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丽水市林场南山林区1983年采用嫁接换种技术改造1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后第二年始果,第三、四年平均亩产茶油6.66公斤,比未嫁接换种的3.27公斤增长104.7%。据测算,到盛果期理论产量每亩可达29.61公斤,比未嫁接的提高近四倍。这10亩油茶嫁接换种的接穗选自经过当代鉴定的14个优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食用油料树种,全国油茶林面积5100万亩,年产茶油三亿多斤,平均亩产油量不到6斤,这种广种薄收,低产低值的状况,严重地影响油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以来,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冬挖夏  相似文献   

3.
嫁接换种改造油茶低产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成油茶低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品种类型混杂、良莠不齐是主要原因之一。据1977年油茶良种普查统计,70%的产量来自30%的植株,而70%的植株,只有30%的产量,可见低产劣株所占比例相当大。为此,我们于1983年在油茶无性系鉴定的基础上,选出14个具有一定遗传增益的优良无性系,在丽水市南山林区进行了嫁接换种试验和无性系区域试验,试图通过嫁接换种,改变油茶低产面貌,提高油茶单产;筛选出适合于丽水地区的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茶油的需求呈上升的势头,价格稳步增长,油茶的生产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长期以来,对油茶只取不予、收而不管,致使大面积油茶林品种混杂,树势衰退,种质退化,良莠不齐,平均亩产茶油仅3~4公斤。油茶并不是天生的低产林作物,只要加强培管,油茶林产量可成倍增加,管理得好,亩产茶油可达20~30公斤,甚至达40~50公斤。  相似文献   

5.
采用优良的无性系造林,或将现有油茶林分中的低产株进行高接换种,是使油茶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多年选优工作基础上,自1978年开始建立嫁接采穗圃,同时对收集的优株无性系进行进一步评选。1979年开始,对决选的15个油茶优良单  相似文献   

6.
<正> 我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有成林面积366万亩,占全市有林地面积40%以上。但是,我市巨大的油茶林资源优势,并没有变为经济优势,油茶林一直处于低产状态,平均亩产茶油还不到3公斤,效益很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油茶林资源开  相似文献   

7.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的树种之一,茶油是优质食用油,油茶树是南方江河源头最佳的水土保持树种之一,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无性系繁殖,低产林改造,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今后油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区大宗经济林,也是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林.茶油约占全区食用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全区现有油茶林600万亩左右,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十分之一。一般年景年产茶油1450万公斤,产需差距较大。长期以来,我区油茶林广种薄收,经营粗放,品种混杂,单产低,平均亩产茶油徘徊在2.5至3.5公斤之间,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年亩产值12.5至17.5元,经济效益差,林农收入少,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不大,收多收少任其自然。出路何在呢?区林业厅不久前在龙胜县召开的油茶低改现场会上,与会者的共识是出路在于科技兴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油茶低产林,改变油茶生产产量低,产值低,收入  相似文献   

9.
低产油茶林改造对象是指立地条件较好,坡度25度以下,郁闭度0.6左右,中壮龄植株占林分70%以上,基本株数每亩60~200株,常年亩产茶油4公斤左右,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荒芜油茶林。油茶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措施有:一、垦覆翻土垦覆包括深挖、中耕和劈山,一般是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垦覆是油茶低产林改造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所有油茶低产林改造都必须以垦覆为基础,特别是已经多年未进行过人工抚育的油茶林。垦覆翻土以冬夏两季为好。冬季垦覆应该是深挖,一般为25~30厘米,并使土壤大块过冬。夏季垦覆采取的方法是浅锄。其深度一般为10~13厘米,以不伤…  相似文献   

10.
1986~1993年在闽侯侗口林场完成油茶低产嫁接无性系改造面积30.13hm^2,本文对1986年首批改造的0.13hm^2低产林的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1994年平均产油量261.756kg/hm^2,比改造前增产6.76倍,比对照增产5.98倍,结合嫁接无性系改造进行的无性系测定,新筛选出闽15,闽75-8,闽75-7,闽84四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年产油量567.000~71  相似文献   

11.
<正>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遍及秦岭淮河以南15个省(区),面积约6000万亩,是目前栽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树种。但单位面积产量低,平均亩产茶油一般只有2. 5-3公斤。为改变油茶经济效益低的状况,林业部于1983年,1984年分两次下达湖北省林科所、麻城市林业局在麻城市开展5000亩(其中:1983年3000亩,1984年2000亩)低产油茶林的改造及丰产技术推广任务。  相似文献   

12.
常宁市素以“油茶之乡”享誉全国,油茶林面积5.1万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6%,是“半壁江山”,搞好油菜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大举措。1984年被列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县之一,1993年又被国家批准列入了第二期油茶低改项目市,市委、市政府依托油茶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油茶低改,到1996年,共完成更新油茶林3867公顷,改造油茶低产林600公顷。经连续四年测产,更新造林的油茶平均公顷产茶油达120公斤,最高达315公斤;低改林次年公顷产茶油达180公斤,是改造前产油量的4倍。常宁市油茶更新低改工程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3.
湖南油茶总面积2400多万亩,其中收摘面积1500多万亩,常年产油量0.5亿公斤,历史上最高年产0.63亿公斤,居全国之首。但因长期粗放经营,油茶品种混杂,树势衰老,稀密不匀,良莠不齐,大面积平均亩产茶油仅3—4公斤。由此,油茶林给人们的印象是,产量低,效益差,投资经营不合算。事实是否如此?我省近年来取得的油茶科研成果和推广成效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一、良种选育和优良无性系选择给油茶高产稳产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本地区的油茶低产林改造选育优良的无性系,德化葛坑林场于1992年从省林科院引进省内外的油茶优良无性系22个,采用大树高接换冠方法进行品系对比试验。1997年试产,1998年全面投产。结果闽43、桂34、闽20三个品系单株产果量分别达2.83kg、2.66kg、2.38kg,可比对照单株产果量1.05kg 分别大2.7倍、2.5倍、2.3倍,可初步确定为今后油茶低改推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江西是油茶重点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左右,为我国茶油商品油基地省之一。全省现有油茶成林1350万亩,以1981年丰收年计算,平均亩产茶油亦只有6.3斤。低产林面积大,生产潜力也大。为了实现我省油茶产量翻番,省林学会于四月间在宜春县召开了全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油茶生产、科研、教学等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在51名代表中,有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21名。省科协学会部和省林业厅经济林  相似文献   

16.
正2016-2018年,全区连续三年开展油茶产量测定,全区油茶平均亩产茶油分别为6.77千克、17.93千克及18.84千克,油茶测定林分产量连续平均增长84.9%。其中,2018年测定的248片林分中,高峰林场界牌分场测定点亩产油量全区最高,达88.94千克,同比增长9.7%;三江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明显,在连续两年所选定的10个固定测定点中,2018年平均亩产油量达30.46千  相似文献   

17.
由湖南省林科所主持,与平江县林业局协作研究完成的“油茶寒露籽优良无性系选育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于1994年12月由省林业厅组织鉴定。据研究报告:该成果不仅应用了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标准进行选优、收集、测定等常规选择,还首次从营养和保健的要求出发,把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纳入选择内容,并确定了选择标准。最后,评选出湘林104、湘林106、湘林107、湘林111,湘林115、湘林117、湘林121、湘林124和湘林131等9个寒露籽优良无性系。这些优良无性系试验林连续四年平均亩产油34.88kg-64.32kg,比其它参试无性系平均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凌云县采取常规技术综合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技术措施,努力实施油茶眠产林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1018.5亩,占任务的100.09%。 凌云县有油茶林17.5万亩,是广西的油茶基地县之一。油茶在该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93年,凌云县被列入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二期项目实施县,下达任务为21万亩(含第一期新增任务6000亩)。为此,该县成立了油茶低产林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茶生产80年代以来是大滑坡的,由年产茶油总量1.6亿kg,下降到1.1亿kg.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许多同志对油茶生产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油茶单产低,是由于经营粗放所造成的。湖南低产林改造工程9万亩,创造了亩产茶油20.24kg的成效,在原有产量的基础上提高了5倍。茶油在我国南方有1亿人长期食用,这是它的社会效益。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依靠油茶林来保护的。从1990年开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已将南方油茶低产林改造列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工程之一,分3年改造100万亩,投资3000万元,连同地方配套资金共计投资9000万元。这是推动我国油茶生产的强劲东风。  相似文献   

20.
衡阳市从1984年起,油茶生产先后 被列入世界粮农组织的援建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期间,投入资金1574万元,在耒阳、常宁、衡东、衡阳4个主产油茶大县建立了油茶生产示范区,成功地改造低产林10667公顷,更新老残林1万公顷。低改后平均每公顷产油186公斤,为改造前的4.8倍,更新的油茶林平均每公顷产油在150公斤以上。目前,全市共有油茶林面积21.3万公顷,占全市有林地面积的42%,年产茶油700万公斤。面积产量均居全省之首。如果每公斤按市场价20元计,年总产值可达1.4亿元,按每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