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3年安徽沿江地区在棉花生产上遇到近 1 0年来最为恶劣的灾害性气候 :前期持续低温阴雨 ,中后期持续高温干旱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生育期推迟 ,蕾铃脱落率增高 ,成铃率减少 ,单产大幅度降低。1原因分析1 .1灾害性气候。 3- 4月份低温阴雨天气 ,对棉花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6月 2 9日到 8月 1 0日的持续 42天日平均最高气温超出 35℃高温干旱天气和 8月 1 1日到 8月 2 0日日平均气温在 2 5℃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造成花粉败育和蕾铃脱落 ,棉株中部形成空枝。据对望江、宿松两县 3万公顷棉田调…  相似文献   

2.
植物器官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脱落,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匮现象。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为60—70%,严重时高达80%。蕾铃脱落是生产实践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它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关于棉花营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学说和假说。控制器官脱落的激素观念是1933年由Laibach 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La Rue 的具体实验所证实。近年来,控制蕾铃脱落的激素观念已有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生长素与蕾铃脱落许德威等运用生物鉴定法比较受精幼铃  相似文献   

3.
棉花落蕾落铃的主要原因,分外部损伤和内在生理两个方面,外部损伤所引起的蕾铃脱落,主要是虫害、田间管理的机械损伤(如中耕、治虫、灌溉、施肥及整枝等)和台风袭击所造成。这里讨论的是棉花蕾铃脱落的生理原因及其主要的防止措施。蕾铃脱落的生理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这儿,首先谈内在的生理原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分析脱落的生理原因。通过外界环境因素引起植株体内生理变化,而环境因素导致植株体内生理变化而不利于蕾铃生长发育的方向,则遭致蕾铃的生理脱落。环境因素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棉籽播前干湿锻炼对棉花出苗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于1976—1977年在我校三结合试验地进行了试验。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1976年系沪棉204,1977年系江苏棉1号。试验田设在我校地势较高、灌溉条件较差的红壤棉田。密度每亩5556株,株行距6×18寸。试验小区面积均为0.0177亩,各处理设一重复。除种子干湿锻炼与不锻炼差别外,其他管理均一致。具体方法:第一次浸水12小时(至种皮泡软为度),捞起风干,第二次浸约8小时(种皮已可泡软),再捞起风干后即可播种。种子浸种后自然风干由于时间较长,且常遇连阴  相似文献   

5.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6.
一毛主席离开我们快两年了。回顾他老人家二十年前的八月九日视察我院棉田时的情景,我们心潮汹涌,豪情满怀!毛主席指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我院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对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指示铭记在心。从那时起,我们就着手进行棉花蕾铃脱落问题的研究,对蕾铃脱落的生物学规律做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到1963年,综合济南、临清所内所外不同条件棉田的研究资料,初步明确在认真治虫的基础上,棉花蕾铃的生理脱落常占整个脱落的95%以上,这是蕾铃脱落的主要方面。从脱落的时期来看,6月份很少,仅占1.72%;  相似文献   

7.
下潮地土壤比较肥沃,水分条件比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尤其宜种植棉花。但下潮地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常呈饱和状态,土性阴凉,春季气温回升慢,不利于棉花种子的萌发出苗和根系的生长发育。而在棉花的蕾期、花铃期施肥稍有不当, 极易发生疯长,致使棉田郁蔽,蕾铃大量脱落,棉桃  相似文献   

8.
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原因浅析徐京三,陈玉杰山东省潍坊市棉花办公室261041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期以来围绕棉花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经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但在生产中因脱落造成减产的情况仍为常见,尤以生理脱落预防难度较大。1994年,棉花蕾铃脱落在潍坊...  相似文献   

9.
50%保蕾铃田间药效试验①张启明汤瑞香安徽省颍上县病虫测报站颍上236200棉花生理失调是造成蕾铃脱落的主导因素之一。探索防脱落与促生长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合理调控棉花生长,仍是当前棉花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我们于1996年作了复合多效植...  相似文献   

10.
棉花蕾铃脱落现象,是棉花生产上极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是一切栽培措施与自然条件的集中反映于棉花生理上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学者由于腐朽落后的唯心论的影响,不相信人能控制自然,认为棉花的蕾铃脱落是植物生理上的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辩证唯物论者却相反,他们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与历史事实的表现,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棉花蕾铃脱落有其内因和外因,将来  相似文献   

11.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大致可分为生理脱落,病虫为害脱落,机械损伤脱落三大类。其中以生理脱落为最严重。而生理脱落又往往因气象条件不适而致。 1、温度与脱落温度与脱落有关,温度影响现蕾速度,脱落又与现蕾速度有关。1976—1978年的试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棉花蕾铃发育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分析了蕾铃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从生理角度探讨了影响棉花蕾铃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棉花高产研究的关键在于控制棉花蕾铃脱落,加强棉株结铃数的分子及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1982年《中国棉花》第二期上《从棉花蕾铃脱落生理谈棉花的高产稳产》一文中,我们论述了蕾铃脱落的生理机制,并通过调查研究和植棉经验总结,运用宽窄行种植,前期少施氮素化肥控制生长,重施花铃肥防止后期早衰等措施,1964~1965年,在上海县马桥公社和本所农场分别获得  相似文献   

14.
粘盘黄棕壤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地区。70年代中期试种棉花,产量不高、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其突出问题是中后期脱力早衰,蕾铃脱落严重。过去一直认为是缺少钾素养分所致;现已查明,土壤理化特性乃是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彭春瑞 《江西棉花》2004,26(3):37-37
南方棉花苗期雨水多、易产生渍害,影响棉苗生育,而且易发生病害和烂根死苗,中后期伏秋干旱,易导致大量蕾铃脱落和棉株早衰,搞好抗旱防渍对棉花丰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棉花蕾铃脱落是阻碍棉花达到高产的主要因素。锦州地区一般脱落率在70%左右,甚者达80%以上。影响蕾铃脱落的因子很多,除机械损伤外,生理脱落因子很为复杂。但一般情况田中脱落较重,田边脱落较少。因此,利用边行优势就有很大可能性达到保铃,增产。  相似文献   

17.
棉花蕾铃脱落是高产稳产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毛主席在1958年视察山东省农科所时指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因此,弄清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减少蕾铃脱落的办法,不仅在生产实践上而且在基本理论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引起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外,很多的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线、水分和营养等都能引起蕾铃脱落。但是,不应该认为这些因素是造成蕾铃脱落的直接基本原因,而是通过这些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造成棉株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的不平衡,因而形成了蕾  相似文献   

18.
盛花期的棉株,正处于高温季节,其蒸腾作用强烈,对水分需求甚高。但其时却常遇伏旱,致使水分亏缺而导致蕾铃脱落出现高峰。同时,蕾铃脱落的高峰出现时,往往观察到棉株乙烯释放高峰的存在。而水分亏缺又对植株体内的许多生理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水分亏缺与乙烯的发生及器  相似文献   

19.
棉花蕾铃的脱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棉株生长旺盛的田块,中、下部蕾铃的大量脱落是直接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使棉株下、中、上部多座铃达到高产稳产呢?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激素室,根据全国各地在棉花蕾铃脱落上所做过的工作,以及在总结农民丰产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前期少施化肥控制生长,重施花铃肥防止后期早衰的科学施肥措施,连续二年获得亩产皮棉151~193斤的结果。1982年,与南汇县农科所协作的二块棉花高产稳产示范田,虽在7月10日至24日连续阴雨的  相似文献   

20.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