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分析一些学者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所作的定义,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一套水资源承载度指标计算和水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通过对计算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一定区域的某一时段,在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人均需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求解是一个以配水系数为决策变量的线性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灌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以往学者研究,界定了本次研究--灌区水资源承栽能力概念.在充分理解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分级指标体系方法,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了指数型隶属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并用两阶段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北方某一大型灌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此方法可以适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并且实例评价得出该灌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3.
在明确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水平关系的条件下,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承载水平的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最后以海南省为实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海南省不同承载水平下的指标值,并计算出海南相应水平下的可承载人口和经济规模,为区域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环境保护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组成等特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对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综合评判矩阵对其承载能力作出多因素综合评价,采用相关的评价模型,计算出与之对应的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及综合评分值,评价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大小,从而全面地分析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状况。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好,存在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成果可为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科学合理地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对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量、质、域、流"维度出发,筛选22个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量化、等级标准划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正态云理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并采用单因素轮换法(OAT)分析指标权重的敏感性。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应用于黄河流域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全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级特征值为2.70,处于第Ⅲ等级临界状态,其中,水量维度承载能力为第Ⅲ级临界状态,水质、水域、水流维度的承载能力均为第Ⅱ级超载状态,除甘肃、宁夏、陕西和河南四省区为Ⅱ级超载状态外,其他省区均为Ⅲ级临界状态。评价结果与SPA-VFS、TOPSIS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基于"量、质、域、流"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有效可行,研究以期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多维量化评价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以酒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指标构筑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量化评价酒泉市2010-2021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评价2010-2021年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Ⅱ级,水资源轻度超载;变异系数法评价表明2010-2017年,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在Ⅱ级~Ⅲ级之间波动,2018年后,酒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转变为Ⅲ级,水资源濒临超载。综合分析认为变异系数法的分析结果更符合酒泉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均生活耗水量、人均粮食生产耗水量以及人均GDP耗水量,构建了粮食产量约束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选取人口数量和GDP规模为表征指标,以2015年为现状(水平)年,2020年、2030年为规划水平年,采取不同生活水平和规划水平两种方案分别计算了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生活水平条件下,黑龙江省可承载人口随着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在同一水平年,黑龙江省可承载人口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在规划水平下,2020年、2030年黑龙江省可承载指数分别为1.12和1.11。研究结果为提高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方法】从榆林市水资源基本特点和现状出发,构建了包含水资源系统、人口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榆林市2013—2015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挑选出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较大7个指标作为调控对象,对全市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2013—2015年榆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一般水平,3 a来,榆林市各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均有所下降,其中神木县承载能力下降最快,由一般转变为弱。【结论】通过对用水指标调控发现,要解决榆林市的缺水问题,调整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加大农田节水力度、优化种植结构十分必要。此外,必须考虑黄河引水工程,才能提高榆林市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为例,根据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用水总量控制红线指标作为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出与宁夏用水总量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作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关键指标,建立宁夏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5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化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长远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承载能力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延续性与可持续性,从水资源可持续承载的GDP与人口数量出发,以经济与人口发展趋势为基础,对齐齐哈尔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承载能力与预测发展能力相对比,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按照国民经济规划的发展速度,其发展水平基本在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范围之内,可以为该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