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生原因与防制罗才文(江西省家畜防疫检疫站南昌330006)由于长期普遍使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大流行。但是接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鸡群,还常常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养鸡场、养鸡专业户的鸡群,其...  相似文献   

2.
由于疫苗的使用,近年来鸡新城疫病多以症状及病变不典型的“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出现在养殖场,因症状不明显,确诊比较困难,在鸡群中延绵不断,给养鸡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危害养鸡业的严重疫病。由于鸡新城疫疫苗的大面积推广使用,鸡新城疫在全国各地基本得到控制。但是有的疫苗由于运输和保存不当质量较差,免疫程序不规范,超强毒株和野毒株的存在,以及其它疫病的影响,近几年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在各地时有发生,甚至在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的现象。为此,笔者近年来曾对本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较详细调查研究,现将调查中所见到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整理如下,以期对养鸡场、户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初产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防制王洪福,高同睿,刘玲,陈洪胜(青岛市蛋鸡场266100)近几年随着养鸡业的飞速发展,大规模养鸡场的增多,鸡场对鸡新城疫免疫比较重视,但由于疫苗本身质量、保存、使用不当及免疫技术不高等原因引起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虽...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期普遍使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大流行。但是接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鸡群,还常常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养鸡场、养鸡专业户的鸡群,其病例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上与典型鸡新城疫存在明显差异。鉴于非典型鸡新城疫持续不断的发生,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现将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生原因及防制对策浅析如下,供同行和养鸡人员参考。1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生原因1.1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是雏鸡从母体由卵黄传递而获得的被动性免疫抗体。它在雏鸡体内的作用是相对的,一方面它能…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也称为亚洲鸡瘟,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两季多发,对养鸡生产威胁很大。近年来,由于对鸡新城疫疫病的重视,典型鸡新城疫发病率下降,但由于免疫程序不当或其他疫病抑制N D抗体的产生,非典型鸡新城疫时有出现,现将我市一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基本情况我市某饲养户从江西购进雏鸡3200羽,已免疫新城疫疫苗,饲喂1周后开始发病,经治疗效果不佳,前来我所求诊。2临床症状鸡只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症状,张口伸颈,喘气,拉白色粪便,部分有少量青色粪便,采食量下降,每天均有零星死亡。3剖检变化口腔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鸡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以发病率不高、临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死亡率低为特征的非典型新城疫已成为当前养鸡业的突出问题。现就此病的发生原因、特点、诊断及防制提出如下看法。 一、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 1.养鸡场受到新城疫强毒的污染时,对于获得免疫较差的鸡来说,仍会发生非典型新城疫。 2.使用质量不合格、过期的新城疫疫苗,或者没有按照要求保存、运输的新城疫疫苗。 3.疫苗免疫时不按要求操作,如饮水免疫时使用自来水,注射免疫时针头没有消毒等,造成免疫效果不佳。 4.凭借经验或者盲目地照搬别…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具有高度■染性和死亡率,多年来,认真贯彻综合防制措施,重点抓预防接种虽已控制本病的大规模流行,但一些养鸡场仍有非典型新城疫发生。近年来免疫鸡群流行新城疫也常见报道,有人把免疫时机不当看作是其主要原因,认为母源抗体和残留护体能中和疫苗病毒,干扰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本地区养鸡业发展迅速 ,大中型养鸡场平均以每年 1 5 %左右的速度递增。但一方面由于许多养鸡户 ,尤其是一些新的养鸡户对鸡病防治知识了解较少及对疫苗的选择、保存、使用、免疫方法、免疫程序等缺乏认识 ,从而导致了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失败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鸡只的引进及新城疫野毒株的出现 ,致使一些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发生了非典型新城疫 ,给养鸡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本地区近几年来鸡新城疫的发生情况看 ,该病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如缺乏典型性和死亡率降低 ,并以散发为主 ,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依笔者的体会 ,…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或慢性新城疫已成为养鸡业的突出问题。免疫鸡群非典型性新城疫多发生于雏鸡,尤以30~40日龄雏鸡多发,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原因很多,情况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鸡群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 现有疫苗对正常鸡只产生轻度作用,但如果鸡场对鸡群饲养管理不当,如温度和湿度的突然改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城疫的流行特点有了变化,非典型性新城疫日益增多.其特点是常发生于免疫鸡群中,尤其是30~40日龄鸡群发病较多.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这就给鸡新城疫诊断、防制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根据技术服务部接待的养殖户,了解鸡病发生情况及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剖检等情况,对非典型性鸡新城疫诊断与防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鸡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对该病虽然进行了广泛的疫苗免疫,但仍然不断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由于鸡新城疫毒株种类增多,基因型改变,致病性亦发生改变,致使非典型新城疫不断出现,给免疫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及对养鸡场户的鸡群发病情况的调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市养鸡生产迅速发展,饲养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鸡新城疫个体免疫法(点眼、滴鼻、注射)已不适应大型养鸡场的鸡新城疫的免疫需要;而群体免疫法(气雾、饮水)已被一些大型养鸡场所接受。饮水免疫具有省工省时,不影响产蛋、安全、免疫效果可靠等特点。我们于1985年7月至1987年12月在跃进乡进化畜牧场进行了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群体饮水免疫试验,共免疫6.9万只鸡,其鸡群的免疫力达90%以上,免疫期3—6个月。在实验期间又采取了综合性防制措施和加强饲养管理水平,没有发生鸡新城疫疫情,对该养鸡场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深受场方欢迎。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鸡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对该病虽然进行了广泛的疫苗免疫,但仍然不断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由于鸡新城疫毒株种类增多,基因型改变,致病性亦发生改变,致使非典型新城疫不断出现,给免疫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及对养鸡场(户)的鸡群发病情况的调查,总结出以下几卜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新城疫是一种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自该病发生以来,始终是危害养鸡业正常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尤其近年来,因为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普遍推广,在临诊上即使出现强毒感染也不表现典型的新城疫症状,仅表现为新城疫的非典型变化,即非典型性鸡新城疫,给疫病诊断和防制带来诸多困难。为此,笔者就有关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性的鸡新城疫,多发生于免疫鸡群,以30~40日龄左右的鸡发病较多。 1临床症状 非典型性的鸡新城疫,发病率、死亡率均比典型性鸡新城疫低。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雏鸡表现明显呼吸困难,呼吸时张口伸颈,气喘,发出“呼噜”声,咳嗽,口中有黏液,有摇头和吞咽动作,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发病新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鸡新城疫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消化道粘膜广泛出血为特征。过去常引起发病鸡以至鸡场全军覆灭,经济损失惨重。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典型鸡新城疫已不多见,但非典型的鸡新城疫却经常发生,由于症状与病变不明显等特点,给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鸡群发病时不能及时确诊和采取有效措施,病鸡、死鸡延绵不断,使养鸡场药物费用、饲料成本不断增加,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又被称为伪鸡瘟,是一种由副黏膜病毒——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种疾病的发生通常由典型性疾病向着非典型性疾病转化,致病原因多为外源性病毒侵袭或者免疫不当引起,是鸡多种疫病中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给一个地区的鸡养殖产业造成致命威胁。最近几年,南和县积极发展鸡养殖产业,饲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同时鸡新城疫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防控压力日渐增加。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鸡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仍然有一些养鸡场、专业户的雏禽在新城疫免疫接种时,由于母源抗体和疫苗选择不当、免疫接种途径的错误、疫苗接种间隔过短或过长、疫苗质量不良、运输造成疫苗减效或失效、使用时超过了有效期、免疫接种不细、传染性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鸡群内已潜伏有强毒或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等等原因,都可造成接种免疫失败,发生鸡新城疫。对于这些单位来说,如果能正确采取恰当  相似文献   

20.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疗刘光梅,王书明,刘忠琛,李忠刚(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局胶州266300)鸡新城疫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危害较大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大多数养鸡场家采用了科学的免疫程序典型性新城疫基本得到了控制,但也给非典型性新城疫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困难。现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