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确定南粳9108最佳的施肥期和施肥量,发展高产、优质、安全和生态的水稻生产,特进行了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南粳9108在N肥施用总量为(纯N)20 kg/亩,基肥∶分蘖肥=3∶1,促花肥∶保花肥=6∶4,基蘖肥∶穗肥=4∶6水平下,有效苗、产量、干物质重最高。由此可知,基肥(纯N)施6 kg/亩、分蘖肥(纯N)施2 kg/亩、促花肥(纯N)施7.2 kg/亩、保花肥(纯N)施4.8 kg/亩最适合本地区采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新培育的高产棕红色稻米品种冈特优37为材料,在本田习惯施肥水平(N 159kg/hm~2、P_2O_5 67.5kg/hm~2和K_2O 67.5kg/hm~2)下研究了氮、钾运筹模式对其产量和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品种的扩大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钾肥全部基施,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时稻谷产量最高;合理施肥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而增产;施肥模式对糙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适当施用氮肥作保花肥可提高糙米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同施氮模式中增加后期钾素供应可提高糙米粗脂肪含量;在相同施钾模式下施用氮肥作保花肥有提高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趋势;在钾肥全部基施的条件下,糙米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钾肥60%作基肥、40%作保花肥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可显著提高糙米粗蛋白含量,但在不同施钾条件下施氮模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的施肥模式可作为冈特优37的适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控化肥投入,探索油菜轻简化种植优化高产施肥技术。本文设置了5个直播油菜不同施肥运筹处理,研究在油菜苗期、越冬期、薹期等关键需肥期不等次数追施不等比例肥料对油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肥料用量和施肥次数的增加,油菜产量随之提高。其中,以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苗肥48.7 kg/hm~2、越冬肥40.6 kg/hm~2、薹肥48.7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2 931.31 kg/hm2,较习惯施肥(施纯N 195.00 kg/hm~2、P_2O_5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处理增产45.95%;施纯N 286.50 kg/hm~2(基肥148.5 kg/hm~2、越冬肥69.0 kg/hm~2、薹肥69.0 kg/hm~2)、P_2O_587.75 kg/hm2(基施)、K_2O 135.00 kg/hm~2(基肥、薹肥各67.5 kg/hm~2)处理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但这2个处理植株贪青、倒伏,不利于机械收获,投入成本大;纯N 148.50 kg/hm~2、P_2O_587.75 kg/hm~2、K_2O 67.50 kg/hm~2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较习惯施肥增产2.95%,植株成熟一致,利于机械收获,适宜轻简化栽培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9年在浙江金华、平湖2个试验点开展单季稻种植化肥减量施肥研究,以确定适合长三角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单季稻种植的化肥减量施肥方式。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N0处理)、常规施肥(N1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为4∶3∶3;纯氮施用量为225.0 kg/hm2)和4个化肥减量施肥处理[N2处理,常规施肥减氮,氮肥运筹同N1处理;SF1、SF2、SF3处理,缓释肥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7∶3∶0、7∶0∶3、7∶0∶0;纯氮施用量为187.5 kg/hm2],磷钾肥施用量一致。采集成熟期水稻植株,测定计算单季稻产量、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产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与N1处理相比,SF处理水稻籽粒产量实现了稳产甚至增产,但等氮条件下金华试验点只有SF2处理相比于常规施肥减氮处理的单季稻籽粒产量仅提高1.43%;而平湖试验点SF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幅度为0.46%~9.38%。(2)N...  相似文献   

5.
为指导中稻生产因土施肥,探讨校正中稻产区灰泥田最佳施肥配方,进行了中稻施肥配方校正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空白对照灰泥田肥力较高,生产上应推广因土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施纯N 165 kg/hm~2、P_2O_560 kg/hm~2、K_2O 120 kg/hm~2处理的田间表现最优,群众习惯施肥处理(纯N 195 kg/hm~2、P_2O_575 kg/hm~2、K_2O 90 kg/hm~2)表现氮肥偏多,造成后期贪青披叶。通过校正试验综合分析,该地应改变习惯施肥,校正不合理的施肥配方,建议因土指导,推广使用施肥配方为施用纯N 165 kg/hm~2、P_2O_560 kg/hm~2、K_2O 120 kg/hm~2(即N∶P_2O_5∶K_2O=1.00∶0.36∶0.73)。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新型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特将缓释肥与常规化肥合理搭配进行了肥料运筹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产上,以每667 m~2施用缓释肥①(N∶P_2O_5∶K_2O=26∶12∶12)30 kg作基肥、尿素10 kg作分蘖肥、缓释肥②(N∶P_2O_5∶K_2O=30∶0∶5)15 kg作穗肥为施肥方案,该方案的施用效果最好,既能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减少施肥次数和施肥成本,从而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小甘蓝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化肥减量施用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类肥料具有节本、增产、增收、节肥的效果,本肥力田块小甘蓝推荐施肥量为纯N 480 kg/hm~2、P_2O_5 207 kg/hm~2、K_2O 180 kg/hm~2,N∶P_2O_5∶K_2O=1∶0.4∶0.4,为指导峨山县小甘蓝生产提供测土施肥配方和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一组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的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 m以下中等肥力田施肥总量为纯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2.0∶3.0∶2.5∶2.5的比例分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次施。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峨山县化念镇番茄施用氮肥、磷肥过量,钾肥不足,番茄抗性差,易发病(灰霉病、疫病和白粉病等),品质差,商品率低等问题,通过番茄"3414"田间试验,筛选氮、磷、钾施肥最佳配方,基肥、追肥比例,以及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本肥力田块番茄推荐最佳施肥量为N 496.5 kg/hm~2、P_2O_5232.5 kg/hm~2、K_2O 198 kg/hm~2,产量可达122 640 kg/hm~2;N∶P_2O_5∶K_2O为1∶0.47∶0.40,为峨山县蔬菜(番茄)生产提供氮、磷、钾施肥配方和大面积推广化肥减量增产技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节本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抚仙湖径流区蔬菜-水稻轮作生产上的施肥量偏大或过量、施肥方法不合理等问题,通过"L_9(3~4)正交表+3个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砂壤土田块水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是N 225~255 kg/hm~2、P_2O_5 0~90 kg/hm~2、K_2O 0~37.5 kg/hm~2、按"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或"基肥50%-分蘖肥20%-穗肥30%"施用氮肥,水稻产量为10 617~12 073 kg/hm~2;粘壤土田块水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是:N 120~180 kg/hm~2、P_2O_5 0~60 kg/hm~2、K_2O 0~60 kg/hm~2、按"基肥70%-分蘖肥30%-穗肥0%"或"基肥50%-分蘖肥20%-穗肥30%"或"基肥50%-分蘖肥30%-穗肥20%"施用氮肥,水稻产量为10 387~12 036 kg/hm~2;适当的施氮(沙壤土225~255 kg/hm~2,粘壤土120~180 kg/hm~2)才能对水稻形成增产,穗肥施用氮肥促进砂壤土水稻增产9.16%~10.68%,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粘壤土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施P_2O_5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②氮磷主要积累在籽粒中(氮45.87%~69.12%,磷34.90%~76.56%),籽粒中氮、磷的积累量均与水稻产量具有较强相关性。当施氮为砂壤土0~150 kg/hm~2,粘壤土0~120 kg/hm~2时,籽粒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若继续施氮,其再无显著变化,增加的氮素积累量主要表现在茎叶部位(氮素增幅7.02%~20.15%)。磷肥施用对水稻磷素积累影响不大,穗肥施用氮肥增加了籽粒的氮磷积累量。因此,适当施用氮肥,穗肥施用氮肥,少施或不施磷钾肥是当地今后一段时间水稻施肥的重要技术策略,其不仅节约成本、水稻高产,而且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对保护抚仙湖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油葵进行控释肥(N∶P_2O_5∶K_2O=30∶6∶12)田间扩展试验,结果表明:控释肥施用量600 kg/hm~2的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5.8%,产投比高出21%;控释肥对油葵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推荐施肥量为530~560 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百分点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kg/hm~2,大白菜施N 312.3kg/hm~2、P2O533.5kg/hm~2和K_2O 59.4kg/hm~2,小白菜施N 235.5kg/hm~2、P_2O_5 0kg/hm~2和K_2O 54.9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化肥分3次对水浇施,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尿素硝铵溶液对水稻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特在东海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中熟中粳品种连粳7号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尿素硝铵溶液喷施替代相应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施氮,较配方施肥(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对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与本试验条件基本一致时,中熟中粳稻基肥减少总氮量10%(即基肥施纯N 81.0 kg/hm2~),在施用分蘖肥(施N 27 kg/hm~2)、促花肥(施纯N 94.5 kg/hm~2)和保花肥(施纯N 40.5 kg/hm~2)的同时,分别用尿素硝铵溶液3 L/hm~2对水450 kg/hm~2喷施,可获得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红壤旱地不同密度和施肥配方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肥配方都显著地影响红壤旱地秋播芝麻的产量。每公顷留苗18.0万株,施纯N75.0 kg、P2O545.0 kg、K2O75.0 kg,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氮肥按基肥∶苗肥∶初花肥=5∶2∶3施用,钾肥按基肥∶(初)花肥=7∶3施用,在此条件下,芝麻的产量最高,达101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_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_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_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_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_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_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_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索峨山县杂交稻种植区水稻栽培的最佳施肥量、最佳施肥配方,进行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肥力田块水稻推荐施肥量为纯N 82.5 kg/hm~2、P_2O_5 40.5 kg/hm~2、K_2O 34.5 kg/hm~2,N∶P2O5∶K2O=1.00∶0.49∶0.42,可为指导峨山县水稻生产提供测土施肥配方和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会粳17号为试验材料,在P_2O_5、K_2O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水稻氮肥施用减量及施用时期后移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处理5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6(CK),各处理平均产量分别为12 622.5 kg/hm~2、12 379.5 kg/hm~2、12 339 kg/hm~2、12 136.5kg/hm~2、10 354.5 kg/hm~2、8 586.0 kg/hm~2。因此,在麒麟区越州镇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中,氮肥施用时期可后移,以促花肥∶保花肥为6∶4施用,总量可减少40%(纯N用量162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使农户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016年进行了错期地膜马铃薯施入不同配比氮磷钾自混肥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自混肥料配比以N∶P_2O_5∶K_2O=40∶15∶20,施肥量以纯N 600 kg/hm~2、P2O5225 kg/hm~2、K_2O 300 kg/hm~2商品薯产量最高,达37 738.1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比氮磷钾自混肥的商品薯产量;同时,该配比的经济效益也最高,达49 639.65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隆科16号最佳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笔者于2018-2020年对其进行了不同密度、施肥的同田对比试验,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生育期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及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隆科16号种植,秧龄43 d左右,密度28.50万~33.75万丛/hm~2,全层深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16%普通过磷酸钙375~450 kg/hm~2作底肥;纯N 220 kg/hm~2(尿素480 kg/hm~2,分4次施用于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每次12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底肥75 kg/hm~2、促花肥75 kg/hm~2),种植效益最高。该研究结果在隆阳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将有效提高农民种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缓控释肥不同配方及不同施肥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提高辣椒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加快全省辣椒产业发展,提高辣椒农业生产效益,促进辣农增产增收,特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鳝泥田土壤在施用生态有机肥2 25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缓控释肥配方1(N∶P_2O_5∶K_2O=18∶9∶18)优于缓控释肥配方2(N∶P_2O_5∶K_2O=20∶10∶15),施肥量1 500 kg/hm~2最佳,辣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