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主持并完成的“神农架及三峡地区蔬菜种质资源考察”,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作物种质资源考察》的子专题之一,该课题1990年8月10日通过了由湖北省农科院主持的成果鉴定。专家小组一致认为此项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科技部国科发计字 [1 999]31 8号文《“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验收办法》和农业部农科教计 [2 0 0 0 ]5 9号文《关于做好“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 ,及时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96 - 0 0 2 - 0 2 - 1 5专题下设的两个子专题进行验收 ,做好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 ,并对“十五”攻关设想及糖料基地建设发展战略进行研讨 ,2 0 0 0年 8月 1— 6日“九五”攻关甘蔗育种专题组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九五”国家攻关项目“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子专题验收会。福建省有关部门领导 ,子专题验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福…  相似文献   

3.
靳钟 《农村科技》2004,(10):42-42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题“绒山羊种质特性利用与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子专题“绒山羊预混料配方技术”,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贾志海教授主持完成。最近。该成果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系统研究了绒山羊绒羊毛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4.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选育鉴定的甘蔗新品种介绍(一)由轻工部、农业部主持的国家“8.5”科技攻关“85—O3—05—01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课题,在全国7个参加攻关单位全体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已选育出一批甘蔗新品种先后通过省(区)、部或国家技...  相似文献   

5.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2-15”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合同于1996年9月在北京草签之后,该专题的8个承担、参加(协作)单位的第一主持人于同年11月11-14日在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签定了各子专题合同。福建农业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专题”第二主持人陈如凯教授主持会议。福建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吕柳新教授参加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根据国家科委关于“九五”科技项目全面实行滚动管理的决定,通过有限竞争性招标、专家评审和打分排序以及国家科委、农业部、轻工总会协调意见,福建农业大学等8…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20万多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已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八五”还将入库保存10万份。“八五”结束,“国家种质库”保存种质总数半达30万份。为防止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造成珍贵种质资源的损失或绝灭,在青海建立了一座“国家复份种质库”。该库建筑面积284m^2,其中保温库体面积76.5m^2、容积183.5m^3,库容量大于40万份。于1992年底投入运行,相应的数据库正在建立之中。“八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和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热作种质资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热作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体系.完善保存体系,改善保存设施,深入进行种质鉴定评价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开展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健全共享机制,提高共享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旱农张北试区专题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张北)农牧业持续综合发展研究(85—07—01—06)是“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的专题(简称张北试区),由河北农业大学与张家口农专主持。3年来,张北试...  相似文献   

9.
萝卜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九五”国家攻关子专题“蔬菜优良种质评价和利用研究”的任务要求,从国家种库中提取经“八五”初评的优良萝卜品种材料120份(春萝卜16份、秋萝卜104份)。自1997年春季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在济南、杨凌和哈尔滨三地同时进行田间种植。调查农艺性状、抗逆性、抗病性(主要是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的抗病力)。通过连续3年鉴定评价,最后选出了向阳红萝卜、玉田早萝卜和秦菜二号萝卜3份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0.
由福建农林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主持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福建农科院甘蔗所、云南农科院甘蔗所、四川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广东农科院作物所参加的国家科技攻关 96 - 0 0 2 - 0 2 - 1 5“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 ,通过各参加单位的共同努力 ,超额完成了攻关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 ,达到或超过攻关合同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继 2 0 0 0年 8月专题下设的两个子专题在福州通过专家检查验收后 ,专题于 2 0 0 0年 1 1月 9日在北京通过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会议验收 ,验收综合评分满分为 …  相似文献   

11.
自“七五”以来.我所从国内外引进栽培甘蔗的品种和保育自育优良甘蔗品种并264个。在大田栽培过程中,对其生长发育、植株性状、产量和含糖分的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批可供直接利用的丰产优质品种和具特殊优异性状的,作为创新利用研究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2.
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具有强抗旱的玉米种质,培育抗旱的玉米品种,已成为今后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新疆干旱少雨,是开展农作物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的理想区域。从“七五”至“十五”期间,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对国家种质库内保存的3000余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的鉴定评价。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玉米抗旱性田间鉴定评价方法。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该新技术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大规模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采用轮回选择法进行玉米抗旱种质创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起对玉米的抗旱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标记与定位,大大提升了新疆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作为果树产业的基础,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自5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对抗寒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现以国家寒地果树圃为主,以圃地栽植的形式保存种质15科、27属,共计800余份;80年代以来,开展了10余种性状的系统鉴定与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开展了育种与生产利用的研究,建立了科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寒地果树种质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正> 根据“七五”国家攻关课题制定的统一方案和方法,对已收集整理的山东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进行了鉴定,其主要结果如下: 一、收集、保存 1985~1990年先后两次从山东省87个县市收集并整理的芝麻种质资源共402份,在  相似文献   

15.
两个文明一起抓“八五”结硕果“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甘蔗新品种选育”、“甘蔗亲本创新和育种新技术研究”两大专题是我所“八五”期间研究工作的重点,物质文明的支柱。我们以此为龙头,以省科委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补充,坚持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16.
东北林业大学“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课题组完成的《小径木削边制材工艺及设备研究》于1996年8月5日在北京通过由林业部科学技术司主持的鉴定(林科鉴字[1996]第030号).该子专题负责人为朱国玺、马岩.评审专家主任委员由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薛培安担任.该子专题及生产线工艺设计由东北林大学“八五”制材技术攻关课题组完成.主机由威海木工机械集团公司试制,攻关课题组鉴制.主机试制成功后由林业部科技示范局大兴安岭地区呼中林业局承担生产性中试工作.该机已于1995年5月通过国家木工机械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有关文件要求,及时总结交流1999年度“甘蔗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专题各项任务的执行情况,准备2000年的专题验收工作,2000年1月10-13日在福州召开各攻关单位主持人参加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2-15专题1999年度工作汇报会。会议由专题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选育鉴定的甘蔗新品种介绍(二)福引83-13(新台糖10号)福农83-61选育单位福建农学院甘蔗综合研究所引进选育而成亲系新台糖5号×F152品种特性中早熟种、中大茎、萌芽快而整齐、初期生长稍慢,全期生长壮旺。苗茎不易徒长。原料茎...  相似文献   

19.
正4月11—13日,记者在"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专项自2001年立项以来,已经取得了五大成效:一是资源保存增量显著。新收集各类资源超过17万份,已入国家库圃资源12.2万份,长期保存的资源总量达49.5万份,居世界第二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种质资源库存多样性;二是鉴定评价富有成效。完成超过26万份种质、各20—30项基本农艺性状的鉴定,并深度鉴定评价水稻、  相似文献   

20.
我校承担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顺利通过检查验收依据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管理规定,我校所承担的16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二级课题1项,三级专题8项,四级子专题7项,于1993年4月初全面进行了“中评估”检查工作,并按各项逐级管理程序,分别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