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目前已知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余种,各种谷物及其副产品极易污染,尤其是夏季多雨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污染情况更为严重,产生大量的毒素,用以饲喂畜禽极易引起中毒。黄曲霉毒素中毒对养殖业危害极其严重,主要以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增生为主要特征。本文对临床上遇到的一起猪因采食发霉玉米而导致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污染玉米、小麦、豆类、秸秆等。动物采食了这些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喂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中毒症状。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动物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最近笔者遇到一例猪黄曲霉素中毒的病例,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污染玉米、小麦、豆类、秸秆等。动物采食了这些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喂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中毒症状。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动物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现将1例猪黄曲霉素中毒的病例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群真菌的一系列代谢产物的总称,对大多数动物都有强烈的毒性作用,可造成畜禽大批死亡及强烈的致癌作用.猪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导致急性肝病、失血症,造成死亡;长期摄入低剂量的黄曲霉毒素会引起体重下降、生产力降低,通常所谓猪的"霉玉米中毒",就是指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本病是由于给猪饲喂发霉的玉米而引起的以神经症状、出血为特征的一种中毒性疾病.常发生于8~9月份玉米收获季节,适逢阴雨连绵,玉米霉烂时多见.  相似文献   

5.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足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引起的全身出血、消化功能紊乱、腹腔积液、神经症状等为临床特征的中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笔者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多例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自己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仪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某农场1983年收获的小麦(发霉)中分离出黄曲霉,经产毒培养黄曲霉毒素B_1量为35.44 PPb。从产毒培养基中抽提的黄曲霉毒素B_1,进行鸭雏中毒试验,经剖检后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所见为黄曲霉中毒。验证该农场用此小麦饲喂猪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曲霉素急性中毒所致。  相似文献   

7.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人的中毒病.中毒时主要损害动物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  相似文献   

8.
正猪黄曲霉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引起猪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临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1猪黄曲霉中毒的诊断当前对于猪是否为黄曲霉中毒的诊断,主要是从其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两方面来判断的。1.1临床症状发病较慢的病猪在黄曲霉中毒的发病初期会  相似文献   

9.
石瑜 《兽医导刊》2012,(Z1):86+92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1960年苏格兰因食用发霉花生粉引起10万只火鸡中毒死亡,并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是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火鸡中毒死亡。以后,德国、美国、非洲的科学家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家禽、猪、鱼和牛、羊等物发生中毒。我国贵州、江苏、甘肃、四川等地也有家禽、猪、鱼和牛、羊因饲喂含有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10.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或饲料而引起的,主要以肝脏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的肝脏变性、坏死、出血等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毒性很强,能使多种动物和人发生急性和慢性损害。中毒时主要损害肝脏,严重的诱发肝癌,发病率高,死亡快,对养殖业危害很大。山鸡对黄曲霉索较敏感。1992年6月双辽县养殖场饲养的山鸡,在5月龄时由于饲喂发霉饲料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1 发病情况该养殖场4月份购进雏鸡料堆放在料库内,因库内通风不良造成饲料发霉,发现后经简单晾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玉米、棉籽饼粕、花生饼粕、大豆饼粕、草木樨干草、燕麦干草等最易被污染。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1ppm时,可使所饲喂的畜禽中毒死亡。黄曲霉毒素中毒症以猪、鸡多见,其次为鸭和牛。饲料是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可以用紫外线灯快速检测,取饲料放在紫外线灯下观察,若能看到黄绿色荧光,即为有毒,若看不到荧光,可将饲料压碎后再放到紫外线灯下继续观察,若仍看不到荧光,说明不带黄曲霉毒素。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经安全处理后可以用于饲喂畜禽,其处理方法及饲喂时应注意的事项为:1.发…  相似文献   

13.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毒性及致癌性真菌毒素,猪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全身性出血和肝脏功能受损、神经障碍为特征.现将一起猪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及相关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且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霉败粮食或饲料中毒病。该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该病,但由于种类、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其敏感性也有差别。在畜禽中,幼年畜禽比成年畜禽敏感,雄性畜禽比雌性畜禽(怀孕期除外)敏感,雏鸭对黄曲霉毒素最为敏感。现将一例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州市某养鸭户自2003年4月6日进了一批700羽的雏番鸭,并使用雏鸭饲料进行饲喂,17日起开始发病,于200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病,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可视黏膜黄染、贫血、粪便中带有脓血、胸腔和腹腔积液、出现神经症状及妊娠母畜流产为特征。猪一旦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轻者预后良好,重者死亡。该病现无特殊治疗方法,一般以预防为主。笔者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总结,现论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2011年7月,我市某养殖户所饲养的110头猪不明原因陆续发病,并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后还出现了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史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建福 《猪业科学》2008,25(4):111-111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毒菌种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现在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病猪表现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等,严重危害猪只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正>猪黄曲霉中毒是由于采食被黄曲霉等特定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即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引起,主要破坏肝脏、血管和中枢神经,病畜表现为全身出血、消化障碍和神经症状,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中毒病。猪黄曲霉素严重危害着猪群的健康,同时制约养殖业的发展,加大诊治力度势在必行。黄曲霉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及各种坚果中,特别是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9.
选用60头体质量28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组)、基础日粮添加0.1 mg/kg黄曲霉毒素(AF组),试验期90 d,研究黄曲霉毒素(AF)对猪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AF显著影响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和内脏器官相对重量,与C组相比,AF组试验猪日增重降低了12.90%(P<0.01),料重比提高了7.54%(P<0.01);AF组试验猪肝脏、肾脏、脾脏、胰脏的相对重量分别提高了8.24%(P<0.05)、27.27%(P<0.01)、41.18%(P<0.01)、42.86%(P<0.01);AF组试验猪肝细胞和肾细胞发生了严重的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提示:长期饲喂0.1 mg/kg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日粮可诱发猪黄曲霉毒素的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20.
<正>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具有剧毒和强致癌特点~([1-2])。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M1、M2等20余种,由于黄曲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饲草饲料在保存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3-4])。2018年11月,作者接到养殖户通过12316"三农"咨询热线,对发病情况进行综合诊治。从本次诊断情况来看,是养殖户给育肥肉羊饲喂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肉羊全价颗粒饲料,从而引起的黄曲霉毒素慢性中毒。具体诊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