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00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001-200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速度很快。据统计,2 0 0 3年盐城市Bt棉种植面积已占当地植棉总面积的60 %以上。数年的种植实践证明,Bt棉对棉铃虫(低龄幼虫)等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其对棉叶螨等非靶标害虫不具抗性;与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已经引起了棉田害虫动态的变化,目前关于Bt棉田害虫测报方法农技部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鉴于此,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了此类研究,旨在为科学地制定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1棉铃虫的监测1 .1棉铃虫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危…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棉花在生产应用上的风险与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在各棉区广泛种植的现状,分析了转外源基因棉花在生产应用上存在抗除草剂棉花可能成为杂草、基因漂移威胁棉花近缘物种、转基因棉加速害虫的抗性进化、对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棉花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风险,提出培育种植转多基因棉花、调控外源基因表达、设置棉花害虫"庇护所"、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转基因棉品种、建立转基因棉花害虫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转Bt基因抗虫棉的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转 Bt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种植转 Bt棉的生态风险及对策 ,包括对非目标昆虫及天敌的影响、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 ,为正确评价转 Bt棉在本区种植中的生态安全性 ,充分发挥其在害虫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博  龙正  陈金湘 《作物研究》2011,25(6):634-638
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的消长动态的研究状况及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进行了论述.指出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中靶标及非靶标害虫消长动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放宽靶标害虫的防治、注重非靶标害虫的防治及加强生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于2000-2001年采用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盐城当地种植的常规棉品种“苏棉9号”与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问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虫量消长动态及原因,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等4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没有抗性,Bt棉上的虫量接近甚至略高于常规棉品种,两个棉花品种间部份害虫虫量的差异还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害虫对转Bt棉的抗性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介绍了转Bt棉靶标害虫的抗性遗传、机理、检测及抗性进展情况,提出了抗性监测的重要性,可为害虫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Bt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和非靶标害虫斜纹夜蛾的爬行规律及Bt蛋白对其爬行能力的影响,采用TrackSphere 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棉铃虫幼虫停留次数逐渐增加,且幼虫在白天的活动能力显著高于晚上,而斜纹夜蛾则相反,随着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停留次数逐渐减少,同时幼虫在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著。用Bt棉或Bt蛋白饲喂2种幼虫发现,Bt蛋白对棉铃虫爬行能力的影响显著大于斜纹夜蛾,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低龄段,且一定浓度阈值范围内Bt蛋白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爬行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超过此阈值范围其促进作用开始转化为抑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爬行规律,研究Bt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及次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再度猖獗原因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产棉基地,常年种植棉花170khm^2以上,近几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面积不断扩大(现已占90%以上),使得曾经是棉花主要害虫的棉铃虫已得到控制,而使一些次要害虫现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烟粉虱就是江苏沿海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对棉花的为害逐年加重,甚至达到暴发。  相似文献   

10.
巴基斯坦生物遗传工程中心所 ( NIBGE)对转Bt基因棉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在本国按照国际标准对转 Bt基因棉已实施了 3年生物安全性评估 ,结果表明是安全的。棉花是该国主要的创汇作物 ,约占 1 0 0亿美元外汇中的 6 0 % ,2 0 0 0多万人以棉为生。巴基斯坦科学家声称 NIBGE的棉花品种抗病且能稳定出口创汇 ,这种 Bt棉对许多害虫具有抗性 ,如烟芽夜蛾、棉铃虫和红铃虫。反对者说一旦政府允许种植本国的 Bt棉 ,那就意味着必须允许外国公司品种的进入 ,大规模种植这种品种可能更易受病虫害的为害。美国孟山都公司已要求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