健壮的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大大地提高移栽成活率和出圃率。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桉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市场需求量很大,为了有效提高苗木培育数量,缓解市场供不应求现状,对桉树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实验探讨,总结了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初选的3种轻型基质进一步筛选试验、轻型基质网袋与塑料薄膜袋培育组培苗的根量对比试验及在相同轻型基质条件下不同无性系使用网袋苗移栽成活率及根量对比试验研究中发现:桉树轻型基质网袋培育组培苗最佳的轻型基质为3号(泥炭:椰糠:炭化稻壳=2.5:2.5:5),且网袋育苗根量显著高于常规塑料薄膜袋苗。只要加强移栽后的光照、水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桉树轻型基质网袋育苗技术已完全达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要求。与常规硬塑料杯苗和塑料薄膜袋苗对比,桉树轻型基质网袋组培苗更具有根系发达,有良好的空气修根作用、侧根须根多、无缓苗期、存苗时间长、有利于改良土壤、降低苗木运输及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增强抗风性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桉树育苗轻型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椰糠、碳化稻壳、木糠等为主要基质原料,采取混料试验设计,寻求适合桉树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在26种基质配比实验中,扦插生根成活率最高的基质是70%泥炭+20%椰糠+10%炭化稻壳、10%泥炭+80%椰糠+10%炭化稻壳、40%泥炭+50%椰糠+10%炭化稻壳、10%泥炭+50%椰糠+40%炭化稻壳、100%的椰糠;结合基质成本与成活率两个因素综合考虑,10%泥炭+80%椰糠+10%炭化稻壳、10%泥炭+50%椰糠+40%炭化稻壳、100%的椰糠、70%椰糠+30%炭化稻壳这4种基质成本在74~93元/m3之间,均为育苗效果好且经济实惠的基质配比,对桉树育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桉树组培苗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福建省桉树的造林面积越来越大,每年苗木需求量在5000万以上,因此桉树组培苗的培育质量关系到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要搞好桉树种苗的生产,不仅要求组培苗本身的质量,还需要上山前移植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对西南桦的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常规塑料袋育苗技术(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比对照提前2~3d达到出苗率最高峰值;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和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2.7%、7.8%、10.5%、37.7%和63.1%.穴盘培育的苗木的苗高、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主根长和Ⅰ级侧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但主根长与苗高、地径、Ⅰ级侧根数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能明显提高西南桦苗木质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轻基质与黄心土两种不同基质育苗效果,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闽楠(Phoebe bourne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5 个主要造林树种,开展轻基质与黄心土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苗保存率总体比黄心土苗高 1个百分点;轻基质苗高、径生长量明显优于黄心土苗,平均苗高高出 16.3 cm,平均地径高出 0.3 cm;生长节律比较显示:芽苗移栽后,轻基质苗比黄心土苗恢复快,高、径生长快,且苗木整齐均匀,轻基质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比黄心土苗低 1 个和 5 个百分点。因此认为轻基质育出的种苗质量高。 相似文献
14.
15.
2015年,在青海省玛珂河林区设置5种轻基质配方,即P1(泥炭:椰糠:珍珠岩=4.5:4.5:1,均为体积比),P2(泥炭:椰糠:珍珠岩=5:4:1),P3(泥炭:椰糠:珍珠岩=6:3:1),P4(泥炭:椰糠:珍珠岩=7:2:1),P5(泥炭:椰糠:珍珠岩=8:1:1),以当地土壤作为对照(CK)基质进行鳞皮云杉Picearetroflexa容器育苗,2018年5月进行各处理生长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轻基质配方对鳞皮云杉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3a的生长,5种轻基质配方的苗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CK,其中苗高以P3,P4和P5较大,地径无显著性差异;(2)5种轻基质配方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以P4和P5较大,而地下部分生物量以P3,P4和P5较大;(3)5种轻基质配方的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和根系活力均显著优于CK(P<0.05),其中以P4和P5最好;(4)5种轻基质配方的光合作用均显著强于CK(P<0.05),其中净光合速率以P3,P4和P5较大,水分利用效率以P4最大;(5)鳞皮云杉的根系生长情况总体上均与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轻基质对鳞皮云杉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5种轻基质配方中以P4配比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主要报道应用根型容器与半径型基质培育马尾松优质容器3a的研究结果。(1)舒根型容器培育苗木根系顺导向槽往下伸展,不会形成卷曲根,并可通过空气自然截根,促使产生大量侧,须根,同时根系与其质紧密结合形成牢固的根团,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2)现任两舒根型容器相比较,以合式容器为优,苗高生长与苗株生物量要比管形容器分别大12.8%和24.6%,茎根比小根系发达,苗木质质量高。(3)在基质比较试验中,按苗 相似文献
17.
18.
也门铁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也门铁嫩茎段为材料,开展了旨在用于工厂化育苗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 S 3 m g/L BA 0.2~0.5 m g/L IAA培养基上,在腋芽萌发生长同时也启动其基部周围的分化;转入M S 2~3 m g/L BA 0.2~0.3 m g/L IAA的培养基上,每外植体能平均分化出1 mm以上的不定芽5~6个,不定芽在M S 0.5 m g/L BA 0.05 m g/L IAA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后,将其中高度大于1.2 cm的不定芽转入M S 0.05 m g/L BA 0.05 m g/L IAA 0.5%活性炭培养基上进行壮苗,再转入1/2M S 0.5m g/L IBA培养基生根,最后经练苗并移栽至网室内生长,获得供大田栽培的苗。保证适度的增殖率(约400%)、获得较粗壮的芽体、控制变异和简化培养条件是也门铁大规模组织培养育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缓控肥对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情况,以研发促进容器苗生长的缓控专用肥,以优良无性系长林4#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如下7个缓控肥配方——(1)14︰14︰14+TE+B.3~6M、(2)15︰25︰20+TE+B.3~6M、(3)18︰18︰10+TE+B.4~6M、(4)20︰8︰10+TE+B.3~6M、(5)20︰10︰15+TE+B.4~6M、(6)17︰11︰12+TE+B.3~6M、(7)25︰5︰6+TE+B.3~6M,每个供试肥料配方处理下又各设置了0.2、0.3、0.4、0.5 g/株4个施肥量处理,就不同缓控肥配方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对1年生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供试肥料配方均能促进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及苗木叶片数量的增加,其中配方(3)的效果最优,配方(2)和配方(7)的效果均较优;各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0.4~0.5 g/株,即基质量为2.5~3.0 kg/m3。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林木工厂化育苗盘起苗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以及育苗盘起苗设备在林木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