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旋幽夜蛾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和种群适合度,为旋幽夜蛾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和室内饲养试验,调查产卵选择率、幼虫取食选择率、生长发育指标和种群参数。【结果】旋幽夜蛾成虫产卵选择率为灰藜>棉花>甜菜>白菜,幼虫取食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甜菜>白菜>灰藜>棉花。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幼虫历期由长到短为棉花>甜菜>白菜>灰藜,蛹历期为棉花>甜菜>灰藜>白菜。饲喂白菜、棉花比饲喂灰藜、甜菜的蛹质量稍重。饲喂4种寄主植物的孵化率为81.97%~87.26%,饲喂灰藜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为82.93%,饲喂棉花的幼虫存活率最低,为22.50%,饲喂棉花的蛹存活率最高,为100.00%,饲喂甜菜的蛹存活率最低,为82.36%,饲喂灰藜的羽化率最高,为91.36%,饲喂甜菜的羽化率最低,为71.38%。饲喂白菜的产卵量最高,为367.30粒/雌,饲喂棉花的产卵量最低,为274.70粒/雌。【结论】棉花、白菜、甜菜、灰藜均可作为旋幽夜蛾的寄主。灰藜、白菜、甜菜均为旋幽夜蛾的适宜寄主。灰藜是旋幽夜蛾最偏好选择产卵的寄主,甜菜、白菜是幼虫最偏好取食的寄主,旋幽夜蛾对寄主的产卵选择偏好与取食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参试4种寄主饲喂旋幽夜蛾,各寄主间对卵历期、成虫历期和繁殖力、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世代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羽化率、蛹重存在显著影响,旋幽夜蛾对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发现云南本地昆虫能不同程度取食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或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但对取食的原因和取食后体内毒素的积累情况知之甚少。以能够取食紫茎泽兰的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幼虫和不能取食紫茎泽兰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幼虫为材料,用常规饲料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和莴苣(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 Lam.)浸蘸不同体积分数紫茎泽兰叶片汁液后让昆虫取食,以此模拟昆虫对紫茎泽兰取食的喜好或厌恶程度,也测定了两种昆虫取食紫茎泽兰后体内神经毒素(乙酰胆碱)积累的情况。结果发现:(1)斜纹夜蛾幼虫对供试材料的取食基本不受紫茎泽兰叶片汁液体积分数的影响,甜菜夜蛾幼虫的取食量随紫茎泽兰叶片汁液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2)取食紫茎泽兰后,斜纹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质量浓度没变化而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质量浓度升高。说明昆虫能否取食紫茎泽兰与自身解毒能力高低有关。在与紫茎泽兰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解毒机制进化较完善的昆虫可能成为紫茎泽兰的天敌。  相似文献   

3.
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亲代和F1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确定溴氰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的亚致死剂量LC20和LC40,分别用该剂量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观察其对斜纹夜蛾亲代和F1代的亚致死效应.【结果和结论】经溴氰虫酰胺LC20剂量0.04 mg·L-1和LC40剂量0.07 mg·L-1处理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72 h,与对照相比,幼虫从3龄到6龄的发育历期分别延长了2.39和4.32 d,化蛹率(分别为78.67%和60.33%)和羽化率(分别为72.12%和61.28%)均显著降低,处理组雌、雄蛹质量均增加.LC4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1 356.67粒)和卵孵化率(59.26%)显著低于对照,而LC20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则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剂处理对蛹历期、成虫历期以及雌性比均没有显著影响.溴氰虫酰胺处理也同样延长了斜纹夜蛾F1代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了化蛹率,但对F1代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斜纹夜蛾的综合防治以及溴氰虫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6种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鲍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36-3736
研究斜纹夜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其发育历期、蛹重和蛹羽化率均差异显著,取食铁苋菜、青菜和甘薯的幼虫发育历期短,蛹较重,蛹羽化率较高;取食大豆和棉花的幼虫历期较长,蛹较小,蛹羽化率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明确了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分别配制成单位饲料含菌量分别为6×10~8,6×10~6和6×10~(4 )cfu/g的含菌饲料,以不含菌的人工饲料作为对照(CK)。然后,将待测幼虫在初生阶段从正常饮食中转移到不同含菌量饮食中,连续喂食直至化蛹,并对斜纹夜蛾幼虫消化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统计。【结果】斜纹夜蛾幼虫在取食不同含菌量人工饲料下均能正常完成世代发育,但对其世代总历期有一定延滞效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取食率虽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但其食物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8cfu/g人工饲料幼虫相对生长率和近似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CK)组,但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四龄幼虫蔗糖酶活力与其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成正比;取食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幼虫化蛹率以及蛹羽化率最高,虫/蛹重最重,单雌产卵量也最大。【结论】单位饲料含菌量为6×10~6cfu/g人工饲料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取食适合度。  相似文献   

6.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异显著,体长的分布则在2~5龄有显著差异,同时取食南瓜、黄瓜、西红柿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而取食白菜、烟草幼虫发育历期较短。  相似文献   

7.
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初期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其LC50为1.198 7 mg/L;其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幼虫体重、蛹重减轻,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幼虫至蛹存活率、蛹至成虫存活率和化蛹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进一步研究斜纹夜蛾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奠定基础,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取食木薯叶、芦笋叶和人工饲料3种食料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均以取食芦笋的表现最好,其次是取食木薯叶的,取食人工饲料的最差。经种群趋势指数分析,3种食料条件下,斜纹夜蛾种群数量均呈增长趋势,以芦笋组最优。  相似文献   

10.
感染白粉菌玫瑰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感染白粉病的玫瑰叶片饲养甜菜夜蛾3龄幼虫,测量取食量,观察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无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1125.6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764.0mm^2/虫;在有选择试验中,甜菜夜蛾总偏好取食健康叶片,从3龄幼虫至化蛹对健康叶片的取食量达979.7mm^2/虫,而对感病叶片的取食量只有165.7mm^2/虫。感病玫瑰叶片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入预蛹期时间延长,死亡率高,化蛹率低,蛹质量明显降低;表明甜菜夜蛾取食感染白粉菌的玫瑰叶片后生长发育和取食量均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外来入侵害虫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植株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的防御反应和空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B型烟粉虱与斜纹夜蛾种间竞争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室内采用饲喂寄主叶片的方法,研究B型烟粉虱危害诱导的烟草植株不同部位的叶片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烟草植株内相关防御酶的变化。【结果】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植株叶片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处理烟草植株的不同叶位对其影响不同。与取食各自的对照叶片相比,其影响顺序为虫体叶>中间叶>系统白脉叶,各处理与对照间均差异显著;而处理植株的心叶与对照叶片相比对斜纹夜蛾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B型烟粉虱危害的烟草植株叶片与各自的对照叶片相比,虫体叶、中间叶和系统白脉叶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而心叶差异不显著。【结论】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烟草植株叶片对后取食的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存在空间系统传导性。B型烟粉虱取食的烟草植株内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β-1, 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提高,它们与对斜纹夜蛾的不利影响有关。B型烟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对后取食斜纹夜蛾的防御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取食量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控制取食量的方法模拟拒食作用,研究了不同取食量和印楝素拒食处理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量的减少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进行控制取食量处理,发现随取食量的降低,生长抑制作用增大,试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高,但化蛹率和羽化率所受影响不大.用不同浓度的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发现随印楝素浓度的增高,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印楝素拒食处理使试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升高,这与控制取食量的结果相似,但印楝素使试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明显降低,这与控制取食量的结果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大面积林间调查土沉香受害情况,筛选可能存在的抗虫植株,为黄野螟的科学预防和土沉香抗虫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黄野螟危害盛期,对野外土沉香林定期进行大面积调查,在严重受害的土沉香林中,观察不同受害水平土沉香的外观形态和叶片物理结构,同时采集具有不同抗虫性植株的叶片饲养黄野螟幼虫,观察初孵幼虫对不同抗性植株叶片的选择和拒食情况,取食不同抗性土沉香叶片后,测定黄野螟幼虫存活率、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的差异。【结果】在土沉香严重受害的林分中发现了2株未受害的土沉香植株,其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抗1和抗2)。抗性植株(抗1和抗2)与感虫植株在叶片长度和厚度上差异显著(P0.05),而叶片长宽比无显著差异。在叶片物理结构上,抗2土沉香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感虫叶片。抗2土沉香植株对幼虫取食抑制率高于抗1土沉香植株,两者均达44.81%以上。强迫取食抗性土沉香试验的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成虫寿命均显著低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幼虫的相应指标,而取食抗性土沉香的幼虫、蛹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的害虫。【结论】叶片嫩绿的土沉香植株较易受黄野螟的为害,而叶片厚的或叶片颜色偏黄、墨绿的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抗性。抗性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幼虫取食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虫的发育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开发植物源胃毒剂、生产出环境友好型的低毒高效农药应用于生产,将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叶片提取物处理斜纹夜蛾,测定其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率、雌雄比例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380g/mL的夹竹桃叶片提取物对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生长发育、雌雄比例及产卵量均起抑制作用,而浓度为0.095g/mL和0.024g/mL的则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幼虫体色变化规律及不同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以便进行虫害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室内饲养观察,研究栎黄枯叶蛾2种色型幼虫的体色变化规律及其取食量、体质量、存活率、消化系数、蛹质量、产卵量、孵化率等生长发育特性。【结果】栎黄枯叶蛾幼虫3龄前一直为黄色,4龄幼虫后出现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d内逐渐变为黄色,蜕皮进入7龄后全为黄色,直到化蛹羽化。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结论】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白色和黄色2种色型,2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存在差异,这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活性,为薰衣草精油在斜纹夜蛾及其他农业害虫上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合理利用天然产物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新方向。【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提取所得的薰衣草精油,确认其主要化学成分;以50%丙酮作溶剂将薰衣草精油配制成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和40.0 mg/mL的溶液,并设50%丙酮作为对照;在室内条件下分别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喂称重法测定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胃毒作用。【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得率为1.16%;运用GC-MS分析检测提取获得的薰衣草精油,确认其主要化学成分约26种,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26.904%)、α-松油醇(14.380%)、芳樟醇(10.188%)、樟脑(8.557%)、β-蒎烯(6.695%)和α-蒎烯(2.296%)等。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2.5和5.0mg/mL)的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引诱作用,能促进幼虫取食,处理叶碟被取食的面积明显大于对照叶碟,高浓度(10.0、20.0和40.0 mg/mL)则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低浓度(2.5和5.0 mg/mL)薰衣草精油可促进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试虫体重均高于对照,高浓度(10.0、20.0和40.0 mg/mL)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则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且随薰衣草精油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均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胃毒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薰衣草精油对斜纹夜蛾幼虫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具有进一步研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毒清洁措施实施对斜纹夜蛾室内种群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配制2%的甲醛溶液和5%新鲜石灰水等的消毒药剂作消毒清洁处理,不采取消毒措施作对照,采用天然饲料在清洁处理和对照条件下分别喂养斜纹夜蛾,比较了消毒清洁措施实施与否对其生长发育、繁殖能力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斜纹夜蛾供试虫的蛹重、羽化率、产卵量、卵孵化率及各虫态的累计死亡率在消毒处理与对照之间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幼虫历期和蛹历期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前者比后者要短一些。[结论]采取消毒措施后喂养的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状况好于对照,改善人工饲养环境条件有助于提高斜纹夜蛾的存活率和繁殖力。  相似文献   

18.
李保平  郭庆  孟玲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64-4470
【目的】揭示CO2浓度升高对稻纵卷叶螟个体生物学的影响,从而为预测气候变化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O2人工智能气候箱设置当前(390 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 μL•L-1)处理,种植水稻苗饲养观察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和子代卵孵化,并测定4龄幼虫的取食和营养利用指数。【结果】CO2浓度加倍显著影响稻纵卷叶螟幼虫生长到5龄时的体重、蛹历期和蛹重,但对幼虫历期和化蛹率没有显著影响;加倍CO2浓度处理下的5龄幼虫体重比当前CO2浓度处理的轻16.1%、蛹历期缩短28.7%、蛹重降低9.9%。CO2浓度加倍对性比和生殖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存活率和卵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与当前CO2浓度处理相比,加倍CO2浓度处理下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存活率降低约44.0%,卵孵化率降低26.8%。对4龄幼虫的测定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对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与当前CO2浓度处理相比,加倍CO2浓度处理下4龄幼虫取食量显著增大,但相对取食率没有变化,相对生长率显著提高21.2%,近似消化率提高15.7%,但摄食食物转化率降低24.8%、消化食物转化率降低37.1%。【结论】CO2浓度升高可能对稻纵卷叶螟重要的生活史特性造成不良影响,推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不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但是种群动态变化需要考虑温度等其它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工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同配比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寻找适宜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较好人工饲料配方,为其室内饲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不同的人工饲料营养成分及配比,经过预试验,从配制的9种人工饲料中选出4种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较好的配方,通过测定存活率、发育历期、幼虫质量、蛹质量、成虫寿命、生殖力等指标,观察不同配方饲料对梨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取食配方Ⅳ的试虫存活率、幼虫质量、蛹质量、雌虫寿命、成虫生殖力、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等指标均较取食配方Ⅰ、配方Ⅱ、配方Ⅲ的试虫显著提高(P<0.05),发育历期、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在供试的4种人工饲料中,按照配方Ⅳ配制的人工饲料适宜梨小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可用于梨小食心虫的实验室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处理对黑点切叶野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准确地评估其生防潜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黑点切叶野螟1龄幼虫分别在2种高温(35℃和40℃)暴露4种时长(2、4、8、16 h)后,观察测定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蛹重、发育历期、成虫产卵量等指标。【结果】经2种温度、不同时长的处理后,黑点切叶野螟各项生长发育和繁殖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幼虫存活率显著降低,35℃处理16 h,幼虫存活率由1龄的65.83%降为5龄的28.33%;对化蛹率和羽化率无显著影响;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延长,2种温度(35℃和40℃)处理16 h后,幼虫历期分别比对照长0.90 d和1.74 d;对蛹期无影响;成虫寿命在经8 h和16 h处理后缩短约1 d;蛹重在8 h和16 h高温处理后略有下降;雌虫产卵量在2种温度下均为处理16 h的最低;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结论】黑点切叶野螟受短时高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低存活率和抑制发育速率,影响程度取决于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在供试条件下,黑点切叶野螟均能完成生活史,保持种群的延续,这对生防是有益的。但是,较长时间的高温处理导致幼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这可能是黑点切叶野螟夏季种群密度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