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棉铃虫三龄幼虫为试虫,从表皮穿透、生物转化、作用靶标三个方面研究了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①复配后,毒死蜱、阿维菌素的表皮穿透能力上升;②毒死蜱对酸性磷酸酯酶(ACPase)的竞争性抑制与阿维菌素对AC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与竞争性抑制的混合型抑制相结合,使复配剂对ACPase的抑制能力大幅度上升;③对乙酰胆碱酯酶,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基本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彭家曙 《农技服务》2012,29(1):53-54
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和三唑磷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阿维菌素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田间防治棉花棉铃虫时,使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或三唑磷复配制剂,既可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又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氯氟氰菊酯对斜纹夜蛾抗性和敏感种群表皮穿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证实斜纹夜蛾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是否与其表皮穿透率降低有关。【方法】分别采用点滴法、浸叶法和叶片夹毒法测定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用14C标记氯氟氰菊酯测定了斜纹夜蛾抗性和敏感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结果】采用3种方法测定结果表明,3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 765.4倍)>浸叶法(365.1倍)>叶片夹毒法(34.0倍),点滴法、浸叶法及叶片夹毒法间抗性倍数之比依次为81.3﹕10.7﹕1;5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 271.3倍)>浸叶法(257.2倍)>叶片夹毒法(20.2倍),点滴法、浸叶法及叶片夹毒法间抗性倍数之比依次为112.4﹕12.7﹕1。经穿透昆虫表皮的触杀毒力所引起的抗性高于经口器和表皮进入的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之和所引起的抗性,更明显高于经口器进入的胃毒毒力所引起的抗性。同位素标记氯氟氰菊酯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0.5 h和1.0 h,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间表皮穿透率差异不显著,处理后2 h,两种群间的穿透率存在明显差异,至处理后8 h,敏感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分别为46.3%和43.3%,抗性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分别为35.7%和29.1%,氯氟氰菊酯对抗性种群3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仅为敏感种群幼虫穿透率的0.77倍,对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仅为敏感种群幼虫穿透率的0.67倍,抗性种群的穿透率明显慢于敏感种群的穿透率。【结论】斜纹夜蛾抗性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的表皮穿透率明显低于敏感种群,可能是其产生抗药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25%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3个不同剂量与其单剂1.8%阿维菌素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白菜小菜蛾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弥补了单剂阿维菌素乳油在施药前期防效较低的劣势,既具备了化学农药的特性,也具备了生物农药的特点,在300~400 g/hm2(有效成分)的情况下对白菜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对白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5.
选用氟虫腈、毒死蜱和啶虫脒3种农药对稻水象甲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室内毒力测定和室外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单剂室内处理成虫24h后其LC。分别为4.85mg·L^-1、34.89mg·L^-1、76.28mg·L^-1,其中以氟虫腈毒力最强.毒死蜱次之,啶虫眯最差;用氟虫腈与其他两种药剂复配室内处理成虫,24h后以氟虫腈+毒死蜱复配剂的毒力最强,其LC50为3.29mg·L^-1;大田药效试验氟虫腈单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对成虫和幼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成本较低.毒死蜱单剂以5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的复配剂以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在秧田期和大田期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药剂浸苗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奥瑞根、苦参碱及斑蝥素等3种生物药剂与阿维菌素·毒死蜱复配浸苗,防治当归麻口病,结果表明,药剂浸苗对当归生长量(出苗、叶片、株高以及冠幅)无明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可提高当归的品级。对当归麻口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斑蝥素40mL+阿维菌素·毒死蜱25mL加水5L浸苗处理的防效最好,为66.4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在当归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刘扬  缪勇  高希武  黄凯  李辉  马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76-3877,3881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其天敌的影响.[方法]研究了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处理对春甘蓝田小菜蛾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不理想,药后1、3、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8.17%、45.77%和-13.18%,对捕食性天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阿维菌素对小菜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最高防效(药后3 d)为60.42%,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氯虫苯甲酰胺及阿·氯混剂和氯·毒混剂对小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4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92%、79.17%、75.51%和81.10%、69.53%、88.85%,同时对捕食性天敌较安全.[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和甲维盐4种化学药剂的单剂及其混配组合,在室内对二化螟进行了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配比例(有效成分):毒死蜱与甲维盐(1∶1)、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10∶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1∶1), 其共毒系数分别为376.77、 254.84、 247.10和682.3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所获得的混配组合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达到76.4%以上,可有效防治二化螟,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型阿维菌素理化性能及对小菜蛾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阿维菌素微乳剂和水乳剂配方,并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了阿维菌素不同剂型对小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微乳剂和水乳剂的表面张力、渗透时间、润湿时间等测定值均优于乳油,微乳剂是其中表现最稳定的水性化剂型.毒力测定表明阿维菌素与杀虫双复配剂的增效比值最高.当对照剂型乳油LC50设为1时,其毒力比值达3.24.田间施药后,阿维菌素和杀虫双复配剂对小菜蛾的防效最好,药后7d防效达89.12%,均明显高于阿维菌素单剂,3个单剂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复酯对桃蚜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的各种配比均对桃蚜丰在着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阿维菌素与氰戊菊酯按有效成分1:24的比例复配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共毒系数达到297.84,室内药效试验也表明,20%混剂乳油(0.8%阿维菌素+19.2%氰戊菊酯)的药效明显高于20%氰戊菊酯乳油,与0.9%阿维菌素乳油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几种无机絮凝剂以及复配入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阿维菌素厌氧废水的絮凝效果,并确定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FeCl3、Fe2(SO4)3、Al2(SO4)2、KAl(SO4)2以及和PAM的复配处理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研究絮凝剂处理后废水的COD、色度的去除率。[结果]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最佳絮凝剂,即投加量为每吨废水125 g FeCl3与5 gPAM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51%和65.81%,絮凝剂以分析纯计算,FeCl3+PAM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成本为2.52元/t废水。[结论]复配入PAM后,无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大幅提高;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的最佳絮凝剂。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毒死蜱对草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对草鱼的毒性效应及相互关系。[方法]以健康活泼的草鱼为试验对象,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分别对其进行单一药物的急性毒性和2种药物组合和联合毒性试验。[结果]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混合对草鱼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阿维菌素0.54、0.49、0.17、0.10 mg/L;毒死蜱0.29、0.21、0.12、0.05 mg/L;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混合药1.22、1.08、0.99、0.86 mg/L;其对草鱼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10、0.005、0.086 mg/L。药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毒死蜱〉阿维菌素〉混合药。[结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混合药的不同浓度对草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低毒性强度的阿维菌素对毒死蜱具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87-389
为延缓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抗性、提高药剂混用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浸叶法测定1.8%阿维菌素乳油、30%毒死蜱水乳剂以及二者不同配比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确定这2种药剂混用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2种药剂单独使用时,阿维菌素的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LC50分别为0.120 9,154.125 9 mg/L;2种药剂以1∶1,1∶2,2∶1,1∶5,5∶1复配,共毒系数分别为255.13,300.53,257.86,312.17,191.12,均大于120,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以阿维菌素与毒死蜱1∶5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室内测定了阿维菌素和橡胶籽油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其复配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橡胶籽油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LC50分别为0.01μg/ml和1311.81μg/ml;阿维菌素与橡胶籽油复配对朱砂叶螨成螨增效作用显著,共毒系数最高为293.90;阿维菌素及其与橡胶籽油最优复配剂对经药剂处理螨卵孵化的若螨具有显著的杀灭活性,且相同浓度下复配剂显著优于阿维菌素单剂,但两药剂对螨卵的直接毒杀活性均很低。阿维菌素与橡胶籽油复配剂这一高效、安全生物农药在害螨防治中极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防治药剂: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时,于卵孵盛期用药,单剂使用时,667平方米(1亩)用氟虫腈2~2.5克(有效刘量,下同)、毒死蜱50克的杀虫和保叶效果均相对较高。复配使用时,667平方米用氟虫腈1.5克与毒死蜱30克或丙溴磷25克.氟磷脲1.5克与阿维菌素0.3克或丙溴磷25克,辛硫磷30克与丙溴磷10克,三唑磷15克与辛硫磷20克等配方的杀虫与保叶效果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单剂以及两者的混剂在田间甘蓝中的消解动态和室内玻片上的光解情况.田间试验表明,单剂与混剂中的毒死蜱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差异不显著,甲维盐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差异显著.光解试验表明,甲维盐与毒死蜱的剂量比为10∶1时,甲维盐对毒死蜱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应与剂量比成正相关;毒死蜱与甲维盐剂量比为3∶1时,毒死蜱对甲维盐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剂量比为5∶1时达到饱和.结合田间试验毒死蜱与甲维盐在甘蓝中的初始剂量比为168∶1,表明过量的毒死蜱加快了甲维盐在甘蓝中的消解,而低剂量的甲维盐对毒死蜱在甘蓝中的消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应用白僵菌与绿僵菌及其复配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相容性研究和撒菌粉防治试验,评价感染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致病力白僵菌BLK与绿僵菌Ma1775粉剂,以及其与常用生物农药复配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白僵菌BLK和绿僵菌Ma1775分别与1.5%除虫菊素和3.0%阿维菌素的相容性较好,田间防治15 d后,BLK+1.5%除虫菊素和Ma1775+3.0%阿维菌素复配剂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单剂,BLK+1.5%除虫菊素复配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76.68±0.96)%和(73.90±1.04)%。因此,Ma1775+3.0%阿维菌素复配剂和BLK+1.5%除虫菊素复配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阿维菌素、苦参碱是国内防治病虫害较先进生物药,为验证其复配剂对大豆根腐病、大豆田地下害虫(主要是大豆根潜蝇、地老虎、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大区直接对比试验方法,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抗病活化素对大豆出苗是安全的,并能明显提高大豆出苗率;对大豆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大豆根腐病防效达67%-94%,能减轻苗期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提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利勤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43-144
通过对穿透杀(15%阿维·毒死蜱)EC,50%稻丰散EC,50%灭虫露EC,5%锐劲特悬浮剂,40%新农宝EC,30%抑虱净EC等几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穿透杀(15%阿维·毒死蜱)EC,50%稻丰散EC,50%灭虫露EC,5%锐劲特悬浮剂,对防治水稻灰飞虱效果明显,为大面积生产进行同防同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室内药剂药效实验,筛选对杨叶甲幼虫毒杀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方法】应用浸液法和浸叶饲喂法,测试四种杀虫剂对杨叶甲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40%辛硫磷EC、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48%毒死蜱EC采用饲喂法,处理试虫60 h后死亡率均在97%以上,采用浸液法,处理试虫60 h后死亡率均在89%以上。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对杨叶甲幼虫的胃毒作用高于触杀作用。3.2%阿维菌素EC在厂家推荐剂量上采用两种方法,处理试虫60 h后最高死亡率仅为58%。【结论】40%辛硫磷EC,4.5%高效氯氰菊酯,48%毒死蜱EC对杨叶甲幼虫毒杀效果好,而3.2%阿维菌素EC毒杀效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