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无病,高产、优质、”是我们养蚕的目的。然而在养蚕过程中,蚕儿往往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蚕病,轻则蚕茧减产,丝质下降;重则颗粒无收。损失极大。因此,防止蚕病的发生,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促进蚕  相似文献   

2.
<正> 《江苏蚕业》先后刊登了关于养蚕消毒防病的文章,对做好蚕病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引起蚕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病原体的存在,如果消毒不严,防病措施疏忽,加上气候不良,管理粗放,就易引致蚕感染发病。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常见某些养蚕单位,蚕期前的消毒比较认真,蚕期中也注意蚕座和蚕体消毒,饲养管理水平也不差,但到了蚕的4~5龄期,仍有较多的病蚕发生。其原因何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促使我们去观察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单位,在养蚕处理的某些细节上,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壮蚕饲养技术落后,仍然延用片叶平面多回育,一次性给叶量多,蚕食桑时踏叶与排粪污染桑叶严重,造成蚕不能饱食和桑叶浪费。改革现行养蚕技术势在必行。我们于1990年9月开展了大蚕立体片叶少回育养蚕技术试验,以期改进养蚕技术,提高养蚕效益。  相似文献   

4.
蚕农养蚕最怕的就是发生蚕病特别是暴发性蚕病,一旦蚕病暴发,轻者每盒蚕种损失几百元,重者损失上千元,尤其是实行规模化养蚕后,一些单季养蚕达10盒以上的养蚕大户,更要严格控制蚕病暴发,否则,损失将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因此,在蚕桑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养蚕逐步向大户转移的今天,如何搞好蚕病防治,特别是如何预防暴发性蚕病是摆在我们基层蚕桑科技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养蚕大户在生产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小蚕共育,是养蚕制度上的一项改革。但是,要在安康这样一个山大人稀、气候复杂,养蚕分散、设备较差、技术落后的老蚕区普及小蚕共育,对我们来说是缺乏实践经验的。为了探索这一问题,去年我所组织专人在安康县流水乡开展了小蚕共育的试点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小蚕的饲育形式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情况。为了探索这些不同饲育形式的养蚕成绩及经济效益,我们对宿迁县大新乡的芦集等四个村的小蚕饲育形式进行了养蚕成绩的调查。我们调查了四个蚕桑重点村的82、83年小蚕饲育形式及其养蚕成绩和经济效益,见表1。  相似文献   

7.
<正> 小蚕共育是养蚕生产上稳定蚕作,保证丰收,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使小蚕共育能在落后的山区逐步推广实行,1985年我们分别在县河乡的关沟、梁台、红升、田沟村、桑场,进行了以联户、专业户共育和开办蚕店三种形式的小蚕共育试点,均收到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关沟联户共育效果更为明显。1、共育的效果: 关沟村地处三乡之间,全村有86户养蚕户,占总农户的三分之二。1985年养蚕  相似文献   

8.
<正>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市农村养蚕普遍采用了小蚕集体共育和联户共育两种基本形式,促进了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1996年春蚕我们利用分工卸甲乡的机会,对这两种育蚕形式的养蚕成绩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 我们调查了卸甲乡陈庄村的集体共育和南徐村的小蚕联户共育,以柏家村5组小蚕散发到各户为对照,具体养蚕成绩和经济效益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我县自农村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分散养蚕,很难能做到分室、分工具、专人养蚕.由于蚕房简陋,不少蚕户是人蚕共居,大小蚕同室饲养;加上养蚕批次多,大蚕套小蚕,消毒防病十分困难.多年来,因蚕病蔓延,鼠蚁为害严重,养蚕产量很低.据统计,1980~1989年十年间,全县平均单张蚕产茧只有16.96kg,许多年份还不足15kg.如何提高产量呢?根据多年的实践,关键在于养好小蚕.所以过去我们也曾经推广小蚕共育,对稳定蚕造,效果很好.但是,小蚕共育所需的桑叶、劳力、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夏秋蚕的重要性 随着夏秋蚕生产的不断发展,夏秋蚕饲养数量在全年养蚕总量中所占比重增大,一般占到 60%左右。很多地区的夏秋茧产量超过春茧的产量。 夏秋蚕亦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夏秋茧占全年总产茧量的一半以上。夏秋季节养蚕,气温较高,桑叶和蚕的生长快,桑叶供应量充足,蚕期短,对充分利用养蚕设备,合  相似文献   

11.
<正> 多次养蚕也就是全年春、夏、秋多季养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增加全年蚕茧产量的重要手段。它能充分利用现有桑园的桑叶,增加全年的饲育量,增加蚕茧总产;又能提高现有设备资材的利用率,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还能合理安排劳动力,有利于蚕桑生产专业化。日本在近几年的蚕业杂志上对多次养蚕有不少报导,他们过去是以春蚕、早秋蚕、晚秋蚕三个蚕期为主的,现在提倡增加夏蚕和晚晚秋蚕,全年养蚕5次以上。从规模较大的43户养蚕农户来看,全年平均养蚕次数为6.6次,以6-7次为最多,最高达10次。他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少受病原感染,保证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基础的一项养蚕技术。它是一种全新养蚕技术,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  相似文献   

13.
蚕台隔沙育是蚕业科技人员研究出来的一种适合养蚕重点户规模生产的较好的养蚕方法。通过试点,初步摸索到它具有蚕座空气新鲜;蚕体和桑叶与蚕粪相对隔离,减少病原感染,少发蚕病;给桑方便;有利于稚蚕与壮蚕分开饲养;可以自动上簇,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是一条逐步走向省力化的科学养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栽桑养蚕是农村养蚕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它对于新农村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生产中,不少养蚕者由于不懂或者忽略了蚕病防治,使蚕易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他非生物致病因素的危害,据统计,每年因蚕病造成蚕茧经济损失达到20%左右。因此,在养蚕过程中,要了解蚕病发生规律,做到早发现,  相似文献   

15.
<正> “消毒王一号”是以氯制剂为主的新型蚕室、蚕具、桑叶消毒剂,在农村大面积养蚕生产中已广泛使用。为进一步掌握该蚕药在种茧育生产中的使用效果,1998年秋季我们进行了环境消毒和养蚕试验调查,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戴建忠 《蚕桑通报》2010,41(1):34-36
<正>养蚕生产布局狭义上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质量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今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重点蚕区的养蚕大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简易蚕房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较其他省力化养蚕方法更有利于大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建造快,坚固耐用,非常适合重点蚕区大量推广、应用。1简易蚕房的优点1.1是解决农村分户养蚕的现有蚕房设施与养蚕规模扩大不适应的有效途径当今农村住房养蚕一是面积不够宽敞;二是“口袋房”多,房屋设施与养蚕所需微气象环境不相适应;三是“人蚕共居”不利于彻底消毒防病,与养蚕所需较高的卫生和安全环境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养蚕布局是养蚕生产上带有战略性的关键问题,不仅关系到桑叶的合理利用、树体的强弱和全年产叶量,也关系到全年各季蚕的产茧量和茧丝品质。1973—1974年,我们在吴江县七都公社蹲点,专门就调整养蚕布局问题进行了二年试验。因为当地习惯于大养早秋蚕,用叶过度,不仅影响来年的春叶产量,而且促使桑萎缩病日趋严重。为此,设想压缩早秋蚕的比例,合理用叶,达到采养结合,增强树势,增加中秋蚕的饲养量,并在中秋蚕  相似文献   

19.
蚕种催青的好坏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茧产量和质量,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养蚕业从过去较集中的生产队养蚕转变为分散到千家万户养蚕;同时新蚕区迅速发展,养蚕新手多,不懂得蚕种催青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发现蚕户把蚕种拿回家后,除个别有加温补湿催青外,大多数都是没有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 大棚养蚕这项新技术,因为其投资少节约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被生产上广泛推广。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控制养蚕密度以获取优质高产蚕茧,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大棚养蚕密度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