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容器育苗与难造林地块造林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容器苗较裸根苗速生、抗逆性强,故造林成活率高。林口林业局用大棚培育落叶松容器苗在阳坡、陡坡和岩石裸露地难造林地块进行造林试验,成活率高达90%以上,解决了这类地块的造林问题。详细介绍了大棚温室设置方式与容器苗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
搞好雨季植树造林,建设山区水土保持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是加速恢复地区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多年来,辽宁省锦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飞、封、造相结合的办法,探索荒山造林的有效措施,摸索出了雨季造林的成功经验。一、采用大杯容器大苗造林。传统的雨季造林普遍采用“百日苗”,苗小、根浅,抗旱力较弱,造林成活率低。从2001年开始,凌海市率先开展冬季大棚容器育苗及大杯移植大苗造林。大棚容器育苗缩短了育苗时间,延长了生长期,提高了苗木的木质化程度,质量得到保证,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此外,大棚育苗一般在冬季进行,不…  相似文献   

3.
针叶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育苗造林有不与农活争嘴。造林时不伤根,不用缓苗,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活率高等优点。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和栽植较难成活的树种,使用容器苗造林更具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容器苗人工造林是一种适合鄂尔多斯地区的造林生产技术,对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利用大棚对樟子松进行容器育苗,出圃后再进行人工造林,旨在提高樟子松人工造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定点测试与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西石质山地容器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容器苗造林技术;通过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幼林生长及造林成本对比分析,得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比裸根苗高30.3和24.0个百分点,容器苗的缓苗现象比裸根苗轻,容器苗造林可节省费350.60元/hm2。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常见的造林树种油松、侧柏为主,采用容器苗造林。并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和缓苗,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实际造林成本3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容器苗造林的效果,提出了容器苗造林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油茶成活率,对不同苗木类型与整体造林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与裸根苗相比,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后幼林长势良好,其中无纺布轻基质苗成活了高达90.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与苗龄有着较大的关系,其中3年生容器杯大苗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8.3%。与容器杯嫁接苗相比,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存活率较高,但花芽生长时间较晚。  相似文献   

9.
容器苗造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常见的造林树种油松、侧柏为主,采用容器苗造林。并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和缓苗,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实际造林成全3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容器苗造林的效果,提出了容器苗造林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分析了漆树裸根苗与容器苗造林的造林质量。结果表明,容器苗的成活率、苗高、地径均与裸根苗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容器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裸根苗。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造林时应采用容器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造林质量,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